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 A.坚持以人为本
    • B.坚持改革开放
    • C.坚持民主法治
    • D.坚持科学发展
  2. 有位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进行了一次施舍。让乞丐们选择三种东西中的一种:400元现金、一身西装、一盆蒲公英,乞丐们各取所需。这位行为学家对那些接受施舍的乞丐开始了20年的跟踪调查。他发现:当年拿走400元的乞丐还是乞丐;穿走西装的乞丐成了工人,自食其力;捧走蒲公英的乞丐成了富翁。这表明( )。

    • A.思维的导向影响着人生道路的选择
    • B.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能够创造新的世界
    • C.实践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类思维的不同
    • D.实践活动需要正确意识的指导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 A.以人为本
    • B.统筹兼顾
    • C.全面协调可持续
    • D.人的作用
  4. “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板凳妈妈”许月华、“索道医生”邓前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了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这启示我们( )。

    • A.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具有决定作用
    • B.人们的价值观念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改变
    • C.人生价值不能用荣誉衡量,但要通过荣誉来体现
    • D.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5. 2012年11月1日,深圳近6.3万家企业全面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然后逐渐推广。这一做法体现了( )。

    • A.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
    •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6.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 B.发展教育和科学
    • C.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7. 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通过环境保护立法,强化公众对环保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一建议( )。 ①是把自然的客观要求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③是对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④是为了维护社会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8. 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创意是受莎士比亚剧本《暴风雨》启发,以“奇妙岛屿”作为主题,通过篇章展现英国的人文历史、田园风光、工业时代、航海时代。这充分说明( )。①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有共同的特征和规律②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向世界彰显了独特的魅力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有了社会实践便有了文化的创新④各民族文化是在本国的实践中产生的,无不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9. 哈尔滨至大连高铁于2012年10月8日起在921公里长的全线上试运行,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它是世界上第一条投人运营的穿越高寒地区的长距离高速铁路。上述材料说明( )。 ①人类可以利用规律为自己造福②规律是可以改变和创造的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同有的联系从而建立新的联系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10.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239条,引发各方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只要是被大家广泛接受、认识的,标记的概念又是无以替代的字母词,就应该吸收;有人认为。从维护汉语言的角度出发,吸收字母词不能拿来主义。还有人认为,既不能绝对排斥,也不能任其无限制地膨胀。这表明( )。

    • A.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不能形成同样的意识
    • B.人们认识问题总是陷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纠结之中
    • C.汉语词典能否附字母词没有客观标准作为判断依据
    •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会受具体主观条件的限制
  11. 2012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等节能减排目标。《规划》还要求把能源消费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能评和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新建、扩建项目实施排污量等量或减量置换。这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节能减排”应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动。这表明( )。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改善全球气候具有决定作用②人应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12. 在举世瞩目的伦敦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兜精神,胸怀祖国、牢记重托,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前列,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运动员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④社会意识能彻底改变社会面貌

    • A.②④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13. 我国古诗、成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下列与“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蕴涵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C.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 2012年11月2日,广东省卫生厅表示,广东将在30%的县级医院试点取消药品加价,减轻老百姓负担,缓解看病贵,此举意味着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这体现了( )。

    • A.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 B.人们可以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 C.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15. 作为中华文化图腾的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形象,但龙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专家们据此辨别相关文物的历史时期,这表明( )。

    • A.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 C.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 D.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16. “变被动为主动,变困难为机遇”表明( )。

    •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
    • B.“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的
    •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 D.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17.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肩示是( )。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18. 为构建礼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最根本保证的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B.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 C.社会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团结一致
    • D.码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
  19. 有一位人民代表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在我国现阶段,要解决这位代表所说的“本、基、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 A.坚持艰苦奋斗
    • B.坚持以人为本
    • C.坚持改革开放
    •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主题是( )。

    • A.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和全新挑战
    • B.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
    • C.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 D.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1. 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这是因为( )。

    • A.文艺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 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艺创造的主体
    • C.主观能动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D.文艺创作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22. 日本财务省4月18日公布的2012年度贸易初步统计数据显示( )时隔4年反超中国重新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

    • A.美国
    • B.欧盟
    • C.英国
    • D.法国
  23. 中国中东部地区连日出现雾霾天气,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引发交通临时管制。交管部门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加强雾霾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必须注重量的积累
    •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 D.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4. 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 )。

    • A.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 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C.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物质支持
    • D.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5.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两个翻一番”的新指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两个翻一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B.“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C.“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D.“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6.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 )。

    •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主观能动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 B.大胆创新,否定一切,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C.重视积累,促进质变,在量变和质变的循环中发展
    • D.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7.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外需收缩的形势,我同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工作重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体现的哲理是( )。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8.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入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中国开启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飞行乘组由( )组成。

    • A.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 B.景海鹏、刘旺、刘洋
    • C.费俊龙、聂海胜、王亚平
    • D.聂海胜、张晓光、刘洋
  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A.经济发展
    • B.社会和谐
    • C.公平正义
    • D.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