一起答

2017年国土资源监察执法业务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工作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力争做到查处一案、处理一人、教育一片。

    • 正确
    • 错误
  2. 根据《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制度》规定,督办的方式主要有口头督办、书面督办和派员督办三种。

    • 正确
    • 错误
  3. 2010年在开展土地卫片执法中首次将矿产领域列入卫片执法检查范围。

    • 正确
    • 错误
  4. 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伪造、销毁、藏匿证据,更改案卷材料,或者提供虚假事实,造成错案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 正确
    • 错误
  5. 国土资源违法处罚听证会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 正确
    • 错误
  6.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所称错案,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过程中,由于其工作人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案件处理错误,给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案件。

    • 正确
    • 错误
  7. 《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将违法勘察开采矿产资源分为违法勘察、违法开采、违法转让、违法审批四大类。

    • 正确
    • 错误
  8. 依法履职到位率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所实际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措施,依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应当做出的比率。

    • 正确
    • 错误
  9. 根据《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听证制度》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 正确
    • 错误
  10. 矿产违法行为一般可分为矿产行政违法行为、矿产民事违法行为、矿产刑事违法行为三种。

    • 正确
    • 错误
  11. 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拆除非法建筑物、收回土地使用权、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或没收非法所得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 正确
    • 错误
  12. 根据《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制度》规定,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过程中,对本级立案的重大、疑难案件,应组织内部有关职能机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进行会审。

    • 正确
    • 错误
  13. 《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将违法占地分为:未报即用、边报边用、未供即用三类。

    • 正确
    • 错误
  14. 因办理不力,致使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不必要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要根据有关规定视其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 正确
    • 错误
  15. 根据《执法监察违法案件查处程序》规定,认定违法事实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16. 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分建议书和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书,应当按照会审意见确定的原则作出。如果在主要事实、违法性质和处理意见等方面与会审意见出现较大分歧,必须再次征求参加会审人员的意见。

    • 正确
    • 错误
  17. 根据《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规定,省厅执法监察局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执法检查、专项检查或统一巡查、互查、联查、抽查等。

    • 正确
    • 错误
  18. 按照《违法案件查处程序》规定,对群众举报、新闻单位公开披露、上级交办、其他部门移送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要认真登记,及时审查。

    • 正确
    • 错误
  19. 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全面巡查,对一级巡查区进行重点巡查,同时监督基层土地管理所巡查工作。

    • 正确
    • 错误
  20. 县市、市地要把辖区内的土地包括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划分不同巡查区。把城乡结合部、公路干线两侧、村镇周围、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黄金、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一级巡查区。

    • 正确
    • 错误
  21. 动态巡查责任制是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由被动的事后查处走上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 正确
    • 错误
  22.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日常巡查任务主要由执法监察专业队伍承担。

    • 正确
    • 错误
  23. 行政机关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

    • 正确
    • 错误
  24.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属违法行为,不存在犯罪。

    • 正确
    • 错误
  25. 受委托组织可以再委托其他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 正确
    • 错误
  26.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需要听证的,应先发出听证告知书。当事人在收到告知书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听证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 正确
    • 错误
  27. 在什么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证据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 A.调查人员人手不足
    • B.证据可能灭失
    • C.证据以后难以取得
    • D.执法人员被申请回避时
  28. 从广义上说,整个国土资源管理都可通称为行政执法,可以简单地划分为()。

    • A.行政处理
    • B.行政监督检查
    • C.行政处罚
    • D.行政诉讼
  29.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 正确
    • 错误
  30.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责包括()

    • A.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B.受理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检举、控告
    • C.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督检查职责
  31.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工作原则有哪些?()

    • A.合法性原则
    • B.规范性原则
    • C.准确性原则
    • D.及时性原则
  32. 下列部门哪些可以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执法主体?()

    • A.省国土资源厅
    • B.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
    • C.市国土资源局
    • D.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33. 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 A.有明确的行为人,即法人或自然人
    • B.有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事实
    • C.依照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
    • D.属于本部门管辖的。
  34. ()是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向“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

    • A.动态巡查责任制
    • B.案件会审制度
    • C.案件管辖办法
    • D.案件督办制度
  35. 下列事项中,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不必告知当事人的是哪一项?()

    •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和理由
    • B.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
    • C.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36. 人民法院以()为由,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 A.主要证据不足
    • B.违反法定程序
    • C.超越职权
    • D.滥用职权
  37.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 B.两个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当事人两个罚款的处罚
    • C.对一个违法行为已由一个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了罚款,其他行政机关不能再对其进行罚款
    • D.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
  38. 在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一违法行为的罚款权“委托”给某一组织。根据这一规章,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

    • A.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 B.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 C.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
    • 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