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类模拟试卷1
-
设某年某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等资料如下:(1)国内生产总值1530亿美元;(2)国外从本国获得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120亿美元;(3)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97.5亿美元;(4)固定资产折旧135亿美元;(5)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8亿美元。
要求:根据上述各项资料计算:
(1)国民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净值
(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4)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
按抽取样本的方法不同,抽样方法有哪几种?
-
简述统计总体、总体单体、统计指标、单位标志这些概念的含义。
-
个体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 )
- A.正确
- B.错误
-
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
- A.正确
- B.错误
-
综合评价是对客观对象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故它完全地消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
- A.正确
- B.错误
-
第三产业的所有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
- A.正确
- B.错误
-
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
- A.正确
- B.错误
-
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主要区别是( )。
- A.无需知道总体参数
- B.检验结论更可靠
- C.无需设定总体为何种分布
- D.不需要太多的样本观测值
- E.无需计算统计量
-
对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描述正确的有( )。
- A.通过方差的比较,可检验各因子水平下的均值是否相等
- B.方差比较之前应消除自由度的影响
- C.方差比较的统计量是F统计量
- D.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对总体均值的统计检验
- E.方差分析的因子只能是定量的,不然就无从进行量化分析
-
单纯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有( )。
- A.直接抽选法
- B.抽签法
- C.随机数表法
- D.计算机模拟法
-
从使用价值角度看,GDP包括( )。
- A.中间产品
- B.消费品
- C.库存增加
- D.固定资产投资
- E.净出口
-
( )是指用点、线等符号计算总体和各组单位数的方法。
- A.划记法
- B.点划法
- C.折叠法
- D.逻辑审查
-
变量之间的关系按相关程度可分为( )。
- A.正相关
- B.不相关
- C.完全相关
- D.不完全相关
-
统计分析的特点( )。
- A.数据性
- B.完整性
- C.精确性
- D.目的性
- E.时效性
-
贝叶斯决策与一般风险型决策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计算完全信息价
- B.计算后验概率
- C.计算后验分析
- D.决策准则不同
-
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 B.洗衣机台数
-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 D.人均粮食产量
- E.城乡集市个数
-
以下决策属于风险型决策准则的是( )。
- A.最大可能性准则
- B.期望值准则
- C.最小最大后悔准则
- D.折衷准则
-
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 B.岛屿个数
- C.国民生产总值
-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
国民账户体系(SNA)的核算内容有( )。
- A.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
- B.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与资产负债存量
- C.物质产品的生产
- D.物质产品的交换
-
对动态数列发展的水平分析指标主要有( )。
- A.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 B.增长量
- C.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
- D.平均增长量
-
社会商品供需平衡分析的内容有( )。
- A.社会商品购买力分析
- B.社会商品销存关系分析
- C.社会商品供应量分析
- D.商品供需总额平衡分析
-
已知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1,Y与X的相关系数可能是( )。
- A.0.81
- B.0.9
- C.-0.9
- D.0.405
- E.不可计算
-
提高抽样推断可靠程度的途径有( )。
- A.增大概率度
- B.扩大估计值的误差范围
- C.增加样本容量
- D.缩小估计值的误差范围
-
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
- A.可以连续计数
- B.只能间数计数
-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 A.同度量作用
- B.平衡作用
- C.权数作用
- D.联系作用
-
如果进出口比价指数大于100,则反映进出口价格水平变化综合结果,对( )。
- A.出口国有利
- B.出口国不利
- C.进口国有利
- D.出口、进口国均不利
-
以下情况,( )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
- A.已知所有企业工资总额合计和职工人数合计
- B.已知企业的职工人数及其平均工资
- C.已知各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及其平均工资
- D.已知各企业的职工人数及其工资总额
-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算系统中,对经济存量核算的是( )。
- A.国内生产总值
- B.投入产出
- C.资金流量和国际收支
- D.资产负债
-
离散变量可以( )。
-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 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
- 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
-
积累系数是( )的逆指标。
- A.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
- B.积累效果系数
- C.投资效果系数
- D.积累总额
-
最终消费总额等于( )。
- A.居民消费
- B.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和
- C.政府消费
- D.居民消费支出
-
下列各项中属时点指标的是( )。
- A.职工人数
- B.商品销售量
- C.产品产量
- D.出生人口率
-
若今年比去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2%,去年比前年的环比增长率为3%,那么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
- A.0.09
- B.0.074
- C.0.075
- D.0.154
-
已知今年增长19/6的绝对值为0.54,去年比前年增长的绝对值为5,则去年比前年的增长率为( )。
- A.0.093
- B.0.087
- C.0.102
- D.无法计算
-
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综合衡量国民经济总体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 )。
- A.总量指标
- B.平均指标
- C.相对指标
- D.时点指标
-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 A.社会总产值
- B.产品合格率
- C.产品总成本
- D.人口总数
-
复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 )。
- A.一1≤R≤1
- B.一∞≤R≤1
- C.0≤R≤1
- D.一1≤R≤∞
-
在具有报告期实际商品流转额和几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确定价格的平均变动,应该使用( )指数。
- A.综合
- B.加权算术平均
- C.加权调和平均
- D.可变构成
-
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则该现象可拟合( )模型。
- A.直线
- B.二次曲线
- C.指数曲线
- D.双曲线
-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
-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 D.每一个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事物性质不同,可分为( )。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 B.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 C.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
某商场销售额2004年与2003年相比为120%,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则该商场销售量指数为( )。
- A.1.33
- B.1.224
- C.1.22
- D.1.18
-
考察全国的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
- A.产业分类
- B.职工人数
- C.增加值
- D.固定资产
-
像高度、收入、年龄这样可被测量的变量叫________。
-
一个由100人组成的群体,无论它有51个女人(和49个男人)或者99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其性别变量的众数都是________。
-
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
-
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数值。
-
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条件。
-
散点图是以_______轴为自变量,_______轴为因变量的一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