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所给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1~2007年,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逐年增加
    • B.2001~2007年,高科技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均逐年递增
    • C.2007年,小型企业增加值最大的高科技行业是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 D.2007年,大中小型企业占比与高科技产业最接近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 2007年,高科技产业各行业中大型企业增加值最小的是( )。

    • A.医药制造业
    • B.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 C.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 D.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 2001~2007年,高科技产业各行业中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最大的是(  )。

    • A.医药制造业
    • B.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C.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 D.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4. 2007年,高科技产业中,中型企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的行业小型企业增加值为( )。

    • A.862.1亿元
    • B.868.5亿元
    • C.873.6亿元
    • D.879.2亿元
  5.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7年,高科技产业中,增加值占比最大的行业所占比重比最小的行业高(  )。

    • A.46.1个百分点
    • B.47.5个百分点
    • C.49.0个百分点
    • D.49.9个百分点
  6. 如果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速度同上年,预计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

    • A.4533元
    • B.4778元
    • C.15468元
    • D.16162元
  7.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和2006年相比( )。

    • A.约增大了11%
    • B.约减小了11%
    • C.约增大了18%
    • D.约减小了18%
  8. 2006年末.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与贫困人口所占比重约为( )。

    • A.4.3%
    • B.2.2%
    • C.1.1%
    • D.不好估算
  9.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200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呈增大趋势
    • B.2005~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走势大致相同
    • C.2005~2007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1.3%
    • D.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间的差距最大
  10. 2004年10月份,东部地区工业增长占全国工业增长的比重为多少?

    • A.67.06%
    • B.19.73%
    • C.67.39%
    • D.68.25%
  11.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2%。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785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69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786—1067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09万人。

    2007年末。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所占比重约比2006年末下降了多少个百分点?

    • A.0.6
    • B.10.6
    • C.31.1
    • D.40.6
  12. 2004年1~10月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比2003年1~12月份分别增加多少百分点?

    • A.3.72.4.27
    • B.1.33,0.65
    • C.2.39,3.62
    • D.3.97,5.20
  13. 2004年10月份,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比1~10月份快多少个百分点?

    • A.0.70
    • B.0.60
    • C.0.50
    • D.0.40
  14. 与2003年12月份相比,2004年10月份全国工业增长速度( )。

    • A.略大
    • B.小近两个百分点
    • C.略小
    • D.以上都不对
  15.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7年1~9月,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产值为2188亿元
    • B.2007年1~9月,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1.97%
    • C.2008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产值增长额最大的是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 D.2007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产值最大是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16.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工业是各地经济增长中的主力,一定程度上工业的增长决定当地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可由此推断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如下图,2004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加速,与东部增长差距缩小,由2003年1—12月相差3.72和4.27个百分点变为2004年1一10月的1.33和0.65个百分点。总体上看,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工业增速普遍加快,特别是由于本轮经济增长中重工业增幅较高,东、中、西差距有相对缩小的趋势。

    与2003年1~12月份相比,2004年1—10月份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占全国的比重(  )。

    • A.略大
    • B.大近两个百分点
    • C.略小
    • D.以上都不对
  17. 2007年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高的区域的产值是最低区域的(  )。

    • A.344.40%
    • B.244.40%
    • C.344.40倍
    • D.243.40倍
  18. 下列所给区域中,2007年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高的是( )。

    • A.南京市
    • B.无锡市
    • C.常州市
    • D.苏州市
  19. 2008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产值增长额最多的是( )。

    • A.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 B.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C.医药制造业
    • D.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
  20.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8年1~9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

    • A.15682.67亿元
    • B.13382.52亿元
    • C.13382.59亿元
    • D.163882.57亿元
  2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上年相比,我国大陆地区对外进出口总额的增加额在2007年达到最大
    • B.与上年相比,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都超过10%
    • C.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出口额总共约为11305亿美元
    • D.2004—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22. 2007年对东盟的进口额占当年进口额的比重约是( )。

    • A.7.7%
    • B.11.3%
    • C.23%
    • D.34%
  23. 与2004年相比,2008 F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约为( )。

    • A.121.9%
    • B.93.7%
    • C.2.219
    • D.0.548
  24. 2008 1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贸易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地区)是( )。

    • A.欧盟
    • B.美国
    • C.韩国
    • D.中国台湾
  25.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对美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

    • A.2523亿美元
    • B.3337亿美元
    • C.3021亿美元
    • D.814亿美元
  26. 商品房供小于需最多的区域是( )。

    • A.轨道交通沿线
    • B.内环线以内
    • C.沿江沿河
    • D.大型绿地周边
  27. 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占房地产市场供需绝对差额的( )。

    • A.27.61%
    • B.27.41%
    • C.27.21%
    • D.27.01%
  28. 该市2003年的房地产市场供需绝对差额约是(  )。

    • A.79万平方米
    • B.609万方米
    • C.325万平方米
    • D.204万平方米
  29. 从区域分布分析,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主要集中在( )。

    • A.轨道交通沿线
    • B.大型绿地周边
    • C.外环线之外
    • D.内外环线之间
  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1997年至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同比增长额与增长幅度都呈逐年上升状态
    • B.在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中,人均纯收入在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不足900户
    • C.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的第一产业收入高于二、三产业收入
    • D.在这次调查的家庭中,收入前20位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
  31.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4年,某市房地产市场供需高位均衡,并呈现供略大于需的合理态势,商品房竣工面积1956.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5.3%;销售面积1876.3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0%。供需绝对差额79.98万平方米。10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348.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销售面积266.9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1.6%。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川房均表现为竣工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其中占全市竣工、销售面积92.4%和95.2%的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为21.92万平方米。

    2003年10月,该市商品房的竣工面积约是(  )。

    • A.348万平方米
    • B.266万平方米
    • C.15万平方米
    • D.147万平方米
  32. 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之和为( )。

    • A.4084元
    • B.3920元
    • C.3520元
    • D.3384.元
  33. 199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比上年增长( )。

    • A.3.8%
    • B.4.2%
    • C.5.7%
    • D.6.4%
  34. 与2002年相比,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增长幅度最小的是( )。

    • A.第一产业收入
    • B.二、三产业收入
    • C.工资性收入
    • D.非经营性收入
  35. 2003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绝对量增加最多的是( )。

    • A.北京
    • B.天津
    • C.重庆
    • D.上海
  36.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据对全省2700,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  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均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o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

    2002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  )的收入家庭的比重最大。

    • A.1500元以下
    • B.1500-4000元
    • C.4000-7000元
    • D.7000-10000元
  37. 相对于2001年来说,2002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最慢的地区是( )。

    • A.天津
    • B.北京
    • C.广州
    • D.上海
  38. 从表格分析,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重庆的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最大
    • B.北京在投资增长的绝对量上处于最领先位置
    • C.广州的房地产投资趋于平稳
    • D.上海房地产市场投资最大
  39. 如果按照2003年一季度的增长速度增长,则2004年一季度天津的房地产投资绝对量是( )亿元。

    • A.40.5 1
    • B.45.78
    • C.46.51
    • D.50.36
  40. 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各类别中,相差最大的类别支出之差是( )。

    • A.1324.28元
    • B.1021.33元
    • C.1578.73元
    • D.1700.21元
  41.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3年一季度,京津沪渝穗五市分别实现房地产投资118.0亿元、30.5亿元、139.8亿元、43.7亿元和70.7亿元,同比增长20.2%、50.1%、29.6%、41.3%和8.8%。五市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54.0%、24.4%、38.3%、25.4%和47.3%,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广州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市比重均有所上升。

    2003年一季度,在五市中总投资居于第三位的是(  )。

    • A.北京
    • B.重庆
    • C.广州
    • D.上海
  42. 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那部分支出比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次大的那部分支出(  )。

    • A.多1102.66元
    • B.多1123%
    • C.多1908.71元
    • D.多11.53倍
  4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4.53:1
    • B.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对比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之差为27.0%
    • C.2007年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农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多3101.17元
    • D.2008年上半年贵州农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最大的部分的支出小于比重按大小排列位于偶数位置上的比重之和
  44.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8年上半年贵州农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为700.92元,考虑价格因素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086.2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46%。支出增加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

    • A.1267.72元
    • B.6140.98元
    • C.6023.57元
    • D.2417.88元
  45. 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  )。

    • A.318.73元
    • B.345.70元
    • C.3272.14元
    • D.3767.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