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之十门联考习题2018年(病理生理学)1
-
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因素是
- A.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加
- B.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 C.ADH分泌增多
- D.醛固酮分泌增多
- E.心房肽分泌增多
-
引起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 B.汞中毒
- C.急性间质性肾炎
- D.输尿管结石
- E.肾结核
-
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 A.血压高低
- B.贫血程度
- C.血液PH
- D.血清NPN
- E.内生肌酐清除率
-
下列哪一项与细胞内盖超负荷发生无关
- A.胞膜外板与糖被分离
- B.Na+—Ca2+交换异常
- C.儿茶酚胺减少
- D.钙泵功能障碍
- E.线粒体功能障碍
-
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A.高渗性脱水
- B.低渗性脱水
- C.等渗性脱水
- D.水中毒
- E.低钠血症
-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A.肾小管阻塞
- B.肾缺血
- C.原尿返流
- D.肾细胞肿胀
- E.肾内DIC
-
组织性缺氧时
- 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 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 C.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正常
- D.血氧容量、血氧含量一般均降低
- E.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
-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
- A.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 B.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即“失多少,补多少”
-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 D.需多少补多少
- E.补液宁多勿少
-
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 A.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 B.钙离子复位延缓
- C.胞外钙内流障碍
- D.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障碍
- E.肌浆网钙离子释放量下降
-
休克时动静脉短路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 A.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兴奋血管α受体
- B.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增加
- C.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
- D.肾上腺素大量增加,兴奋血管β受体
- E.PGI2增加,引起血管扩张
-
ARDS基本发病环节是
- A.肺内DIC形成
- B.急性肺淤血水肿
- C.急性肺不张
- D.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 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致病因素的种类及作用方式
- B.疾病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其调节
- C.疾病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 D.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
DIC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 B.血管通透性增高
- C.多器官功能障
- D.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 E.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
下列何种物质可引起正常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的能力、导致缺氧的发生
- A.硫酸盐
- B.尿素
- C.亚硝酸盐
- D.肌酐
- E.乳酸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 B.血小板功能异常
- C.血小板数量减少
- D.凝血物质消耗增多
- E.纤溶系统功能亢进
-
选择扩血管药治疗休克应首先
- A.充分补足血容量
- B.纠正酸中毒
- C.改善心脏功能
- D.去除原发病因
- E.给予缩血管药
-
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 A.回心血量减少
- B.心率过快
- C.心肌收缩力降低
- D.心输出量降低
- E.心率紊乱
-
血浆H2CO3 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 A.代谢性酸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呼吸性碱中毒
-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真性分流是指
-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未相应减少
- B.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而仍有血流
-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增多
-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 E.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增厚影响气体交换
-
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
- A.血磷降低,血钙升高
- B.血磷正常,血钙升高
- C.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 D.血磷升高,血钙正常
- E.血磷降低,血钙降低
-
DIC发展过程可分为
- A.低凝期和高凝期
- B.高凝期和低凝期
- C.高凝期、低凝期和纤溶亢进期
- D.低凝期、高凝期和纤溶亢进期
- E.低凝期和纤溶亢进期
-
右心衰引起的缺氧典型的动脉血氧变化的特点是
- A.血氧容量降低
- B.血氧含量降低
- C.血氧饱和度降低
-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
-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
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 A.吸入气体氧分压低
- B.肺换气功能障碍
- C.肺循环血流量少
- D.血液携氧能力低
- E.组织血流量少
-
下列哪一项不是维持血管内外液体平衡交换的因素?
-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 B.微血管壁通透性
- C.淋巴回流
- D.血浆晶体渗透压
- E.血浆胶体渗透压
-
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是
- A.肺潮气量
- B.PaO2 值
- C.PaCO2 值
- D.PaO2 值
- E.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值(A-aDO2 )
-
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在
- A.引起紧张焦虑情绪反应
- B.血浆肾上腺素迅速升高
- C.释放ACTH
- D.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 E.GC分泌迅速增加
-
血浆HCO3ˉ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 A.代谢性酸中毒
-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呼吸性碱中毒
-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下列有关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三类脱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高渗性脱水
- B.分别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其病生变化相同
- C.均有明显口渴、少尿症状
- D.细胞内、外液量都会减少
- E.严重时都可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导致循环障碍
-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的主要指标是
- A.标准碳酸氢盐
- B.实际碳酸氢盐
- C.PH
- D.动脉血CO2分压
- E.碱剩余
-
慢性呼酸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
- A.血浆缓冲系统
- B.增加肺泡通气量
- 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 E.肾小管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加
-
临床上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 A.病毒感染
- B.细菌感染
- C.锑中毒
- D.阿霉素中毒
- E.急性心肌梗死
-
代谢性碱中毒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
- A.血钠降低
- B.血钾降低
- C.血镁降低
- D.血钙降低
- E.血磷降低
-
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
- A.肠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 B.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 C.肾的调节和肠的调节
- D.肾的调节和皮肤的调节
- E.皮肤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
- A.肾缺血
- B.肾血管梗死
- C.肾单位广泛破坏
- D.肾小管梗阻
- E.GFR减少
-
维生素B1缺乏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
- A.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 B.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 C.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 D.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 E.心肌收缩蛋白大量破坏
-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不见于
- A.中性粒细胞活化
- B.儿茶酚胺的增加
- C.黄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减少
- D.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 E.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功能失调
-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功能衰竭
- B.心肌收缩性减弱
- C.呼吸肌麻痹
- D.肠麻痹
- E.心肌自律性增高
-
有关血氨指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与O2结合能力
- 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
- C.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 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
- 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
-
肝硬化患者血氨增高常见的诱因是
- A.胃肠运动增强
- B.胃肠道出血
- C.脂肪酸摄入减少
- D.糖类摄入减少
- E.肠道内细菌活动减弱
-
休克I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
- 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 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 C.肾性肾功能衰竭
- D.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
- 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
氨对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的影响是
- A.细胞内钾增多
- B.细胞内钾缺乏
- C.细胞内钠增多
- D.细胞内钠缺乏
- E.细胞内钙增多
-
高钾血症对机体的最大危害是
- A.低血糖
- B.心肌收缩力降低
- C.骨骼肌麻痹
- D.酸中毒
- E.心室纤颤和停跳
-
轻度或中度肾功能衰竭引起代酸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 A.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
- B.肾小管泌NH3能力增强
- C.肾小管泌H+减少
- 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
- E.重吸收HCO-3减少
-
下列何种不会有缺血——再灌注损伤
- A.冠脉搭桥术后
- B.体外循环后
- C.器官移植后
- D.心肌梗死后
- E.心肺复苏
-
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吸氧
- B.改善肺泡通气量
- C.给予NaHCO3
- D.抗感染
- E.给予乳酸钠
-
休克I期微循环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微动脉收缩
- B.后微动脉收缩
-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 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 E.微静脉收缩
-
肺原性心脏病主要发病机制
- A.用力呼气使胸内压升高,影响心脏舒张功能
- B.用力吸气使胸内压降低,使心脏外负压增加,增加右心收缩负荷
- C.缺氧、酸中毒导致肺小动脉收缩
- D.血液黏度增加
- E.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
-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称
- A.原发性脱水
- B.高渗性脱水
- C.等渗性脱水
- D.低渗性脱水
- E.慢性脱水
-
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
- 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
- B.肠道粘膜损害,钙吸收减少
- 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
- D.钙的解离度减低
- E.抑制骨骼脱钙
-
肝性脑病的概念是
- A.肝脏疾病并发脑部疾病
- B.肝功能衰竭并发脑水肿
- C.肝功能衰竭所致的昏迷
- D.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紊乱性疾病
- E.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神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