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全疆保密法法律法规知识答题答案2020年(新编)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严格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但是经过审批可以接入内部计算机网络。

    • 正确
    • 错误
  2. 淘汰下来的涉密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处理后,才能够出售或者支援外单位使用。

    • 正确
    • 错误
  3.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定密机关的上级机关可以决定变更。

    • 正确
    • 错误
  4. 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通过普通邮政或非邮政渠道传递秘密载体。

    • 正确
    • 错误
  5. 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 正确
    • 错误
  6. 涉密存储载体上的秘密信息,即便覆盖多次,也可以通过“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将其还原出最早存储在上面的涉密信息。

    • 正确
    • 错误
  7. 不得使用明码或者未经中央有关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传递国家秘密。

    • 正确
    • 错误
  8. 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其他秘密或者机关、单位的内部事项,可以参照适用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

    • 正确
    • 错误
  9. 要使手机不涉密,必须做到()。

    • A.不得带入涉密场所
    • B.不谈论秘密事项
    • C.不编发含有涉密内容的短信息
    • D.不对涉密内容进行拍照或者录音
    • E.不在手机中存储和拷贝涉密事项
  10. 涉密计算机的登陆口令不能单由数字组成,且存储秘密级信息的登陆要求(),存储机密级信息的登陆要求(),存储绝密级信息的登陆要求()。

    • A.口令长度不少于八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个月
    • B.口令长度不少于六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个月
    • C.口令长度不少于六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年
    • D.口令长度不少于十位,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一周
    • E.使用指纹、密钥等可靠的身份识别方式登陆
  11. 间谍手机具备的窃密功能,包括()。

    • A.窃听通话内容
    • B.窃听现场动静
    • C.遥控对象手机
    • D.窃取手机存储的资料
    • E.对所窃听的内容进行录音
  12. 维护和维修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必须严格采取()等保密防范措施。

    • A.在本单位内部场所进行
    • B.送保密部门定点维修单位进行
    • C.指定专人全过程监督
    • D.严禁维修人员读取和复制涉密信息
    • E.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后送出维修
  13. 涉密网络及其计算机终端,严禁使用含有无线互联网功能的()等设备。

    • A.无线网卡
    • B.无线鼠标
    • C.无线键盘
    • D.蓝牙
    • E.红外
  14. 处理涉密信息的()等设备不能连入互联网、普通电话网等公共信息网络

    • A.复印机
    • B.多功能一体机
    • C.扫描机
    • D.打印机
  15. 涉密人员批准出国(境)的,机关单位应当对其进行行前保密提醒谈话,谈话内容主要包括()

    • A.涉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 B.发生或发现保密违规或失泄密事件的处理办法
    • C.外出期间要注意的保密纪律和其他纪律
    • D.受到前往国家或地区专门机关的调查或不公正待遇的处理办法
  1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保密法严格禁止的行为?

    • A.因工作需要,携带2份国家秘密文件去香港
    • B.经主管领导批准并登记,销毁200份国家秘密文件
    • C.为工作便利,将涉密文件复印一份锁好备用
    • D.将阅读的涉密文件内容传达给自己的爱人
  17. 登记涉密存储载体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即()。

    • A.购买日期
    • B.载体类别
    • C.所涉最高密级
    • D.序列编号
    • E.领用人签名及日期
  18.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

    • A.定人定责机制
    • B.保密审查机制
    • C.领导审查机制
  19. 情况紧急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可以由确定密级的()直接解密。

    • A.本机关、单位
    • 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 C.上级机关
  20. 《保密法》在总则中规定了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B.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和政党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C.一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21. 《保密法》立法的依据是()

    • A.《宪法》
    • B.《刑法》
    • C.《行政法》
  22.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确定。

    • A.上级保密工作部门
    • B.同级保密工作部门
    • C.自治区国家保密局
  23. 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

    • A.审查
    • B.送审
    • C.自查
  24. 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 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 B.只能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传递
    • C.只能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传递或者派专人直接递送
  25.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或者无期徒刑。

    • A.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B.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6. 任用管理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及其他物品的专职人员,应当遵循()的原则,并在上岗前进行保密教育。

    • A.先审查后使用
    • B.先使用后审查
    • C.边使用边审查
  27. 下列不属于国家秘密载体的是()

    • A.密码电报
    • B.机密级文件的手抄稿
    • C.标注“秘密★3天”的文件
    • D.五年前的标注“秘密★3年”的文件
  28. 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可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及时解密。()

    • A.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的
    • B.离保密期满不足1个月的
    • C.对经济发展有利的
  29. 销毁秘密文件、资料应当造册登记,且必须经()审批。

    • A.县级以上单位主管领导
    • B.本单位主管领导
    • C.保密工作部门
  30. 机关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国家关于国家秘密及其秘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 A.标明密级
    • B.进行管理
    • C.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31. 不属于《保密法》调整范围的是()

    • A.国家秘密
    • B.工作秘密
    • C.科学技术中的国家秘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