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诚信建设考试题库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系基础上建立起的诚信,就其适用范围而言是普适的、开放的,它可以跨越家族、民族乃至国家的界限。

    • A.契约
    • B.五伦
    • C.法律
  2. 目前,中国在发展道路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即传统的()诚信被瓦解,而新型的契约诚信又未能建立。

    • A.道德
    • B.社会
    • C.伦理
  3.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将()视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和社会、国家发展的基石。

    • A.守法
    • B.诚信
    • C.爱国
  4. 企业走假洋品牌道路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合时宜的政策误导,尤其是()。

    • A.企业管理政策
    • B.财政政策
    • C.税收政策
    • D.经济政策
  5. 财政与税收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靠()政策来支撑的,这也是税收政策扭曲的重要根源。

    • A.关税
    • B.高税收
    • C.低税收
    • D.国税
  6. 巧借报关是“海归”套路的(),达芬奇也是因此被讽“保税区一日游”。

    • A.基础
    • B.关键
    • C.重点
    • D.基石
  7. 久而久之,()的行为受到惩罚,人们会恪守诚信,社会诚信之风自然会慢慢形成。

    • A.不文明
    • B.不道德
    • C.不守法
    • D.不诚信
  8. “假洋品牌”虽然滋生于多个不同的领域,但其运作的套路却都是大同小异的“()”模式。

    • A.海归
    • B.包装
    • C.洋鬼子
    • D.品牌
  9. 加强()的诚信教育是推进政府诚信建设的基础环节。

    • A.公务员
    • B.干部
    • C.公民
  10. 周全、有效的法律制度是()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 A.社会诚信
    • B.商务诚信
    • C.政务诚信
    • D.司法公信
  11. ()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 A.加强公务员的诚信教育
    • B.政务公开、提高政府行政的信息透明度
    • C.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12. 当前,公民诚信建设应一方面加大公民诚信教育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

    • A.诚信保障机制
    • B.个人信用制度
    • C.信用制度
  13. 全社会的诚信状况与个人()的养成息息相关。

    • A.诚信品质
    • B.道德品质
    • C.守法意识
  14. ()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为人之道。

    • A.守法
    • B.诚信
    • C.爱国
  15. ()能否成为当前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 A.职业道德
    • B.社会公德
    • C.诚信道德
  16.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阶段,诚信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上有缺陷。

    • A.信用制度建设
    • B.信用道德建设
    • C.法律法规建设
    • D.诚信保障机制
  17. 企业之所以不注重“信用”,与违规成本过低密切相关。这说明专业技术人员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

    • A.传统习惯的影响
    • B.趋利思想的影响
    • C.诚信保障机制不健全
    • D.转型期价值观念移位
  18. 社会信用体系是以()为依据,以信用活动的参与者为主体,以信用活动者的信用记录为基础,旨在规范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机制。

    • A.法律法规
    • B.道德准则
    • C.规章制度
  19. 打击学术造假,需()保证。

    • A.机制
    • B.法律
    • C.道德
    • D.诚信
  20. 剽窃涉嫌违反了知识产权法,而造假骗取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也涉嫌犯了诈骗罪,用()来处理学术腐败问题力度更强。

    • A.道德约束
    • B.司法途径
    • C.生活正能量
    • D.法律法规
  21. 收受“()”是党风政风的腐蚀剂,是滋生腐败的催化剂,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 A.红包
    • B.礼品
    • C.赠品
    • D.礼金
  22. 然而,对于某些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早已变质变味,而美其名曰的“()”更是成为他们收受红包礼金的遮掩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培训教程帘。

    • A.礼尚往来
    • B.接人待物
    • C.尊老爱幼
  23. 在去年,中国政法大学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抄袭门”事件中,商学院的杨帆教授在举报同事金仁淑教授的专著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之后,两人竟被校方同时做出“停职检查、听候处理”的决定。这反映()。

    • A.学历职称造假
    • B.学术造假受“保护”,举报反遭“打压”
    • C.学术造假屡禁不止,凸显机制缺失
    • D.权学交易
  24. ()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准则。

    • A.会计纪律
    • B.会计行为准则
    • C.会计职业道德
    • D.会计法
  25. 科研资金本来应该是科研使用的,现在,却挪作他用了,很显然,这是侵犯科研权益,让科研工作者难以高质量的工作,科研权益受到侵犯,科研工作难以进行。可见挪用科研经费属于()。

    • A.诈骗国家公款罪
    • B.怂恿科研造假罪
    • C.侵犯科研权益罪
    • D.影响社会发展罪
  26. 种种学术造假等失信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的缺失。

    • A.学术体制
    • B.教育体制
    • C.管理体制
  27. 在当今社会,真诚遭遇挑战,()缺失严重。

    • A.社会诚信
    • B.商务诚信
    • C.政务诚信
    • D.个人诚信
  28. 商业上的失信行为也许会暂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当人们认清欺骗背后的真相时,便会对这些商家失去信任感,更不会再上当受骗购买相关的产品,如果影响更大,甚至会对整个()带来负面的影响。

    • A.企业
    • B.行业
    • C.国家
  29.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政务活动的过程中,履行对公众的责任,信守对公众的承诺的行为表现。

    • A.社会诚信
    • B.商务诚信
    • C.政务诚信
    • D.司法公信
  30. 狭义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在外商投资()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中方人员。

    • A.企业
    • B.工厂
    • C.学校
  31. ()败坏,将引发社会的混乱,从而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

    • A.作风
    • B.道德
    • C.社会风气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经济。

    • A.诚信
    • B.道德
    • C.守法
  33. .邓小平曾就此指出,诚信问题的有效解决,仅依赖于道德的教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做保障。

    • A.规章制度
    • B.法律法规
    • C.社会正能量
  34. 在社会层面,()可以调解各种矛盾摩擦,降低各种社会风险和运行成本,可以减少各种失信欺骗行为的出现,构建起和善友爱的人际环境和相互信任的交往秩序,防止诚信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和谐社会。

    • A.诚信
    • B.守法
    • C.敬业
  35.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它既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道德约束力,也是人类自由发展、自我完善应有的道德品质。

    • A.诚信
    • B.守法
    • C.敬业
  36.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A.邓小平理论
    •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C.科学发展观
  37. 倡导(),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及时提出,体现了公共管理者积极主动地面对矛盾、化解矛盾,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的因素,消减社会不和谐因素,这是正本清源、创建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思想保证。

    • A.社会正能量
    •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8. 传统诚信注重德性修养,()作为个人修身立命之本,一直为人们所传承。

    • A.诚信
    • B.守法
    • C.敬业
  39. 任何一种道德的产生都要服从()这一基本理念。

    • A.服务市场经济
    • B.服务社会发展
    • C.服务统治阶级
  40. 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现代诚信逐渐脱离传统的人伦关系,转向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体现了现代理念和()。

    • A.时代特色
    • B.社会发展的要求
    • C.多元性
  41.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自古强调自觉,即所谓()。

    • A.自谦
    • B.自律
    • C.慎独
  42. 诚信经历了产生、发展、逐步确立时期.其萌芽于(),先秦时逐渐确立为一种修身立命的实用价值观。

    • A.西周
    • B.春秋
    • C.战国
  43.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 A.诚信
    • B.爱国
    • C.守法
  44. “信”也最早出现在()中。

    • A.《墨子》
    • B.《朱子语类》
    • C.《尚书》
  45. ()重视“信”的道德修养,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四教”之一加以论述。

    • A.孟子
    • B.孔子
    • C.老子
  46. ()多次论述“诚”,认为“诚”是道德本体,并把“诚”提升到“天道”的高度,“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

    • A.孟子
    • B.孔子
    • C.老子
  47.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

    • A.《墨子》
    • B.《孟子?离娄上》
    • C.《荀子》
  48. “学者不可以不诚。”出自()。

    • A.《墨子》
    • B.《朱子语类》
    • C.《河南程氏遗书》
  49. 诚信观是人们对于诚信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综合因素的认知总和,属于()范畴。

    • A.思想意识
    • B.情感态度
    • C.价值观
  50. 孔子更是把()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 A.守法
    • B.诚信
    • C.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