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怀化市法宣国家工作人员普法知识竞赛考试真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媒体的司法监督应当进行适当的规范和引导。

    • 正确
    • 错误
  2. 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 正确
    • 错误
  3.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在总结自然灾害救助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规定自然灾害发生后,要为受灾人员提供生活救助。

    • 正确
    • 错误
  4. 行政处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者实施行政处罚时,作为处罚轻重和免予处罚的各种情况。

    • 正确
    • 错误
  5.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罚。

    • 正确
    • 错误
  6.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7. 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 正确
    • 错误
  8.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机关负责。

    • 正确
    • 错误
  9. 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 正确
    • 错误
  10. 环境保护法的溯及力是指环境保护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 正确
    • 错误
  11. 关于证据规定正确的有( )

    • A.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 B.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 C.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当事人,应当对该法律关系变更、消灭或者权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 D.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特征是下列哪几项?( )

    • A.科学立法
    • B.严格执法
    • C.公正司法
    • D.全民守法
  13. 国家安全机关对用于间谍行为的工具和其他财物,以及用于资助间谍行为的资金、场所、物资,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 )。

    • A.查封
    • B.扣押
    • C.没收
    • D.冻结
  14.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 )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 A.国家安全机关
    • B.检察机关
    • C.公安机关
    • D.人民法院
  15. 下列哪些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

    • A.国家主权的事项
    •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 C.民事基本制度
    • D.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16.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规范的重点放在行业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在于( )

    • A.对民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不规范
    • B.各地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不平衡
    • C.安全运营管理和安全环境保护不规范
    • D.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不尽一致
  17. 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哪些主体要求赔偿?( )

    • A.入网食品经营者
    • B.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 C.食品生产者
    • D.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
  18. 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的( )。

    • A.行政职务
    • B.党内职务
    • C.社会兼职
    • D.行业职务
  19. 下列哪些有关进出口食品安全的信息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收集、汇总,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 )

    • A.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发现的食品安全信息
    • B.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反映的进口食品安全信息
    • C.国际组织、境外政府机构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风险预警信息,以及境外食品行业协会等组织、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
    • D.其他食品安全信息
  20. 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1.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A.七
    • B.六
    • C.五
    • D.三
  22. 转为公司股权的债权应当符合下列哪些情形?( )

    • A.债权人已经履行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
    • B.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裁决确认
    • C.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
    • D.以上均正确
  23. 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

    • A.提出批评的权利
    • B.提出申诉的权利
    • C.取得赔偿的权利
    • D.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24. 我国第一次确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 A.1954年宪法
    • B.1975年宪法
    • C.1978年宪法
    • D.1982
  25. 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犯罪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
    • B.只能是单位,自然人不能构成
    • C.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 D.自然人和单位都不能构成
  26. 行政法规是( )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法律规范。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
    • C.国务院
    • D.中共中央办公厅
  27.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书之日起( )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 A.60日
    • B.30日
    • C.20日
    • D.10日
  28. 对国务院部门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应由( )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 A.高级人民法院
    • B.最高人民法院
    • C.中级人民法院
    • D.基层人民法院
  29.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30.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 )。

    • A.会计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 B.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 C.绩效预算平衡机制
    • D.公共预算平衡机制
  3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把公众参与、( )、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 A.法律顾问
    • B.专家论证
    • C.公民听证
    • D.以上三项都是
  3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将协议内容公告,公告期间不少于( )。此题编号不对,应该删掉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60日
  3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

    • A.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 B.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是此次修改新增加的证据
    • C.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 D.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原告、第三人收集证据。
  34. 制定《反间谍法》的法律依据是( )

    • A.宪法
    • B.行政法
    • C.刑法
    • D.行政法规
  35. 列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次数为几次?( )

    • A.四次
    • B.三次
    • C.二次
    • C.一次
  36. 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 A.过错责任原则
    • B.无过错责任原则
    • C.公平责任原则
    • D.危险责任原则
  37. 专用间谍器材由哪一机关依照国家规定确认( )

    • A.国家安全部门
    • B.公安机关
    • C.检查机关
    • D.党政部门
  38. 关于继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
    • B.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
    • C.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
    • D.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39.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 A.10
    • B.15
    • C.5
    • D.3
  40. 关于主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管制、拘役的执行机关都是公安机关;其刑期都是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起算。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次日起计算
    • B.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 C.甲(生于1936年4月5日)在2010年11月11日毒杀被害人张某,次年案发,于2011年5月6日进入审判程序的,对甲不能判处死刑
    • D.甲(女,19岁)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并在羁押期间流产,由于证据不足予以释放。后来发现新的证据再起诉的,根据案件情节,可以判处其死刑
  41. 证明标准( )

    • A.是法院调查证据所应达到的要求
    • B.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
    • C.是法律要求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
    • D.是法院裁判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因素
  42. 新《预算法》的立法理念是( )。

    • A.政府管理预算
    • B.管理政府预算
    • C.预算公开透明
    • D.全口径预算
  43. 临时救助的具体事项、标准,由下列哪个部门确定、公布。( )

    • A.村委会
    • B.街道办事处
    • C.乡级人民政府以上
    • D.县级人民政府以上
  4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关键在于( )

    • A.犯罪主体不同
    • B.犯罪客体不同
    • C.犯罪主观方面的目的不同
    • D.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45. 以下关于人民陪审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年满23周岁
    • B.人民陪审员不得担任审判长
    •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 D.人民陪审员没有任期限制
  46. 书面证言属于( )

    • A.书证
    • B.物证
    • C.证人证言
    • D.勘验笔录
  47. 国家情报工作坚持( )。

    • A.最高国家安全观
    • B.最严国家安全观
    • C.总体国家安全观
    • D.整体国家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