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焊接安全知识)专练1
-
下列情况中,焊工不会有触电危险的是( )。
- A.焊接壳漏电
- B.在更换焊条时,手或身体接触焊钳带电部分
- C.手或身体接触裸露带电的焊接电缆
- D.在容器内焊接时,焊工与工件之间有良好的绝缘
-
焊接过程中对焊工危害较大的电压是( )。
- A.空载电压
- B.电弧电压
- C.短路电压
-
焊接设备的安装、修理和检查由( )负责。
- A.有电工知识的焊工
- B.有十年以上的焊工
- C.能独立工作的焊工
- D.电工
-
安全电压的数值规定为( )。
- A.110V
- B.36V
- C.24V
- D.12V
-
在狭窄的空间及容器内,照明所用的电压应为( )。
- A.380V
- B.220V
- C.36V
- D.12V
-
为防止人体接触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时发生触电事故,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是( )。
- A.穿好绝缘鞋
- B.戴好电焊手套
- C.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
当氩弧焊、等离子弧切割等工艺时,为减少放射性的危害及电子发射对人体的危害,应当选用的电极是( )。
- A.纯钨棒
- B.铈钨棒
- C.钍钨棒
-
电焊手套的作用不包括( )。
- A.防止焊工的手、臂烫伤
- B.防止焊工的身、臂灼伤
- C.绝缘作用
- D.防止焊工接触有害物质
-
焊工登高作业时,焊条及焊接工具应放在( )。
- A.脚手架踏脚板上
- B.工作服口袋内
- C.专用工具袋内
-
从业人员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是履行安全生产法中赋予的( )。
- A.知情权
- B.紧急避险权
- C.拒绝权
-
在容器及狭小舱室内作业,当通风条件不良时,有害气体和金属蒸汽的浓度较高,可能会引起( )。
- A.触电
- B.灼伤
- C.急性中毒
-
焊接电缆线绝缘必须良好,这是为了( )。
- A.防止裸露电缆过热引起火灾
- B.防止裸露电缆过热烫伤焊工
- C.防止人员触电
- D.防止电缆散热
-
操作行灯的电压应采用( )。
- A.小于36V
- B.小于60V
- C.小于120V
-
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做到的是( )。
- A.立即抢救
- B.打电话报警
- C.迅速切断电源
-
焊接设备的机壳必须良好的接地,这是为了( )。
- A.防止设备漏电,引起人员触电
- B.防止设备过热烧损
- C.节约用电
- D.提供稳定的焊接电流
-
通风技术措施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 )。
- A.电弧辐射
- B.焊接尘毒
- C.火花飞溅
-
电焊工不允许穿有铁钉的鞋是为了防止( )。
- A.烫伤
- B.滑倒
- C.触电
- D.扎脚
-
焊割时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是( )。
- A.呼吸道
- B.消化道
- C.皮肤粘膜
-
触电时,人体阻抗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就( )。
- A.越高
- B.越低
- C.一般
-
为防止火灾与爆炸,明火操作处距可燃、易燃物的距离应为( )。
- A.5m
- B.10m
- C.15m
-
氧气瓶和乙炔瓶的放置必须相距( )。
- A.3m以上
- B.5m以上
- C.8m以上
-
焊接工作场所,尤其是在容器或狭小的舱间进行焊割,防暑降温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是( )。
- A.穿戴专用工作服和鞋
- B.加强通风
- C.触电防护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电弧高温作用下,会产生的有害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 B.氟化氢
- C.一氧化碳
-
弧焊机的连接焊件的回线应采用( )。
- A.扁钢
- B.焊接电缆线
- C.裸电线
-
氧气瓶停止工作时,应松开减压气上的调压螺丝及( )。
- A.不关氧气阀门
- B.关闭氧气阀门
- C.拆下焊炬或割炬
-
等离子弧焊产生的高温电弧辐射的危害比氩弧焊( )。
- A.低
- B.一样
- C.高的多
-
氩弧焊时,电弧的辐射强度比焊条电弧焊( )。
- A.弱
- B.差不多
- C.强
-
CO2气体保护时,飞溅( )。
- A.较小
- B.一般
- C.较大
-
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所使用的电压不得高于( )。
- A.12V
- B.24V
- C.36V
-
防止电弧焊的措施,不包括( )。
- A.使用带有护目镜片且不露光的面罩
- B.施焊处周围设置涂有灰黑色的屏障
- C.按劳动保护规定穿戴好工作服、手套等
- D.穿着露出手、脚腕及开领的工作服
-
进入容器、狭小舱室内作业时,焊割炬应( )
- A.在工作结束后拉出
- B.随人进出
- C.任意放置
-
从业人员( )要求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 A.有权
- B.无权
- C.根据企业条件
-
电压越高对人体生命威胁( )。
- A.越大
- B.越小
- C.无关
-
焊工登高作业时,焊接设备应( )。
- A.尽量放在高空使用方便
- B.尽量留在地面
- C.任意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