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法”普法知识竞赛试题选择题线上特训(1)
-
单位收到绝密级秘密载体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 并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做出文字记载。
- 正确
- 错误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唯一措施。
- 正确
- 错误
-
新的国家安全观本质上体现了国家安全任务的转变。
- 正确
- 错误
-
“战争是不流血的政治,政治是流血的战争”。
- 正确
- 错误
-
核心涉密岗位是指产生 管理掌握或者经常处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事项的工作岗位。
- 正确
- 错误
-
保密承诺书不需要一年一签。
- 正确
- 错误
-
解放战争时期,积极防御战略的核心是“以保守地方为主而不是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安全机关对用于间谍行为的工具和其他财物,以及用于资助间谍行为的资金、场所、物资,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
- 正确
- 错误
-
一个国家安全利益的范围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大小以及外部世界交往的紧密程度。
- 正确
- 错误
-
记录涉密内容应当使用保密本。
- 正确
- 错误
-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军人进行的普及性教育
- 正确
- 错误
-
单纯依靠军备和加强军事同盟是不能获得持久和平的。只有在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合作,才能营造真正的和平。
- 正确
- 错误
-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 正确
- 错误
-
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 正确
- 错误
-
依照我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 正确
- 错误
-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 )负责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
- A.所有的军事机关
- B.国家安全机关
- C.检察机关
- D.公安机关
-
机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涉密网络安全保密技术防护。
- A.身份鉴别
- B.访问及信息流转控制
- C.安全审计
- D.边界安全防护
-
保密重点区域包括()。
- A.处于对敌斗争或反分裂斗争前沿的边疆沿海地区
- B.重要军事设施国防军工单位连片集中地区
- C.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所在地区
- D.全国及各省(区市)政治经济中心
-
携带涉密载体外出或参加涉外活动,必须(),确保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下。
- A.确因工作需要
- B.经过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 C.采取保密措施
- D.保证载体连接互联网
-
境外人员违反《反间谍法》的,可以( )。
- A.驱逐出境
- B.拘留
- C.限期离境
- D.逮捕
-
新保密法规定,()可以确保绝密级国家秘密。
- A.中央国家机关
- B.省级机关
- C.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授权的机关单位
- D.设区的市自治州
-
国家健全( )的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和使用制度。
- A.统一归口
- B.准确高效
- C.反应灵敏
- D.运转顺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 )起颁布实施。
- A.2014年11月1日
- B.2014年12月1日
- C.2015年11月1日
- D.2015年12月1日
-
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标志牌的样式、质地和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规定,标志牌由( )负责设立。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B.军事机关
- C.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
-
对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情况的检查重点应为()
- A.是否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依法确定国家秘密事项和密级
- B.是否准确标明国家秘密事项密级
- C.是否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密级
- D.是否准确确定涉密人员涉密等级
-
根据《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条例》,( )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 A.国家保密工作机构
- B.国家保密局
- C.国务院
-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 )。
- A.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
- B.绝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一年
- C.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
根据《反间谍法》的规定,对国家安全机关反间谍工作表述错误的是( )。
- A.拒绝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 B.查验中发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情形的,国家安全机关应当责令其整改
- C.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还可以继续查封、扣押
- D.在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后,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
最新印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规定,应征男性青年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的(),不低于标准体重的(),合格。
- A.20%、15%
- B.30%、15%
- C.20%、10%
- D.30%、10%
-
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 )请求予以保护。
- A.国家公安机关
- B.国家军队保卫部门
- C.国家安全机关
- D.中央人民政府
-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 )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军队保卫部门
- B.国家安全机关
- C.公安机关
-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 )制,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 A.分工负责
- B.单位负责
- C.领导负责
-
在( )内,禁止非军用船只进入,禁止建筑、设置非军事设施,禁止从事水产养殖、捕捞以及其他有碍军用舰船行动和安全保密的活动。
- A.水域军事禁区
- B.水域军事管理区
- C.水域军事禁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
-
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 )请求予以保护。
- A.国家军队保卫部门
- B.中央人民政府
- C.国家公安机关
- D.国家安全机关
-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 A.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B.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
- C.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 D.国家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对外扩张
-
存储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 )密级使用。
- A.提高
- B.降低
- C.解除
-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关于该法的立法目的下列哪项是新的规定?( )
- A.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B.维护国家安全
- C.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 D.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古代的海防建设是从( )开始的。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依照规定出示相应证件,有权查验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 )。
- A.身份证明
- B.财产状况
- C.就业情况
- D.亲属关系
-
国家关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B.仅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C.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 D.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
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
- A.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一般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必须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在( )成为两大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全局性谋划。
- A.和平与发展
- B.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
- C.全球化和多元化
-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 A.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
- B.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
- C.国家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对外扩张
- D.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
擅自拆除、迁建、改建作战工程、边防设施或者擅自移动边防设施的,由城市( )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
- A.规划
- B.城管
- C.工商
-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 )。
- A.专用间谍器材
- B.加密通讯设备
- C.窃听装置
- D.无线电台
-
秘密载体经管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秘密载体( )。
- A.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 B.部分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 C.全部清退可以不办理移交手续
-
征兵期间,单位阻碍适龄公民应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 A.单位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
- B.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
- C.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