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普法知识竞赛线上答题备考(1)
-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 正确
- 错误
-
紧急情况下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可以通过快递等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 正确
- 错误
-
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认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予以确认。
- 正确
- 错误
-
义务教育法于1998年9月重新修订。
- 正确
- 错误
-
病毒性乙型肝炎为常见传染病之一,它主要通过饮用水、食物、餐饮具、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
- 正确
- 错误
-
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应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处罚款。
- 正确
- 错误
-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正确
- 错误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 正确
- 错误
-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收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收的,应当给予补偿
- 正确
- 错误
-
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
- 正确
- 错误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 正确
- 错误
-
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 正确
- 错误
-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三类罪犯在哪些情形下不得保外就医( )
- A.经诊断短期内不至于威及生命的
- B.不积极配合执行机构安排的治疗的
- C.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
- D.自伤自残的
-
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 正确
- 错误
-
国家秘密技术出口的审查原则是( )。
- A.保障使用、应批尽批
- B.维护国家技术优势和经济利益
- C.贯彻我国外交路线、方针、政策
- D.有利于扩大我国科技影响
-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
- A.人民代表大会
- B.人民政府
- C.人民法院
- D.人民检察院
-
根绝《保密法实施办法》对外经济合作提供国家秘密文件、资料需要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 A.对方以正当理由和途径要求提供
- B.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
- C.根据利大于弊的原则
- D.事先呈报有相应权限的国家主管部门批准
- E.通过一定形式要求对方承担保密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
- A.隐性感染者
- B.患者
- C.动物
- D.食物
- E.水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如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如何处罚?()
- A.责令改正
- B.通报批评
- C.给予警告
- D.不追究刑事责任
-
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 A.指导
- B.监督
- C.协助
- D.管理
-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制约原则?( )
- A.法院对法律合宪性审查
- B.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监督
- C.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D.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 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 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 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 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 B.开展应急教育
-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的运送由以下哪个部门负责?()
- A.铁路
- B.交通
- C.卫生
- D.民航
-
登革热是( )
- A.登革病毒引起
- B.经蚊传播
- C.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 D.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最常见并发症
-
甲承诺给乙20万元让乙杀丙,先支付了10万元。在乙杀人前3小时,甲后悔,打电话告诉乙不要杀丙。乙在电话里说了一声“知道了”,就挂断了电话。3小时后,乙杀死了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甲、乙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共犯
- 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中止)
- C.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 D.本案丙的死亡应当由乙独自承担责任
-
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手段是( )
- 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 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
- 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 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
- A.使用电气
- B.做饭
- C.吸烟、使用明火
-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做什么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
- A.接种流感疫苗
- B.服用大量抗生素
- C.去人多的地方
-
我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银河-I”型计算机诞生 ④ 培育出杂交水稻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②①④③
- D.③②①④
-
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
- A.可以收取工本费
- B.应当收取工本费
- C.不得收费
- D.和当事人协商可以收费
-
对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以( )作为被申请人。
- A.委托的组织
- B.委托的行政机关
- C.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
- D.由申请人选择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或由被委托的组织
-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由( )制定。
- A.专门委员会
- B.国务院
- C.财政经济委员会
- D.国务院财政部门
-
依《航道法》规定,编制航道规划应当征求有关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并依法进行( )。
- A.环境影响分析
- B.环境影响评估
- C.环境影响预测
- D.环境影响评价
-
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
党组织决定给予党员甲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如甲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党外组织依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 A.要求
- B.建议
- C.命令
-
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备案
- A.上级政府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上一级政府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危险物品的()、()、()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考核不得收费
- A.生产、经营、运输
- B.生产、经营、运输、储存
- C.生产、经营、存储
- D.生产、运输、储存
-
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 A.地方范围
- B.责任范围
- C.指定范围
- D.全国范围
-
采供血机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 A.血液制品
- B.生物制品
- C.生物产品
- D.血液产品
-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的信息。
- A.亲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 B.家属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 C.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 D.亲属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
对食品摊贩和城乡集市贸易食品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由()根据本法作出具体规定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所在市人民代表大会
- D.所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A.甲类
- B.乙类
- C.丙类
- D.甲类、乙类
-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 A.鼠害与蟑螂
- B.蟑螂与血吸虫
- C.鼠害与蚊、蝇
- D.鼠害与血吸虫
-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集中式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二)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三)未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修建公共卫生设施致使垃圾、粪便、污水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四)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不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的;(五)对被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未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的;(六)造成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七)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疗器材、隐形眼镜、人造器官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或者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八)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九)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故意传播传染病,造成他人感染的;(十)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拒绝进行隔离治疗的;(十一)招用流动人员的用工单位,未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未采取卫生措施,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十二)违章养犬或者拒绝、阻挠捕杀违章犬,造成咬伤他人或者导致人群中发生狂犬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可以处()元以上()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 A.3000元、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 B.5000元、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 C.5000元、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 D.5000元、5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
-
危险物品的生产、()、()单位以及()、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 A.经营、运输、医院
- B.储存、运输、矿山
- C.经营、储存、医院
- D.经营、储存、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