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知识竞赛综合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 正确
    • 错误
  2.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 正确
    • 错误
  3.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对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有劳动用工行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并及时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取缔。

    • 正确
    • 错误
  4.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许可,从事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无照经营查处取缔的规定查处取缔。

    • 正确
    • 错误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 正确
    • 错误
  6.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中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可以不经过相应的考核和考试而直接从相关部门调用。

    • 正确
    • 错误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正确
    • 错误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 正确
    • 错误
  9. ( )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其职责,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 A.机关单位
    • B.国家机关
    • C.事业单位
    • D.社会团体
  10.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 A.职业介绍机构
    • B.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 C.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
    • D.职业技术考核鉴定机构
  11.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滥用职权
    • B.玩忽职守
    • C.徇私舞弊
    • D.泄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的
  12. 关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下列描述正确的项是:( )。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可以不听取用人单位的陈述、申辩
    •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可以不告知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用人单位的陈述、申辩
    •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应当告知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13.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 A.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 B.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 C.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D.解除劳动合同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14.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 )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 A.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 B.违反劳动保障法规
    • C.违反劳动保障规章
    • D.违反劳动保障制度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 A.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B.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C.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D.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和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6.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 )发生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处理。

    • A.订立劳动合同
    • B.履行劳动合同
    • C.变更劳动合同
    • D.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下列描述正确的项是:( )。

    • A.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 B.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 C.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不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 D.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可以重新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 A.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 B.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 C.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 D.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 )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 A.劳动者姓名
    • B.劳动者性别
    • C.劳动者公民身份号码
    • D.劳动者户籍地址及现住址
  20.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 )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 A.200
    • B.300
    • C.400
    • D.500
  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B.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也不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C.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D.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不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22.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 )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 A.2000
    • B.3000
    • C.4000
    • D.5000
  23.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夜班劳动或者延长其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 )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 A.2000
    • B.3000
    • C.4000
    • D.5000
  24.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 )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 A.2000
    • B.3000
    • C.4000
    • D.5000
  25.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 )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 A.1
    • B.2
    • C.3
    • D.4
  26.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 A.街道
    • B.县
    • C.市
    • D.省
  27.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 A.60
    • B.45
    • C.30
    • D.20
  28.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不得少于( )人,并应当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 A.2
    • B.3
    • C.4
    • D.5
  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未支付的,( )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

    • A.劳动行政部门
    • B.人民检察院
    • C.人民法院
    • D.当地政府
  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对违反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行为的投诉、举报,(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 A.街道
    • B.县级
    • C.市级
    • D.省级
  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自用工之日起( )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 A.半个月
    • B.一个月
    • C.三十天
    • D.四十五天
  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 )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A.2000
    • B.3000
    • C.5000
    • D.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