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卷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我国的地势是( )。

    • A.东高西低
    • B.南高北低
    • C.西北走向
    • D.西高东低
  2.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多为( )土壤,气候暖湿,农作物可四季生长,盛产水稻、油菜和甘蔗。

    • A.黑色
    • B.红色
    • C.褐色
    • D.紫色
  3. ( )地震是自我国建同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 A.汶川
    • B.唐山
    • C.新疆
    • D.黔江
  4. 我围内河货运最仅次于长江,位居第二的航道是( )。

    • A.珠江
    • B.京杭运河
    • C.黄河
    • D.松化江
  5. 我国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最脆弱、土地生产率最低的地区。

    • A.云贵高原
    • B.新疆
    • C.黄土高原
    • D.青藏高原
  6.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仪脊椎动物就有6266种,其中陆柄脊椎动物2404种,鱼类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类的10%。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褐马鸡、丹顶鹤、朱鹦、白鳍豚、扬子鳄等百余种中国特产的珍稀野生动物,闻铝于世。( )更是成为中国的象征,被喻为“国宝”,并成为2008北京奥运的吉祥物之一。

    • A.大熊猫
    • B.金丝猴
    • C.华南虎
    • D.丹顶鹤
  7. 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 )的边缘海。

    • A.印度洋
    • B.太平洋
    • C.大西洋
    • D.北冰洋
  8. 中国的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 ),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闻花”之一。

    • A.月季
    • B.牡丹
    • C.芍药
    • D.郁金香
  9. 大兴安岭在我国地理分界上的作用是( )。 ①既是中温带和暖温带,义是高原和平原之间的分界线;②既是季风区不和非季风区,又是耕作区与畜牧区之问的分界线;③既是地势第一、二阶梯,又是内、外流域之间的分界线;④既是森林和草原,又是半湿润区和半十旱区之间的分界线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10. 下列关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 B.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 C.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
    • D.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较高
  11.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土质疏松
    • B.垂直节理发育
    • C.夏季多暴雨
    • D.人为破坏植被
  12. 关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
    • B.地跨冀、鲁、浙、皖、京、津四省二市
    • C.阿部是冲积低平原,中部是缓斜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
    • D.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高产田分布区
  13.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征是( )。

    • A.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 B.气温年较差小
    • C.秋旱多风沙
    • D.夏季炎热干燥
  14. 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模式是( )。

    • A.自然资源开发和剩余农产品出售
    • B.对优势资源进行系列加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C.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 D.水、碱、沙综合治理
  15. 陕北民歌种类很多,其中以( )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 A.小调
    • B.信天游
    • C.榆林小曲
    • D.道情
  16. 下列关于陕两省地形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陕西省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 B.陕两省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
    • C.陕西省地域狭长,南北长度小于东西长度
    • D.陕两省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
  17. 陕阿的土地资源主要特点为山地多而川原少,全省海拔800米以下河川、台原、山前洪积扇等仅土地总面积的10%,士地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 )等几大类。

    • A.川地
    • B.林地
    • C.平原
    • D.牧草地
  18. 陕西省不仪文物荟萃,而且山川秀丽、景色壮观,下列景色中不在陕西境内的是( )。

    • A.古朴浑厚的黄土高原
    • B.婀娜清秀的陕南秦巴山地
    • C.气势恢宏的黄果树瀑布
    • D.一望无际的八百里秦川
  19. 陕两省由北向南形成数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北部是( ),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南部是秦巴山区。

    • A.内蒙古高原
    • B.云贵高原
    • C.青藏高原
    • D.黄土高原
  20. 陕西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下列河流中不在陕西省境内的是( )。

    • A.泾河
    • B.洛河
    • C.嫩江
    • D.渭河
  21. 《天朝田亩制度》与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相比,其共同之处是( )。

    • A.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 B.制定土地国有政策
    •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D.摧毁小农经济
  22. 开辟天津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
    • D.《马关条约》
  23. “善师四夷,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个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姚莹《康蝤纪行》
    • B.魏源《海国图志》
    • C.徐继畲《瀛环志略》
    • D.洪仁玕《资政新篇》
  24.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的活动有( )。 ①派军舰开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②派军舰把国民党军队运到东北,准备进攻东北地区 ③派遣间谍准备在1950年国庆节时搞破坏活动 ④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美国军队打到我国边境,威胁我国安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25. 下列哪个项目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 B.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 C.建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 D.青藏、新藏、康藏公路相继通车
  26. 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订了( )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B.调整、发展、充实、提高
    • C.调整、发展、巩固、提高
    • D.巩固、发展、调整、提高
  2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共同纲领
  28.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②镇压反革命,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势力 ③进行抗美援朝运动,保卫国家安全 ④解放全国领土,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29. 蒋介石敢于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主要是由于( )。

    • A.拥有处于优势力量的嫡系部队
    • B.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买办的支持
    • C.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等密切配合
    • D.中共领导人陈独秀解除工人武装
  30.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冯玉祥五原誓师 ②北伐军占领南京 ③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④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

    • A.④①③②
    • B.①③②④
    • C.③②①④
    • D.④③②①
  31. 蒋介石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的主要意图是( )。

    • A.削弱和限制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
    • B.把共产党排挤出国民党中央
    • C.帮助右派窃取党权
    • D.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32. 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的最主要表现是( )。

    • A.完成了全国政治统一
    •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C.彻底铲除北洋军阀统治
    • D.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33.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的标志是( )。

    • A.逼清帝退位,致使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
    • B.迫使“南北议和”
    • C.南京参议院选举他为大总统
    • D.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34.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
    • B.国民党
    • C.中华革命党
    • D.中国同盟会
  35.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

    • A.“皇族内阁”成立
    • B.“成都血案”发生
    • 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36. 下列文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华民国约法》
    • C.《大总统选举法》
    • D.《钦定宪法大纲》
  37. 19世纪60年代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合作”的新格局,最主要是因为( )。

    • A.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需要外国支持
    • B.清朝廷中的投降派联合外国共同对付抵抗派
    • C.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深人使清朝呈现半殖民地化
    • D.清朝廷对外国侵略完全放弃了抵抗
  38. 1860年夏,英法侵略军一面在北方武装进攻清朝心脏地区,一面在江浙一带协助清朝地方政府镇压太平军。对于这种局面的出现,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侵略者要保护在通商口岸已获得的权益
    • B.与侵略者发动此次战争的目的是一致的
    • C.清廷早已决定“借师助剿”
    • D.太平天困禁止外国干涉中国事务
  39. 拜上帝教在太平天国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是( )。

    • A.反抗封建意识形态
    • B.获取外国人的同情和支持
    • C.缓和阶级矛盾
    • D.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传统
  40.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重军事轻经济
    •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 D.没有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文化
  41. 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战争后一段时间内,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口额总体上仍没有太大变化,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民购买力有限
    •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 C.鸦片走私严重
    • D.清政府仍实行闭关政策
  42. 魏源存《海国图志》、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都较详细地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并给予较高评价,新思潮倡导者们这样做( )。

    •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求抗敌御侮
    • B.表现了对清封建统治者的否定
    • C.为维新变法活动制造舆论
    • D.是在分析“夷情虚实”,探求“驭夷之方”
  43. 下列事件,发生在咸丰皇帝在位期间的是( )。

    • A.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同
    • B.清军攻陷太平天围都城
    • C.俄国割占巴尔喀什湖一带
    • D.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辟租界
  44. 英围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是( )。

    • A.扭转对华贸易逆筹
    • B.争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 C.中国严禁鸦片走私
    • D.与中国谈判“修约”失败
  45. 英围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大国”的梦幻中惊醒,一股新思潮萌发了。这一新思潮的核心是( )。

    • A.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B.同西方展开“商战”保护本国权益
    • C.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 D.效仿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
  46.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财政部长宋子文规定200元伪币换取1元法币,这一政策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 A.沦陷区民众财产严重贬值
    • B.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
    • C.国民党迅速控制全国经济
    • D.官僚资本进行的大肆掠夺
  47. 新中国刚刚成立,国民党美式登陆舰“联荣号”在途经澳门作短暂停留时,以关济棠舰长为首的国民党进步官兵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反下,毅然发动起义,将“联荣号”开回祖国怀抱。拍摄于2009年的电影《澳门一九四几》反映的就是这段史实。该部电影的主题应该是( )。

    • A.揭示出人心的向背
    • B.展现地下党的睿智
    • C.呼唤祖国和平统一
    • D.体现起义官兵爱国
  48. 陈独秀曾说:“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为吾人所绝对承认者。”这表明陈独秀( )。

    • A.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 B.以理性的态度肯定儒家思想的优点
    • C.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 D.对儒家思想存在绝对肯定的看法
  4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但明清之际儒学的文化地位和历史价值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受到质疑。“质疑”的主要表现在于( )。

    • A.否定儒学倡导个性解放
    •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 C.彻底抨击儒学思想体系
    •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50. 1955年夏,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尖锐地批评邓子恢(时任中共中央农村工部部长)等人是阻碍农业合作化加速发展的“小脚女人”,是“右倾机会主义”,是“一场阶级斗争”。据此可知( )。

    • A.农业合作化违背了中国国情
    • B.“一五”计划侧重发展重工业
    • C.建国初期女子地位得以提高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存在冒进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