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类模拟试卷1
-
试述科技档案工作的性质。
-
简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
-
结合实际说说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方向。
-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
-
计算机“病毒”,就是计算机感染了病菌。( )
- A.正确
- B.错误
-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
- A.正确
- B.错误
-
21世纪新的绿色革命将成为一场基因革命。( )
- A.正确
- B.错误
-
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分子运动论被恩格斯称之为“19世纪三大发现”。( )
- A.正确
- B.错误
-
宇宙如同1917年爱因斯坦研究得到的结论一样,它是一个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模型。( )
- A.正确
- B.错误
-
从大量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中得知,粒子世界具有对称性:有一个粒子,必须存在一个反粒子,夸克和轻子都是这样。( )
- A.正确
- B.错误
-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经常起作用的趋势:一是学科的不断分化;二是学科的交叉和综合。( )
- A.正确
- B.错误
-
从预防的角度看,罚款是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
- A.正确
- B.错误
-
造成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下列哪三方面的压力?( )
- A.人口压力
- B.市场压力
- C.工业化压力
- D.人为破坏压力
-
“863”计划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 )
- A.正确
- B.错误
-
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
- A.正确
- B.错误
-
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 )。
- A.技术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经济因素
- D.人口因素
-
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哪几种特点?( )
- A.可用性
- B.可再生性
- C.整体性
- D.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
-
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 )。
- A.商标权
- B.版权
- C.地理标志权
- D.专利权
-
下列哪几项属于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前沿( )。
- A.航天航空技术
- B.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 C.生物技术
- D.新材料技术
-
当今汽车发展中运用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其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安全性
- B.节能
- C.保护环境
- D.提高速度
-
属于当前制造业的新发展模式的有( )。
- A.柔性制造系统
- B.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C.准时生产制
- D.并行工程
-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有( )。
- A.传感器
- B.控制装置
- C.执行机构
- D.机床等被控制设备
-
目前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
- A.加强法制
- B.计算机用户应提高警惕
- C.清除病毒
- D.使用计算机“疫苗”
-
当前电子计算机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 )。
- A.巨型化
- B.小型和微型化
- C.网络化
- D.智能化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 )。
- A.它是直接生产力
- B.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 C.它是潜在的生产力
- D.它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
下列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科教兴国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选择
- B.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 C.我们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进步道路
- D.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科技的进步也需要中国
-
太阳中心区域产生的能量向外辐射的两种方式是( )。
- A.紫外线辐射
- B.电磁辐射
- C.微粒辐射
- D.光辐射
-
由科技部、教育部等7个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提高了科技成果分配中个人比例和发展新科技产业一系列优惠政策,这表明( )。
- A.有助于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
- B.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不同看法
- C.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
-
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点有( )。
- A.科技加速发展
- B.科技发展综合化
- C.向传统技术回归
- D.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
-
构成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有( )。
- A.创新资源
- B.创新机构
- C.创新机制
- D.创新环境
-
在环境纠纷中,合法的证据必须与( )中所列的限额数值具有可比性。
- A.环境质量标准
- B.环保方法标准
- C.污染物排放标准
- D.环保基础标准
-
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 A.创新的不确定性
- B.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
- C.创新的市场性
- D.创新的系统性
-
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是( )。
- A.电磁理论
- B.细胞学说
-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E.元素周期律
-
以下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污染源规定的最高容许排污限额
- B.排污者以符合排污标准的方式排放污染物是合法行为
- C.合法排污者在其排污行为造成环境污染损害时仍要承担民事责任
- D.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超标排污行为属违法行为
- E.违法排污行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
中国的领海宽度为( )。
- A.3海里
- B.6海里
- C.12海里
- D.200海里
-
我国开展综合利用的潜力本来很大,综合利用的产业应该有更大发展,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 )的问题。
- A.资金不足
- B.科技水平不高
- C.认识不足
- D.管理体制不健全
-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也包括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
- 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
- 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
- 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主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
技术创新理论要求企业把以下哪个部门看作是企业最重要的部门?( )
- A.生产部门
- B.销售部门
- C.研究开发部门
- D.管理部门
-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
- A.企业
- B.政府
- C.公民个人
- D.市场
-
用来支持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在国内外简称为( )。
- A.软科学
- B.硬科学
- C.社会科学
- D.自然科学
-
下列哪一项是与计算机、半导体和原子能齐名的20世纪四项重大发明之一?( )
- A.超音速飞机
- B.激光
- C.航天飞机
- D.人造卫星
-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
- A.环保方法标准
- B.污染物排放标准
- C.环境质量标准
- D.环境基准
-
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 )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 A.国务院
- 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C.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D.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信息技术以( )为基础。
- A.电波技术
- B.电子计算机技术
- C.微电子技术
- D.激光技术
-
光纤通信中传递光信号的光源是( )。
- A.激光光源
- B.普通电光源
- C.水银灯光源
- D.什么光源都可以
-
在定点同步卫星轨道上等距离分布( )颗通讯卫星,就能同全球进行通信。
- A.3
- B.4
- C.6
- D.8
-
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 )。
- A.火炬计划
- B.星火计划
- C.863计划
- D.信息计划
-
科学技术的发展每10年经历一次大变革,第( )次是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的。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的名称叫( )。
- A.和平号
- B.挑战者号
- C.太阳神号
- D.哥伦比亚号
-
科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条件是( )。
- A.体制
- B.政策
- C.人才
- D.资金
-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科学与技术分化,科学对技术的影响甚微
- B.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 C.科学家开始关心生产技术
- D.技术始终促进科学的发展
-
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 )。
- A.环保基础标准
- B.环境质量标准
- C.污染物排放标准
- D.环境基准
-
下列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在当今应用高科技的时代,各国应逐渐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 B.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上,应用研究要大于基础研究
- C.我国将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
- D.应用研究没有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
-
( )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被广泛采用。
- A.“三同时”
- B.许可证
- C.征收排污费
- D.经济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