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专业技术考试普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正确
    • 错误
  2. 维护国家的长久治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 正确
    • 错误
  3. 2005年4月1日,我国又有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17部,地方级法规17部。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我国的法制在不断的健全。

    • 正确
    • 错误
  4.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正确
    • 错误
  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

    • 正确
    • 错误
  6. 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法。

    • 正确
    • 错误
  7. 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

    • 正确
    • 错误
  8.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者关系亲密,其中,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政府前提。

    • 正确
    • 错误
  9.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 正确
    • 错误
  10.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制社会三者关系亲密,其中,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 正确
    • 错误
  11. 西方很多学者的思想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大贡献,其中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 正确
    • 错误
  12.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产生于1954年。

    • 正确
    • 错误
  13.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设法治国家要健全公民有序参与。

    • 正确
    • 错误
  14. 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家韩非子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但这种法治概念并未成为国家治理理政的主流思想。

    • 正确
    • 错误
  15.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 正确
    • 错误
  16. 宪法、法律对行政机关制定法律适用范围用的是以下哪一项原则?根据原则

    • 正确
    • 错误
  17. 十八届四中全会针对总目标的论述中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正确
    • 错误
  18. 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 正确
    • 错误
  19. 根据媒体统计,今年前8个月的2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法律法规”和“简政放权”贯穿始终。

    • 正确
    • 错误
  20.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 正确
    • 错误
  21. 从依法行政的历史来看,我国依法行政得到迅速重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正确
    • 错误
  22. 1999年,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其中。

    • 正确
    • 错误
  23. 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 正确
    • 错误
  24. 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正确
    • 错误
  25.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正确
    • 错误
  26.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这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一个雏形。

    • 正确
    • 错误
  27.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要牢记正当的原则,使行政权力必须符合最低程序的要求和标准。

    • 正确
    • 错误
  28. 1993年11月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 正确
    • 错误
  29. 党的十五明确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 正确
    • 错误
  30.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 正确
    • 错误
  31.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 正确
    • 错误
  32. 2008年春节前,广东省领导表示愿就广东的科学发展和网民一起“灌水”引起轰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有利网民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 正确
    • 错误
  33. 作为执行党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信,是实行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

    • 正确
    • 错误
  3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法制要求,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 正确
    • 错误
  35. 中央电视台设有《焦点访谈》,这些栏目是新闻媒体为保证公民行使监督权而设立的

    • 正确
    • 错误
  36. 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办法是实行法制

    • 正确
    • 错误
  37. 2005年4月1日我国又有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行。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我国的法制在不断的健全

    • 正确
    • 错误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分别实行,这体现我国法律是人们生活的最高准则

    • 正确
    • 错误
  39.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正确
    • 错误
  40.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 正确
    • 错误
  41. 邓小平提出的路线属于渐进式改革先富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 正确
    • 错误
  4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正确
    • 错误
  43. 法治中国是制度建设新阶段

    • 正确
    • 错误
  4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正确
    • 错误
  45.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正确
    • 错误
  46. “为保证政府工作联系性和稳定性,各国对公务员都坚持“政治中立”原则

    • 正确
    • 错误
  4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