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级数控铣工职业技能鉴定试题1
-
快速定位G00 指令在定位过程中,刀具所经过的路径是( )。
- A.直线
- B.曲线
- C.圆弧
- D.连续多线段
-
机床数控系统是一种( )。
- A.速度控制系统
- B.电流控制系统
- C.位置控制系统
- D.压力控制系统
-
钨钴类硬质合金的刚性、可磨削性和导热性较好,一般用于切削( )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A.碳钢
- B.工具钢
- C.合金钢
- D.铸铁
-
G20 代码是( )制输入功能,它是FANUC 数控车床系统的选择功能。
- A.英
- B.公
- C.米
- D.国际
-
千分尺微分筒转动一周,测微螺杆移动( )mm。
- A.0.1
- B.0.01
- C.1
- D.0.5
-
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无论气温高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介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之间,就能判断其为合格
- B.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20.01mm,最小为19.98mm,则可知该零件的上偏差是+0.01mm,下偏差是-0.02mm
- C.j~n 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 D.对零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
-
对基本尺寸进行标准化是为了( )。
- A.简化设计过程
- B.便于设计时的计算
- C.方便尺寸的测量
- D.简化定值刀具、量具、型材和零件尺寸的规格
-
数控铣床上刀具半径补偿建立的矢量与补偿开始点的切向矢量的夹角以( )为宜。
- A.小于90°或大于180°
- B.任何角度
- C.大于90°且小于180°
- D.不于90°和180°
-
用圆弧段逼近非圆曲线时,( )是常用的节点计算方法。
- A.等间距法
- B.等程序段法
- C.等误差法
- D.曲率圆法
-
区别子程序与主程序唯一的标志是( )。
- A.程序名
- B.程序结束指令
- C.程序长度
- D.编程方法
-
编程时( )由编程者确定,可根据编程方便原则,确定在工件的适当位置。
- A.工件原点
- B.机床参考点
- C.机床原点
- D.对刀点
-
尺寸公差等于上偏差减下偏差或( )。
- A.基本尺寸-下偏差
- B.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 C.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 D.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
φ35 H9/f9 组成了( )配合。
- A.基孔制间隙
- B.基轴制间隙
- C.基孔制过渡
- D.基孔制过盈
-
辅助指令M99 表示( )。
- A.调用下一个子程序
- B.子程序返回主程序
- C.调用循环
- D.关机
-
公差代号标注法适用于( )。
- A.成批生产
- B.大批生产
- C.单间小批量生产
- D.生产批量不定
-
position 可翻译为( )。
- A.位置
- B.坐标
- C.程序
- D.原点
-
刀具、轴承、渗碳淬火零件、表面淬火零件通常在( )以下进行低温回火。低温回火后硬度变化不大,内应力减小,韧性稍有提高。
- A.50℃
- B.150℃
- C.250℃
- D.500℃
-
使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暂停的指令( )。
- A.M00
- B.G18
- C.G19
- D.G20
-
系统面板上的ALTER 键用于( )程序中的字。
- A.删除
- B.替换
- C.插入
- D.清除
-
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系统停留在某一程序段发生程序报警信息,为( )出现错误。
- A.当前程序段
- B.当前以下程序段
- C.当前程序段以上
- D.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规定
-
可选用( )来测量孔内径是否合格。
- A.水平仪
- B.圆规
- C.内径千分尺
- D.环规
-
检验程序正确性的方法不包括( )方法。
- A.空运行
- B.图形动态模拟
- C.自动校正
- D.试切削
-
加工通孔时加工深度一般至少要超出孔底平面( )mm 的距离,主要是保证全部孔深都加工到尺寸,钻削时还应考虑钻头钻尖对孔深的影响。
- A.D(钻头直径)
- B.0.3D
- C.2D
- D.2
-
零件的加工精度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
- A.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 B.尺寸精度
- C.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D.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
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不包括( )。
- A.超精密切削加工
- B.采用珩磨、研磨
- C.喷丸、滚压强化
- D.精密铸造
-
主轴在转动时若有一定的径向圆跳动,则工件加工后会产生( )的误差。
- A.垂直度
- B.同轴度
- C.斜度
- D.粗糙度
-
下列项目中属于形状公差的是( )。
- A.面轮廓度
- B.圆跳动
- C.同轴度
- D.平行度
-
机械制造中优先选用的孔公差带为( )。
- A.H7
- B.h7
- C.D2
- D.H2
-
用球头刀在三轴数控机床上铣削曲面,经常出现表面粗糙度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
- A.刀具不够锋利
- B.切削速度低
- C.进给速度快
- D.切削速度不一致
-
不属于岗位质量措施与责任的是( )。
- A.明确上下工序之间对质量问题的处理权限
- B.明白企业的质量方针
- C.岗位工作要按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
- D.明确岗位工作的质量标准
-
粗镗孔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 )。
- A.大的切削深度、高的进给速度,适当的切削速度
- B.小的切削深度、高的进给速度,高的切削速度
- C.小的切削深度、高的进给速度,适当的切削速度
- D.大的切削深度、低的进给速度,低的切削速度
-
数控机床开机时,一般要进行返回参考点操作,其目的是( )。
- A.换刀,准备开始加工
- B.建立机床坐标系
- C.建立工件坐标系
- D.换刀,准备开始加工、建立机床坐标系、建立工件坐标系都是
-
在小批量生产或新产品研制中,应优先选用( )夹具。
- A.专用
- B.液压
- C.气动
- D.组合
-
程序中选择G17 或G18 或G19 功能对执行( )没有影响。
- A.圆弧插补
- B.直线插补
- C.刀具半径补偿
- D.镜像
-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 ) 的相对位置关系。
- A.上下和左右
- B.前后和左右
- C.前后和上下
- D.左右和上下
-
框式水平仪主要应用于检验各种机床及其它类型设备导轨的直线度和设备安装的水平位置,垂直位置。在数控机床水平时通常需要( )块水平仪。
- A.2
- B.3
- C.4
- D.5
-
增量式检测元件的数控机床开机后必须执行刀架回( )操作。
- A.机床零点
- B.程序零点
- C.工件零点
- D.机床参考点
-
数控机床开机应空运转约( ),使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
- A.15 分钟
- B.30 分钟
- C.45 分钟
- D.60 分钟
-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
- A.偏差值的大小
- B.公差值的大小
- C.公差等级的大小
- D.公差单位数的大小
-
数控机床的条件信息指示灯EMERGENCY STOP 亮时,说明( )。
- A.按下急停按扭
- B.主轴可以运转
- C.回参考点
- D.操作错误且未消除
-
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不正确的是( )。
- A.随时清除油污和积水
- B.通道上少放物品
- C.整洁的工作环境可以振奋职工精神
- D.毛坯、半成品按规定堆放整齐
-
固定循环指令G73X_Y_Z_R_Q_F_;中"Q_"表示( )。
- A.初始点坐标或增量
- B.每次进给深度
- C.每次退刀量
- D.刀具位移量
-
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的返回动作中,指定返回R 点平面的指令为( )。
- A.G98
- B.G99
- C.G28
- D.G30
-
不爱护工、卡、刀、量具的做法是( )。
- A.正确使用工、卡、刀、量具
- B.工、卡、刀、量具要放在规定地点
- C.随意拆装工、卡、刀、量具
- D.按规定维护工、卡、刀、量具
-
要通过刀具长度补偿功能实现刀具向下降低10mm 使用,应该选择( )。
- A.G49、补偿量10mm
- B.G43、补偿量10mm
- C.G44、补偿量-10mm
- D.G43、补偿量-10mm
-
在FANUC 系统中孔加工循环加工通孔时一般刀具还要伸长超过( )一段距离,主要是保证全部孔深都加工到尺寸,钻削时还应考虑钻头钻尖对孔深的影响。
- A.初始平面
- B.R 点平面
- C.零件表面
- D.工件底平面
-
对于立式铣床来说,工作台往左方向移动朝接近刀具,则刀具移动方向为坐标轴的( )。
- A.负向
- B.正向
- C.不能确定
- D.编程者自定
-
刀具半径补偿的取消只能通过( )来实现。
- A.G01 和G00
- B.G01 和G02
- C.G01 和G03
- D.G00 和G02
-
偏差计算是当刀具移到新位置时,计算其与理想线段间的偏差,以确定下一步的( )。
- A.数值
- B.坐标
- C.计划
- D.走向
-
逐步比较插补法的工作顺序为( )。
- A.偏差判别、进给控制、新偏差计算、终点判别
- B.进给控制、偏差判别、新偏差计算、终点判别
- C.终点判别、新偏差计算、偏差判别、进给控制
- D.终点判别、偏差判别、进给控制、新偏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