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精选五法普法知识竞赛试题下载机考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工作。

    • 正确
    • 错误
  2. 国家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

    • 正确
    • 错误
  3. 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4. 没有定密权的机关 单位,可以向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上一级机关或有关行来主管部门提出定密授权的申请。

    • 正确
    • 错误
  5. 对严重违反保密承诺,泄露国家秘密的, 应当依法依纪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6. 世界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已经根本改变。

    • 正确
    • 错误
  7. 掌握和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必须以操作技能为基础。

    • 正确
    • 错误
  8. 后备力量建设是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器的一种重要工具,同是也是克敌制胜的一种手段,是“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确
    • 错误
  9. 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基础,经济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国防建设的发展。

    • 正确
    • 错误
  10. 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 正确
    • 错误
  11. 根据《反间谍法》的规定,公民和组织可以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

    • 正确
    • 错误
  12. 国家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关于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机制。

    • 正确
    • 错误
  13.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9月。

    • 正确
    • 错误
  1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迄今为止最详尽的一部国际海洋法公约。

    • 正确
    • 错误
  15.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 正确
    • 错误
  16. 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从其内在构成上讲,包括工业、农业、科技的现代化。

    • 正确
    • 错误
  17. 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绝密级) 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

    • 正确
    • 错误
  18.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 )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 A.检察机关
    • B.公安机关
    • C.国家安全机关
    • D.人民法院
  19. 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重点突出依法管理, 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 正确
    • 错误
  20. 下列事项中,()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

    • A.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 B.属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 C.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
    • D.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
  21. 下列属于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的职责的是()。

    • A.管理本机关的业务及保密工作
    • B.对本系统的保密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 C.对本系统的业务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 D.管理本机关的保密工作
  22.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建立()关于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机制。

    • A.企业之间
    • B.地区之间
    • C.部门之间
    • D.中央与地方之间
  23. 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确需接触知悉我国家秘密的,应按照()原则,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 A.谁主管谁负责
    • B.集中报审
    • C.一事一批
    • D.方便工作
  24. 当前,保密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是()“三期叠加”

    • A.尖锐复杂期
    • B.转型过渡期
    • C.转型升级期
    • D.战略机遇期
  25. 具有法定定密权的机关包括()。

    • A.中央国家机关
    • B.省级机关
    • C.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一级的机关
    • D.县级机关
  26. 涉密计算机不可以接入()。

    • A.互联网
    • B.有线电视网
    • C.固定电话网
    • D.移动通信网
  27.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建立()关于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机制。

    • A.部门之间
    • B.中央与地方之间
    • C.企业之间
    • D.地区之间
  28. 国家健全( )的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和使用制度。

    • A.反应灵敏
    • B.运转顺畅
    • C.统一归口
    • D.准确高效
  29. 国家安全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公安、保密行政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按照( )依法做好有关工作。

    • A.职责分工
    • B.密切配合
    • C.统一安排
    • D.加强协调
  30.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机密级或秘密级分别在( )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

    • A.10日,60日
    • B.15日,60日
    • C.10日,30日
  31. 依据现行有效的人事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保密事项范围,很多没有定密权的机关单位都涉及人事和纪检监察定密问题,以下正确的做法是()。

    • A.在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申请定密授权时,一并就该两项事项提出申请
    • B.向上级人事或纪检监察部门申请定密授权
    • C.按照有关保密事项范围定密,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 D.某设区的市财政局仅需要获得人事纪检监察工作秘密级定密权时,向市政府提出授权申请
  32. 某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携带秘密载体外出,其下述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采取保护措施,使秘密载体始终处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
    • B.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独自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
    • C.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二人共同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参加涉外活动
  33. 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 )。

    • A.属于涉密事件
    • B.在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 C.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34. 在作战工程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开山采石、采矿、爆破,禁止采伐林木;修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当征得作战工程管理单位的()和当地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同意,并不得影响作战工程的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

    • A.司令机关
    • B.上级主管军事机关
    • C.后勤机关
  35.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未经( )同意,不得擅自拆除或者移动边防设施。

    • A.公安部门
    • B.边防设施管理单位
    • C.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
  36. 国家安全机关对用于间谍行为的工具和其他财物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需经过( )。

    • A.国家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B.国务院批准
    • C.设区的市级以上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
    • D.省级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
  37. ( )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 A.党员
    • B.群众
    • C.人民
    • D.公民
  38. 中央国家机关下属单位和省级以下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报( )审核确认。

    • 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B.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或省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
    • D.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
  39.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调取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

    • A.经过有关机关备案
    • B.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
    • C.经过批准
    • D.出示相应证件
  40. 根据《国家安全法》,下列关于国家保护公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要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
    • B.国家只能保护公民的部分合法权益
    • C.国家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D.国家保卫人民安全
  41.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查阅或者调取有关的档案、资料、物品?( )

    • A.经过批准,出示相应证件
    • B.经过批准
    • C.经过有关机关备案
    • D.出示相应证件
  42. 国家和社会尊重、优待军人,保护军人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

    • A.切身利益
    • B.特殊地位
    • C.合法权益
  43. 下列关于国家对维护资源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能源的开发
    • B.加强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储藏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 C.加强国际资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
    • D.加强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44. 涉密计算机使用无线键盘、鼠标、网卡等无线外围设备,涉密信息会随无线信号在( )传递,极易被截获。安装有无线网卡的涉密计算机,在开机状态下可( )与无线网络连接,即使( ),也可以使用技术手段,通过无线网络将其激活,窃取信息。

    • A.线路上自动关闭其联网程序
    • B.空中自动关机
    • C.线路上被动关机
    • D.空中自动关闭其联网程序
  45. 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市内传递( )涉密载体,可以通过机要交换站进行。

    • A.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
    • B.机密级、秘密级
    • C.机密级
    • D.秘密级
  46. 战争的( ),决定了未来高技术战争仍然具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区别。

    • A.政治性
    • B.阶级性
    • C.残酷性
  47. 设有军事设施的地方,有关军事机关和(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相互配合,协调、监督、检查军事设施的保护工作。

    • A.乡镇
    • B.县级
    • C.地市级
  48. 国家秘密变更的内容,包括密级的( )、保密期限的( )、知悉范围的( ),三者即可以单独变更,也可以同时变更。

    • A.降低缩小缩小
    • B.降低或提高缩短或延长缩小或扩大
    • C.提高延长扩大
    • D.降低缩短或延长缩小
  49. 根据《反间谍法》的规定,对国家安全机关反间谍工作表述错误的是( )。

    • A.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 B.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还可以继续查封、扣押
    • C.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
    • D.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50. 明知是间谍活动的涉案财物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由国家安全机关( )。

    • A.收回
    • B.收缴
    • C.追回
    • D.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