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在线学法考法考试中心题库精选练习(1)手机电脑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任何情况下,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也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 正确
    • 错误
  2.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 正确
    • 错误
  3. 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1/2以上通过。

    • 正确
    • 错误
  4.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 正确
    • 错误
  5.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 正确
    • 错误
  6. 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 正确
    • 错误
  7.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正确
    • 错误
  8.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 正确
    • 错误
  9. 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

    • 正确
    • 错误
  10. 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均可用来弥补公司亏损。

    • 正确
    • 错误
  11. 以商业零售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万元。

    • 正确
    • 错误
  12. 股份有限公司设经理,由股东会决定聘任和解聘。

    • 正确
    • 错误
  13. 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少于三人,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 正确
    • 错误
  14. 董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但公司章程另有约定的,董事长可以拥有两票的投票权。

    • 正确
    • 错误
  15.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可以由公司经理担任。

    • 正确
    • 错误
  16. 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 正确
    • 错误
  17. 公司是企业法人,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注册资本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 正确
    • 错误
  18. 使用注册商标,可以在商品、商品包装、说明书或者其他附着物上标明“注册商标”或者注册标记。

    • 正确
    • 错误
  19.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 正确
    • 错误
  20.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 正确
    • 错误
  21. 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程序原则上应采取的审判方式是( )。

    • A.开庭审判
    • B.书面审理
    • C.调查询问
    • D.人民陪审
  22. 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被告人不上诉,检察院也不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的法定期限是上诉期届满后的( )。

    • A.3日内
    • B.5日内
    • C.7日内
    • D.10日内
  23.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的,其侦查羁押期限应从其( )。

    • A.被拘留之日起计算
    • B.被逮捕之日起计算
    • C.第一次被讯问起计算
    • D.查清其身份起计算
  24. 王某在某贪污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担任侦查员,当王某发现自己与某一犯罪嫌疑人有近亲属关系时主动提出回避,对王某的回避有权作出决定的是( )。

    • A.公安机关负责人
    • B.检察长
    • C.法院院长
    • D.审判委员会
  25.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适用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 )。

    • A.8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48小时
  26. 甲某犯有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分别被判15年有期徒刑和10年有期徒刑,决定执行20年有期徒刑。在服刑到12年时,越狱脱逃被抓回,并且还发现甲某曾经有一起盗窃一辆汽车的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对其脱逃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其盗窃罪判处9年有期徒刑。对甲某应当如何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

    • A.将原判决20年有期徒刑与新罪的3年刑期合并后,再将该刑期与漏罪的9年有期徒刑合并决定执行的刑期,减去已经执行的12年刑期
    • B.将原判决宣告的15年、10年刑期与漏罪的9年刑期合并,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12年刑期,然后再将该刑期与新罪的3年刑期合并
    • C.将原判决20年有期徒刑与漏罪的9年刑期合并,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刑期12年,然后再将该刑期与新罪所判的3年刑期合并
    • D.将漏罪的9年刑期与新罪的3年刑期合并决定执行的刑期,然后再将该刑期与原判决的20年刑期合并,减去已经执行的12年刑期,决定执行的刑期
  27. 某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找证人王某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王某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王某遂交代了自己受贿5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本单位领导李某受贿的线索。经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侦破了李某受贿60万元的特大案件。根据刑法规定,对王某受贿罪量刑时应如何处理?( )

    •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8. 甲因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待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
    •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9. 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A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告人犯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

    • 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 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
    • 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3个月。
    • 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1000元。
  30. 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198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 )

    •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 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 C.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 D.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31.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 A.改造罪犯
    • B.惩罚罪犯
    • C.教育罪犯
    • D.预防犯罪
  32. 特殊预防是指( )。

    • A.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 B.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过去所犯的那种罪
    • C.特殊形式的一般预防
    • D.预防犯罪分子向其他人传授犯罪方法
  33. 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 B.某乙在连续半年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
    • 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34. 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行为造成的
    •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毁损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35. 谢某、王某系夫妻,二人共谋拐卖妇女进行营利,先由王某以结婚为名,将女青年林某骗到外地,中途转交给谢某,由谢某将林某带到一山区卖掉,本案处理时应( )。

    • A.对王某以主犯、谢某以从犯论处
    • B.对谢某以主犯、王某以从犯论处
    • C.对谢某、王某均以主犯论处
    • D.对谢某、王某均以从犯论处
  36. 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 B.复杂的共同犯罪
    • C.必要的共同犯罪
    •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37. 甲同( )共同故意实施盗窃行为构成共同盗窃罪。

    • A.已经年满16周岁的乙
    • B.患有精神病的丙
    • C.完全呆傻的戊
    • D.刚满14周岁的丁
  38. 方某带匕首准备杀钟某,多次寻找钟某,没有找到,不得不放弃犯罪。方某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 D.不构成犯罪
  39. 李某向张某射击。两枪未能击中,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李某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中止
    • B.犯罪未遂
    • C.犯罪既遂
    • D.数罪
  40. 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实施抢劫,他邀请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公安机关将张某抓获归案。张某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意表示
    • D.犯罪中止
  41.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42. 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

    • A.故意伤害罪
    • B.正当防卫
    • C.防卫不适时
    • 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43. 根据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的确定程度,可以将故意分为( )。

    • A.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 B.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
    • C.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
    • D.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
  44.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 A.盗窃罪
    • B.抢劫罪
    • C.绑架罪
    • D.抢劫罪、绑架罪
  45. 24岁的青年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涛。一日,张某带小涛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涛掉入河中,张某急忙去救,小涛己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涛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

    • A.间接故意
    • B.疏忽大意的过失
    • C.过于自信的过失
    • D.意外事件
  46. 李某,男,31岁。一日,李某带邻居家6岁的小孩陈某去河边游泳。下水后,李某只顾自己游玩没照管好小孩,致小孩溺水身亡。李某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其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 A.职务、职责所规定的义务
    • B.法律规定的义务
    • C.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 D.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47. 在下列案例中,哪些案例中的犯罪主体构成该种犯罪的特殊主体?( )

    • A.公安人员利用工作关系,向他人索要炸药到水库炸鱼,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元
    • B.在粮食局工作的乙趁看门人不注意偷配仓库大门钥匙,让其弟潜入仓库,盗窃仓库保物品
    • C.国家工作人员丙多次伙同他人进行走私活动,从中获利30万元
    • D.某厂厂长丁指使本厂财务人员作假帐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3年内偷税数额累计达200余万元
  48. 属于犯罪客观要件必备要件的是( )。

    • A.危害行为
    • B.危害结果
    •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
    • D.犯罪时间
  49. 甲盗窃正在使用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两人定性不同的原因在于( )。

    • A.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
    • B.犯罪数额大小不同
    • C.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
    • D.行为人盗窃的动机不同
  50. 某甲一直对邻居某乙怀恨在心,天天诅咒乙死于非命。一天,乙乘飞机出差,飞机因天气问题而失事,乙遇难。对甲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 )。

    • A.成立故意杀人罪
    • B.在主观上是间接故意
    • C.甲的行为不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 D.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