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医学十门联考备考测试之生理学(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
    • B.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 C.增强心肌收缩力
    • D.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 E.使心室肌动作幅度增加
  2. O型血的细胞膜上有

    • A.A抗原
    • B.B抗原
    • C.O抗原
    • D.H抗原
    • E.D抗原
  3. 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 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 E.非条件反射
  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不同于骨骼肌细胞的是

    • A.动作电位时程长
    • B.存在平台期
    • C.去极化是由Na+内流所致
    • D.有效不应期长
    • E.有自律性
  5. 某患者因外伤急性失血,血压下降致70/30mmgh,尿量明显减少,其尿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 B.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 C.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 E.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6. 调节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不包括

    • A.迷走神经兴奋
    • B.促胃液素
    • C.促胰液素
    • D.支配胰的内脏大神经
    • E.血管活性肠肽
  7.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胃液的作用

    • A.杀菌
    • B.激活胃蛋白酶原
    • C.使蛋白质变性
    • D.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
    • E.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8. 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是窦房结细胞发生下列哪种变化所致

    • A.K+通透性降低
    • B.K+通透性增高
    • C.Ca+通透性增高
    • D.Na+通透性增高
    • E.C1通透性增高
  9. 肺泡通气量是指

    • A.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
    • B.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 C.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
    • D.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
    • E.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10. 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 A.HCl
    • B.肠致活酶
    • C.胰蛋白酶
    • D.糜蛋白酶
    • E.组织液
  11. 对于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的描述,恰当的是

    • A.使血细胞减少
    • B.使红细胞减小
    • C.使中性粒细胞减小
    • D.使淋巴细胞减小
    • E.使血小板减小
  12. 动脉血压骤降时可引起的是

    • A.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增加,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
    • B.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减少,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
    • C.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增加,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
    • D.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减少,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
    • E.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人冲动增加,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少
  13.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

    • A.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 B.红细胞萎缩
    • C.组织液增加
    • D.组织液减少
    • E.尿少
  14. 心室期前收缩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 A.期前兴奋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
    • B.窦房结少产生一次兴奋
    • C.期前收缩的舒张期长
    • D.心肌细胞需要充分恢复
    • E.期前兴奋落于有效不应期内
  15. 盆神经受损是,排尿功能的障碍表现为

    • A.多尿
    • B.少尿
    • C.尿失禁
    • D.尿潴留
    • E.尿频
  16. 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 B.细胞外的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 C.体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 D.细胞内液的化学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 E.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17.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内高K+和膜对K+有通透性
    • B.细胞内高Na+和膜对Na+有通透性
    • C.细胞内高Na+和膜对K+有通透性
    • D.细胞外高Na+和膜对K+有通透性
    • E.细胞外高K+和膜对K+有通透性
  18. 阈下刺激能导致可兴奋细胞产生

    • A.去极化
    • B.极化
    • C.局部反应
    • D.反极化
    • E.超极化
  19. 下列哪种情况下,可是心排出量增加

    •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 B.颈动脉窦压力升高时
    • C.动脉血压升高时
    • D.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
    • E.使用肾上腺素时
  20. 对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描述,恰当的是

    • A.双向传布
    • B.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 C.兴奋节律不变
    • D.不衰减传递
    • E.只要结构完整就能正常传递兴奋
  21. 下列关于H+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各段均可分泌H+
    • B.有利于HCO-3的重吸收
    • C.与K+分泌有竞争性抑制关系
    • D.与Na+重吸收有关
    • E.对NH3分泌有抑制作用
  22. 异常调节是指心脏每博输出量取决于

    • A.心率储备
    • B.平均动脉压
    • C.心力储备
    • D.心肌的初长度
    • E.后负荷
  23. 女性,33岁,因口服敌敌畏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多汗、无力、视力模糊、肌肉震颤,诊断为有机磷中毒,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副交感神经节的传递作用增强
    • B.交感神经节的传递作用减弱
    • C.副交感节后纤维作用加强
    • D.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加强
    • 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作用加强
  24. 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 B.传导的方式为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出现动作电位
    • C.有髓纤维的跳跃传导速度与直径成正比
    • D.有髓纤维传导速度与比无髓纤维快
    •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直径增加而降低
  25. 男,60,肝硬化患者,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等倾向,其原因可能为

    • A.某些凝血因子减少
    • B.血小板减少
    • C.凝血因子III不足
    • D.血中抗凝物质增加
    • E.纤溶亢进
  26. 在排卵前一天血液中出现黄体生成素高峰,若是先用抗雌激素血清处理动物,则黄体生成素高峰消失。表明黄体生成素高峰是由下列哪种激素高峰所诱导的

    • A.雌激素
    • B.孕激素
    • C.卵泡刺激素
    • D.肾上腺皮质激素
    •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7. 男,24岁,一年来经常头痛,血压维持在150/105mmgh,心率80次/分,下列对血压升高原因分析,较合理的是

    • A.心率过快
    • B.心脏收缩力过强,心输出量增多
    • C.外周阻力增加
    • D.大动脉弹性降低
    • E.血容量增加
  28. 神经纤维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降低,单个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 A.减小
    • B.增大
    • C.先减小后增大
    • D.不变
    • E.先增大后减小
  29. 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 B.消化期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
    • C.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 D.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是胆盐
    • E.胆盐可促进蛋白质消化和吸收
  30. 胆盐可以协助哪一种酶消化食物

    • A.胰蛋白酶
    • B.糜蛋白酶
    • C.胰脂肪酶
    • D.胰淀粉酶
    • E.肠致活酶
  31. 动物实验显示,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更多,这是由于口服可引起哪种具有很强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胃肠激素释放

    • A.胃泌素
    • B.抑胃肽
    • C.胆囊收缩素
    • D.胰高血糖素
    • E.促胰液素
  32. 某人在意外事故中脊髓受到丧失,丧失横断面以下的一切躯体与内脏活动。但几周以后屈肌反射,腱反射等比较简单反射开始恢复。这表明该患者在受伤当时出现了

    • A.脑震荡
    • B.脑水肿
    • C.脊髓休克
    • D.脊髓水肿
    • E.疼痛性休克
  33. 下列有关脊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以相邻郎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 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 C.离子跨膜总数多,耗能多
    • D.可以双向传导
    • E.不衰减扩布
  34. 某患者与人吵架后服用敌敌畏,引起有机磷中毒,被给与大量阿托品治疗,阿托品对下列哪种有机磷症状无效

    • A.大汗
    • B.肠痉挛
    • C.心率减慢
    • D.肌束震颤
    • E.瞳孔缩小
  35. 內脏疾病常引起体表某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位牵涉痛。其机制是患病脏器与发生牵涉痛的皮肤部位为

    • A.位于躯体同一水平上
    • B.位于躯体同一纵切面上
    • C.位于躯体同一冠状切面上
    • D.受同一脊髓节段的后根神经支配
    • E.受同一脊髓节段的前根神经支配
  36. 美洲箭毒的作用是

    • A.能影响递质的释放
    • B.与Ach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 C.能水解神经递质
    • D.能阻断突触前动作电位的产生
    • E.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37. 某老年患者,全身肌紧张增高、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其病变主要位于

    • A.黑质
    • B.红核
    • C.小脑
    • D.纹状体
    • E.苍白球
  38. 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

    • A.T1
    • B.T2
    • C.T3
    • D.T4
    • E.r-T3
  39. Rh阴性母亲,若胎儿为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 A.血友病
    • B.白血病
    • C.红细胞增多症
    • D.新生儿溶血病
    • E.巨幼红细胞贫血
  40. 甲状腺素是指

    • A.T1
    • B.T2
    • C.T3
    • D.T4
    • E.r-T3
  41. 调节血糖稳态的是

    • A.胰岛素
    • B.甲状腺素
    • C.甲状旁腺激素
    • D.血管升压素
    • E.醛固酮
  42. 调节血钠稳态的是

    • A.胰岛素
    • B.甲状腺素
    • C.甲状旁腺激素
    • D.血管升压素
    • E.醛固酮
  43. 甲状旁腺的作用是

    • A.排钾保钠
    • B.排钠保钾
    • C.保钙排磷
    • D.保钙保磷
    • E.排钙排磷
  44. 醛固酮的作用为

    • A.排钾保钠
    • B.排钠保钾
    • C.保钙排磷
    • D.保钙保磷
    • E.排钙排磷
  45. 对机体的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 B.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
    • C.肾上腺激素
    • D.甲状腺激素
    • E.甲状腺旁腺激素
  46. 调节钙磷代谢活动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 B.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
    • C.肾上腺激素
    • D.甲状腺激素
    • E.甲状腺旁腺激素
  47. 先天性甲状腺发育障碍可引起

    • A.侏儒症
    • B.巨人症
    • C.呆小症
    • D.粘液性水肿
    • E.肢端肥大症
  48. 对神经系统发育最有影响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 B.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
    • C.肾上腺激素
    • D.甲状腺激素
    • E.甲状腺旁腺激素
  49. 具有促进糖异生作用的激素是

    • A.生长素
    • B.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
    • C.肾上腺激素
    • D.甲状腺激素
    • E.甲状腺旁腺激素
  50. 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

    • A.侏儒症
    • B.巨人症
    • C.呆小症
    • D.粘液性水肿
    • E.肢端肥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