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和竞岗《外交外事类》模拟试题
-
第 40 题 试评述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
-
第 37 题 简述我国政府在处理和发展两岸关系等问题中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 38 题 简述中国对南南合作的立场。
-
第 35 题 朝鲜战争延缓了我国解放台湾的步伐。( )
- 正确
- 错误
-
第 36 题 比较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异同。
-
第 34 题 经济外交日益成为中国外交领域的重头戏。( )
- 正确
- 错误
-
第 33 题 如果台湾当局长期回避和平统一,我们应当派兵占领台湾。( )
- 正确
- 错误
-
第 32 题 “北京六方会谈”没有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因此是失败的。( )
- 正确
- 错误
-
第 30 题 中国应当和俄罗斯结成联盟,共同反对美国霸权。( )
- 正确
- 错误
-
第 31 题 2009年,世界进入G2时代,中国应和美国共治世界。( )
- 正确
- 错误
-
第 29 题 我国应用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处理南沙群岛争端。( )
- 正确
- 错误
-
第 27 题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社会制度将永远保持不变。( )
- 正确
- 错误
-
第 28 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由我国首创的国际关系准则。( )
- 正确
- 错误
-
第 25 题 我国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包括( )。
- A.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 B.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 C.坚持互谅互让,实现和平共处
- D.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
第 26 题 日本首相小泉率内阁参拜靖国神社,是其个人自由,中国政府不应干涉。( )
- 正确
- 错误
-
第 24 题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时期国外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
- A.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 B.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
- C.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
- D.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
-
第 22 题 拉萨“3·14”事件、新疆“7·5事件”,表明我国反分裂反恐斗争形势严峻。为此应当( )。
- A.严厉镇压恐怖分子,要按其犯罪事实依法进行审判
- B.派人到国外暗杀达赖集团和热比娅集团的高级领导人
- C.采取积极措施,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 D.调整一些不合理的政策,真正做到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
-
第 19 题 2008年,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陈水扁强行推行“入联公投”,结果以失败告终。对此,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台湾地区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 )。
- A.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的组织,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 B.台湾地区是完全自治的地方行政区域,不能代表国家
- C.联大决议已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 D.中国人民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
-
第 20 题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成立,会上通过了( )。
- A.《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
- B.《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 C.《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
- D.《共产国际行动纲领》
-
第 21 题 中国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曾明确表示:“我们不想搞对抗,但也不会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而放弃原则,以求得某方面的同意。”这是因为( )。
-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 B.国家利益是我们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 C.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常态
- D.独立自主是我们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
第 17 题 美国为保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一直把俄罗斯和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进行压制。美国同时防止西欧和日本力量壮大而脱离美国的控制。这说明( )。
-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B.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
- C.应当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
第 16 题 美国入侵伊拉克,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B.互不侵犯
- C.互不干涉内政
- D.和平共处
-
第 13 题 ( )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条款,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D.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第 14 题 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是( )。
- A.拉夫罗夫
- B.张德广
- C.伊万诺夫
- D.吴建民
-
第 15 题 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在( )。
- A.1953年5月
- B.1954年6月
- C.1954年7月
- D.1955年8月
-
第 10 题 联合国的宗旨不包括( )。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B.制止侵略行为
- C.推动民族自决
- D.促成国际合作
-
第 11 题 1950年作为中国政府特派代表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并发表讲话,谴责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是( )。
- A.董必武
- B.乔冠华
- C.黄华
- D.伍修权
-
第 8 题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
- A.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 B.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第 9 题 中国政府将继续鼓励中国企业和银行前往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投资经商和设立机构,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 )。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原则
- B.独立自主的原则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
第 6 题 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是( )。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第 5 题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句话主要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 D.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第 7 题 下面哪个不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 )
- A.人民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 C.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
- D.毛泽东时代的对台政策
-
第 3 题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 A.独立自主
- B.自力更生
- C.互惠互利
- D.平等互利
-
第 4 题 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是( )。
- A.中国
- B.日本
- C.印度
- D.韩国
-
第 1 题 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 )。
-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融合
-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C.全世界人民的觉醒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第 2 题 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上,总统至关重要,但不论谁任总统,具有战略意义的对外政策都会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其主要依据是( )。
- A.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而美国的国家利益又相对稳定
- B.一国的外交政策总是相对稳定的
- C.美国总统有相近的外交理念
-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