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外事类模拟试卷2
-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
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
“一国两制”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
简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
“一国两制”的构想、国策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
霸权主义历来是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国际战争爆发的重要根源。( )
- A.正确
- B.错误
-
冷战期间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为两极争霸,冷战后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为一极称霸。( )
- A.正确
- B.错误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
- A.正确
- B.错误
-
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
- A.正确
- B.错误
-
对于解决国家统一的有关问题,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 A.正确
- B.错误
-
发展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经济形势、各种资源和市场要素分布和流动的情况以及外国与我国的双边经济关系。( )
- A.正确
- B.错误
-
“一国两制”已经在台湾获得了实现。( )
- A.正确
- B.错误
-
安全环境,主要是指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关系我国主权与安全的外部条件。( )
- A.正确
- B.错误
-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两种社会制度在国家内部的地位是相同的。( )
- A.正确
- B.错误
-
国际环境,大体上包括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两个方面。( )
- A.正确
- B.错误
-
为了正确认识和应对苏东剧变引起的国际形势新变化,邓小平提出了( )等战略策略方针。
- A.正确地预测、分析和判断形势
- B.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
- C.抵制西方的制裁和干涉,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 D.埋头实干,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
朝鲜进行核实验后,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随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4日下午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间的第1718号决议,这表明( )。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 C.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未投否决票
- D.我国对待朝鲜核问题的态度是由美国的宗旨和原则决定的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就要( )。
- A.坚持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 B.从国家利益出发,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 C.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 D.按四项原则正确处理党的对外关系
-
针对我国面临的国际争端和世界上一些争端的具体情况,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 )。
- A.和平协商,合理解决边界纠纷
- B.求同存异,不纠缠历史旧账,一切向前看
- C.用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领海争端
- D.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
- A.独立的外交权
- B.行政管理权
- C.独立的防务权
-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E.立法权
-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B.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1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 C.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 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
- E.“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 )。
- A.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坚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 C.“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 D.保持港、澳、台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 E.保持港、台、澳行使外交和国防权
-
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 )。
-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B.天赋人权高于一切
-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闭关自守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
- E.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国策包含的基本内容是( )。
- A.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 B.两制并存,大陆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
- C.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 D.和平统一,用和平方式,谈判解决祖国统一的有关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 )。
-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 C.高度自治
- D.完全自治
-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B.广交朋友、和平共处
-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D.反对霸权的和平外交
-
香港于( )回归中国。
- A.35612
- B.36342
- C.35784
- D.1999年12月20
-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哲学依据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B.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C.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 D.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
-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
- A.香港问题
- B.澳门问题
- C.台湾问题
- D.港澳问题
-
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 )。
- A.战争与和平
- B.革命与战争
- C.和平与发展
-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
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 )。
-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B.人类消灭了一切战争
-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合作
- D.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
英国殖民主义哪一年宣布占领香港?( )
- A.1840年
- B.1841年
- C.1842年
- D.1860年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 )。
- A.中国、印度、越南
- B.中国、印度、缅甸
- C.中国、朝鲜、印度
-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
-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B.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 D.社会、经济全球化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
-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B.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 C.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 D.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
1955年,( )代表党和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
-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叶剑英
-
在( )的报告中,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 C.党的十四大
- D.党的十三大
-
下列哪一外交方针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能够独立自主?( )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 B.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阵营
- C.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
不论国际局势怎样纷繁变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始终坚持的租平外交政策是( )。
- A.互相尊重
- B.互助互利
- C.和平共处
- D.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