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专项答题答案精选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实行 ()。

    • A.承包制
    • B.现代企业制度
    • C.租赁制
    • D.私有制
  2.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个体企业
    • B.私营企业
    • C.合资企业
    • D.国有企业
  3. 公务员晋升科、处级副职和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 ()以上。

    • A.一年
    • B.二年
    • C.三年
    • D.四年
  4.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它的重点是()

    • A.重工业改革
    • B.银行改革
    • C.教育体制改革
    • D.国有企业改革
  5.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实行
    • B.香港澳门的回归
    • C.经济特区的建立
    • D.广电事业的发展
  6. 某石化公司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遗失的核辐射源, 被该公司职工陈某捡起放入口袋10个小时,造成陈某残疾,陈某用去医疗费共 70多万元。此笔医疗费应由 ()。

    • A.该公司工作人员负责赔偿
    • B.该公司负责赔偿
    • C.陈某自己负责
    • D.该公司和陈某共同负责
  7. 税务机关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办理各类涉税事项,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 A.全程服务
    • B.提醒服务
    • C.一站式服务
    • D.一窗式服务
  8.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 C.建立经济特区
    • D.国有企业改革
  9.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 A.国有企业
    • B.私营企业
    • C.合伙企业
    • D.外商投资企业
  10. 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

    •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③②①
    • D.①③②
  11.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法律关系主体
    • B.法律关系客体
    • C.法律事实
    • D.法律关系内容
  12.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要把 ()放在首位。

    •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 B.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 C.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 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13.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 A.警告
    • B.严重警告
    • C.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 D.留党察看
  14.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以“松绑”为契机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了。这里的“松绑”主要指()

    • A.实行公私合营
    • B.扩大企业自主权
    • C.推行企业股份制
    • D.鼓励企业兼并
  15. “三讲”教育的重点教育对象是 ()。

    • A.党员干部
    • B.广大群众
    • C.县级以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 D.乡镇以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16. 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①“经济特区”②“公私合营”③“包产到户”④“股份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17. 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

    • A.改革经营模式
    • B.扩大企业自主权
    • 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
    •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8. 1985年某天,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B.推行公司制
    • C.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
    • D.废除国有制
  1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

    • A.思想路线
    • B.政治路线
    • C.组织原则
    • D.工作作风
  20.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的是“正能量”、“微信”、“4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①“经济特区”②“包产到户”③“公私合营”④“下海经商”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21.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 A.社会救济
    • B.商业保险
    • C.职工福利
    • D.社会公益
  22.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 B.“菜篮子工程”
    • 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 D.完善城市功能
  23. 1983年,经煤炭部和省政府批准,徐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允许超产的煤炭实行江苏省内议价自销,后企业效益由亏转盈,这说明()

    •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 B.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企业地位
    • C.新时期乡镇企业焕发生机
    • D.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
  24. 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关系到一国的稳定与发展,我国初次分配的侧重点在于()。

    • A.注重公平
    • B.注重效率
    •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D.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收入悬殊
  25.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

    • A.加强法制建设
    • B.农村经济改革
    • C.知识经济
    • D.国有企业改革
  26. 我国政府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 D.事物的联系是条件的
  27.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 A.政企分开
    • B.企业横向联合与兼并
    • C.实行厂长负责制
    •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改革重点是改革()

    • A.国有企业
    • B.集体企业
    • C.私营企业
    • D.合资企业
  2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 )的关系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 A.改革、发展和稳定
    • B.数量与质量,产量与效益
    • C.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
    • D.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
  30. 市场机制是一种 ()。

    • A.政府调节机制
    • B.计划调节机制
    • C.自动调节机制
    • D.行政调节机制
  31.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 B.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 C.实行赎买政策
    • D.实行对外开放
  32. 我国目前实行的增值税采用的类型()。

    • A.消费型增值税
    • B.收入型增值税
    • C.生产型增值税
    • D.积累型增值税
  33. 对国税局与地税局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申请行政复议。

    • A.国家税务总局
    • B.该国税局的上级主管机关
    • C.该地税局的上级主管机关
    • D.国务院
  34. 下列文种中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

    • A.议案
    • B.会议记录
    • C.公告
    • D.会议纪要
  35. 行政处罚由( )的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 A.违法行为人所在地
    •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 C.违法行为发生地
    • D.行政机关所在地
  36.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7. ()被称为社会性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稳定器”。

    • A.财政政策
    • B.货币政策
    • C.产业政策
    • D.投资政策
  38. 1987年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A.按劳分配
    • B.股份制改革
    • C.政企分开
    • D.多种所有制并存
  39. 我国法律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首先应当满足需要的是( )。

    • A.航运
    • B.农业用水
    • C.工业用水
    • D.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40. 1983年3月23日,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 A.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 B.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 C.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41. “执法必严”的“严”是指()。

    • A.严刑重罚
    • B.从重从快
    • C.严格严肃
    • D.抗拒从严
  42.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
    • B.个体经济
    • C.民营经济
    • D.计划经济
  43. “()” 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 A.三个有利于
    • B.三大作风
    • C.三个代表
    • D.三讲
  4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 B.企业的股份制改选
    • C.把企业推向市场
    • D.所有制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