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保密宣传教育专题考试试题练习及答案(1)
-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对外发布信息应当进行保密审查和审批。
- 正确
- 错误
-
预备役部队平时归指定的现役部队指挥,战时动员后隶属省军区指挥
- 正确
- 错误
-
单位各职能部门应当将保密管理要求融入业务工作制度中,并组织落实。
- 正确
- 错误
-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只能交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 正确
- 错误
-
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保密审查和培训。
- 正确
- 错误
-
因公出差,且两人同行,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 正确
- 错误
-
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经所在单位同意,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保密审批手续。
- 正确
- 错误
-
不得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使用普通手机。
- 正确
- 错误
-
核心涉密岗位是指年产生、处理6件(项)绝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的工作岗位。
- 正确
- 错误
-
过失泄露一项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可不予立案,在单位内部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 正确
- 错误
-
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军地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 正确
- 错误
-
某领导携带涉密U盘参加行业工作会,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因时间紧急,该领导就使用涉密U盘连接营业性场所计算机打印机密级汇报资料,打印完成后作删除处理即可。
- 正确
- 错误
-
我国的常规部队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 正确
- 错误
-
对参与国家秘密技术研制的科技人员,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成果不宜公开发表、交流、推广而影响其评奖、表彰和职称的评定。
- 正确
- 错误
-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决定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 正确
- 错误
-
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
应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的涉密人员包括()
- A.辞职的
- B.解聘的
- C.调离涉密岗位的
- D.退休的
-
某单位进行文件汇编工作时,少量摘抄某涉密文件,经办人员认为该文件汇编册不涉密,可不标注密级。
- 正确
- 错误
-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予以( )。
- A.警告
- B.逮捕
- C.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 D.处分
-
涉密计算机的标签应当()
- A.贴在显示器上
- B.及时更换损毁的标签
- C.不得自私修改、涂抹
- D.标签应注明密级及使用人
-
根据《反间谍法》的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依法行使职权包括( )。
- A.执行逮捕
- B.拘留
- C.罚款
- D.侦查
-
我国保守国家秘密工作实行( )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 A.依法管理
- B.积极防范
- C.全面保守
- D.重点突出
-
下列( )是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权。
- A.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
- B.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
- C.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
- D.统筹协调国家安全事项和工作
-
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机制应用的范围?()
- A.中央与地方之间
- B.部门之间
- C.企业之间
- D.地区之间
-
计算机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涉密文件,应当按相应()文件进行管理。
- A.普通
- B.一般
- C.密级
-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由确定密级的()标明密级。
- A.办公室
- B.主要承办人
- C.机关、单位
-
《保密法》第三章规定,在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 A.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 B.必须采取保密措施
- C.必须经过保密部门批准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 元。
- A.8000
- B.5000
- C.1000
-
销毁涉密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在履行审批和备案手续后,可到保密部门指定的()进行销毁。
- A.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
- B.废品收购站点
- C.国家秘密载体定点销毁单位
-
明知是间谍活动的涉案财物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由国家安全机关( )。
- A.追回
- B.收回
- C.收缴
- D.没收
-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国家安全制度?()
- A.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实行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与工作机制
- B.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工作协调机制
- C.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实行统分结合、协调统一的国家安全制度与工作机制
- D.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
-
涉密场所通信设备的使用要求是()
- A.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
- B.可以使用无绳电话
- C.可以用手机连接互联网
- D.可以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
-
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是( )。
- A.国家反恐怖领导机构
- B.公安部
- C.国务院
- D.国家安全机关
-
涉及多部门共同查处的泄密事件,由当地()组织、协调。
- A.政府
- B.保密局
- C.公安机关
-
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必要时应当向(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供军用地下、水下电缆、管道的位置资料。
- A.省级
- B.地市级
- C.县级
-
根据《反间谍法》,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 )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二十日
- B.十日
- C.三十日
- D.十五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属于()
- A.人民
- B.国家
- C.军队
-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 A.国家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对外扩张
- B.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
- C.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D.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
《标准》中要求,与协作配套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当明确的有关事项是()
- A.项目密级、保密要求、保密责任
- B.质量标准、保密条款、保密协议
- C.交付日期、保密要求、保密责任
- D.付款方式、项目密级、保密条款
-
根据《国家安全法》,下列关于国家保护公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只能保护公民的部分合法权益
- B.国家要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
- C.国家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D.国家保卫人民安全
-
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
- A.六个月
- B.一个月
- C.三个月
-
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 )。
- A.检查
- B.检察
- C.搜查
- D.监察
-
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之一是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下列哪项不属于该任务的范围?()
- A.公海
- B.领空
- C.领海
- D.内水
-
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为合格。
- A.4.6
- B.4.7
- C.4.8
-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应当()。
- A.报本机关、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 B.报原定密机关、单位批准
- C.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
边境地区开辟口岸、互市贸易区、旅游景点或者修建道路、管线、桥梁等项目涉及边防设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征求军事机关的意见;需要迁建、改建边防设施的,应当报( )批准。
- A.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 B.总参谋部
- C.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
-
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
- A.密件使用单位决定
- B.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决定
-
防化兵的武器装备不包括( )。
- A.地雷爆破器材
- B.核爆炸观测器材
- C.辐射侦察器材
-
国家关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 B.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C.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D.仅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