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国防知识竞赛试题训练答案(1)
-
后备力量建设是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器的一种重要工具,同是也是克敌制胜的一种手段,是“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确
- 错误
-
1941年 6月,日军在中条山战役击败国民党军后,控制了 晋北地区。7月20日以2万余人,向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发起大规模“扫荡”。
- 正确
- 错误
-
我国的武装力量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预备役部队。
- 正确
- 错误
-
北岳、平西地区军民的反“扫荡”作战, 历时三个多月,在友邻部队的有力支援下,共作战 400多次,歼敌3500多人,粉碎了敌人消灭晋察冀边区的狂妄企图。
- 正确
- 错误
-
1937年10月上旬,日军占领德州后,中共山东省委随即在济南召开省委会议,制订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计划。
- 正确
- 错误
-
单纯依靠军备和加强军事同盟是不能获得持久和平的。 只有在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合作,才能营造真正的和平。
- 正确
- 错误
-
1938年春,群众性的杭日游击战争已经开展起来。 同时,八路军经过7个月的作战,粉碎了敌人对山区各根据地的多次围攻, 完成了在山西“四角”的展开, 创建了山抗日根据地,在山岳地带站稳了脚跟。这些都为八路军主力深入平原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 正确
- 错误
-
军队建设的发展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 正确
- 错误
-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 对军人进行的普及性教育。
- 正确
- 错误
-
“打好基础”是民兵工作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对后备力量建设起长期作用,带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搞好。
- 正确
- 错误
-
实践证明,平原地区虽然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便于敌军机械化部队行动,缺乏可供我军依托和隐蔽的有利地形; 但平原有比山区人口多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优越条件,便于我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利于我藏兵于民,实行人民战争。
- 正确
- 错误
-
“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重视武器装备的改进,但归根到底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还是人”。
- 正确
- 错误
-
动员按方式可区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
- 正确
- 错误
-
革命化是人民解放军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重要标志,是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精髓和军队建设的灵魂,也是这支军队最根本的特色和优势。
- 正确
- 错误
-
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 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内容。
- 正确
- 错误
-
战争形式上突出信息化、 智能化、全方位化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使传统的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面临挑战。
- 正确
- 错误
-
晋察冀边区地处 衡山、五台山、燕山山脉的连接地带,是威胁敌占之平绥、同蒲、正太、平汉四条铁路及平、津等大城市和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
- 正确
- 错误
-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出师后,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
- 正确
- 错误
-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早在 ()时首次发现该群岛,1621年刊印的《郑和航海图》将其列人中国版图。
- A.西汉
- B.东汉
- C.南北朝
- D.三国
-
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地区, 是陕甘宁边区的东部屏障和联系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的纽带。
- 正确
- 错误
-
没有正规化,军队就不可能适应现代化战争,形成一个整体,聚合成现代作战条件下的强大军事力量。
- 正确
- 错误
-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年。
- A.1930年
- B.1931年
- C.1932年
- D.1933年
-
要切实加强对后备力量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 ( )的原则加强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队伍建设。
- A.实事求是
- B.任人为亲
- C.德才兼备
- D.军事技能
-
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告诫我们: ( ) 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动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 A.增加先进装备
- B.提高实战能力
- C.经济发展
- D.军事发展
-
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九 一八事变;②卢沟桥事变;③一二八事变;④八一三事变;⑤华北事变。( )
- A.①⑤③④②
- B.③①②⑤④
- C.①③⑤②④
- D.②③⑤①④
-
除( )大陆架外,我国大陆架都与邻国存在划界问题。
- A.黄海
- B.渤海
- C.东海
- D.南海
-
中国民兵初次建于哪个时期 ? ( )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C.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D.第四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是哪一个省 ?( )
- A.海南
- B.广东
- C.福建
- D.广西
-
( )是履行军队使命的基本保证,是对人民解放军提高军事素质的要求。
- A.纪律严明
- B.军事过硬
- C.作风优良
- D.保障有力
-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对红军和土地革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请问,井冈山会师于 ( )?
- A.1927年
- B.1928年
- C.1929年
- D.1930年
-
我国最早的海防建设是从 ( ) 开始的。
-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始终坚持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双重领导制度是由民兵、预备役这支群众武装组织的( )决定的,是保证党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绝对领导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我党人民武装工作的光荣传统。
- A.本质属性
- B.特殊性
- C.地位
-
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建设最早始于 ( )。
- A.春秋
- B.夏朝
- C.商朝
- D.周朝
-
我军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后备力量建设制度,是( )确定下来的。
- A.1982年
- B.1983年
- C.1984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卷入战争的共计( ) 国家。
- A.59个
- B.61个
- C.63个
-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 。
- A.日本、菲律宾、印尼、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
- B.日本、文莱、印尼、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
- C.日本、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
-
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约为 ( )多万平方公里。
- A.200
- B.300
- C.400
-
我国封建社会就开始出现有掌管军事的部门——兵部,最早设立兵部的是( ) 。
- A.汉朝
- B.晋朝
- C.隋朝
- D.唐朝
-
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划分为7个军区,其中不包括 ( )。
- A.沈阳军区
- B.昆明军区
- C.北京军区
- D.南京军区
-
我国的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时开始修建,后经秦、汉、北魏、北齐、北周、隋、明等朝代续建,总长度约 ( ) 公里。
- A.5600公里
- B.8700公里
- C.6700公里
- D.10000公里
-
野外行军判定方位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夜间行军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利用指北针判定
- B.利用月亮判定
- C.根据北极星判定
- D.利用地貌特征判定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根本出发点是 ( )。
- A.所有国家一律平等
- B.主权国家一律平等
- C.社会主义国家一律平等
- D.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
我国第一大岛是( ),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 A.台湾岛
- B.海南岛
- C.崇明岛
- D.青岛
-
三国鼎盛时期的决定性战役“赤壁之战”的指挥是 ( )。
- A.诸葛亮
- B.周瑜
- C.孙权
- D.刘备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国家边界除传统的陆上边界、海上边界、空中边界外,太空边界和 ( )边界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 A.络
- B.信息
- C.水下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爆发的。
- A.1915年
- B.1914年
- C.1920年
-
在沙漠中找水难,森林中找水也不容易。下列关于寻找水源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
- A.水往低处流,请往低处走
- B.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植被;无论植物是枯萎或死亡,该地区的水都是可以饮用的
- C.动物要喝水,观察周围动物活动情况,也许他们能将你引向水源
- D.以种子和谷类为食的鸟也要喝水,因此,也可以观察鸟的活动情况
-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哪一年?( )
- A.1983
- B.1984
- C.1982
- D.1981
-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 ?( )
- A.秦朝
- B.汉朝
- C.春秋战国
- D.商朝
-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把台湾割让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 A.《马关条约》
- B.《南京条约》
- C.《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