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五法普法20道题知识竞赛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外交流中除交流内容与谈判口径外,所提供资料和产品应当经过保密审查。

    • 正确
    • 错误
  2. 公民和组织因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导致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 正确
    • 错误
  3. 手机连接到涉密计算机上充电,不会发生泄密。

    • 正确
    • 错误
  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的实施要求之一是“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促进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 正确
    • 错误
  5. 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 正确
    • 错误
  6. 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 正确
    • 错误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反恐怖主义、反极端主义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反恐怖主义、反极端主义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 正确
    • 错误
  8. 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保密工作机构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当中止审查或者复查。

    • 正确
    • 错误
  9.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 )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中央军事委员会
    • C.国务院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 )。

    • A.健全保密管理制度
    • B.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 C.完善保密防护措施
    • D.加强保密检查
  11. 《反间谍法》明确规定,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 A.免除
    • B.不
    • C.减轻
    • D.从轻
  12.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关于金融安全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
    • B.国家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 C.防范和抵御内部金融风险的冲击
    • D.适当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
  13.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最直接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B.开辟新的根据地
    • C.北上抗日
    •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14. 根据湾口宽度以及海湾与沿海国的关系,下面( )海湾不属于上述范畴。

    • A.沿岸属于一国或多国国家领土的海湾
    • B.历史性海湾
    • C.含有争议性质的海湾
  15.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 )确定。

    • 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B.其上一级机关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D.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6. 下列关于国家对维护资源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能源的开发
    • B.加强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储藏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 C.加强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 D.加强国际资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
  17.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把台湾割让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 A.《马关条约》
    • B.《南京条约》
    • C.《北京条约》
  18. 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反间谍工作职责获取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材料,该如何处理?()

    • A.只能用于反间谍工作
    • B.可用于信息存储
    • C.经过国家安全机关的批准,可用于信息存储
    • D.经过国务院批准,可用于除反间谍工作外的其他工作
  19. 各级()应当对公民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保护军事设施,保守军事设施秘密,制止破坏、危害军事设施的行为。

    • A.军事管理机关
    • B.人民政府
    • C.司法机关
  20. 国家保护军事设施实行()的方针。

    • A.分类保护、确保重点
    • B.保护重点、兼顾一般
    • C.全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