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知识问答选择题专项训练及答案(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 )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A.十
- B.二十
- C.三十
- D.四十
-
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 )。
- A.瞳孔缩小,站立困难
- B.瞳孔放大,不聚光
- C.身体瘦弱
- D.身体浮肿
-
《禁毒法》规定,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 )的社区康复。
- A.一年
- B.二年
- C.三年
- D.四年
-
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 )等
- A.大麻烟
- B.大麻脂
- C.大麻油
- D.和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 )起施行。
- A.2007年12月29日
- B.2008年1月1日
- C.2008年6月1日
- D.2008年6月26日
-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 A.7月9日
- B.6月26日
- C.12月1日
- D.5月17日
-
下列那种属于兴奋剂?( )
- A.摇头丸
- B.氟硝安定
- C.巴比妥
- D.吗啡
-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 ),期限为三年,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 A.社区戒毒
- B.强制隔离戒毒
- C.限期戒毒
- D.社区康复
-
贩卖毒品应当( )。
- A.批评教育
- B.追究刑事责任
- C.收容教育
- D.行政处罚
-
最新修订的《浙江省禁毒条例》自( )起施行。
- A.2001年6月9日
- B.2004年5月28日
- C.2011年11月25日
- D.2012年1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 )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A.十
- B.二十
- C.三十
- D.四十
-
第一次将毒品犯罪规定为国际犯罪的公约是( )。
- A.《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 B.《海牙鸦片公约》
- C.《日内瓦禁毒公约》
- D.《麻醉药品单一公约》
-
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 )。
- A.没有年龄限制
- B.14周岁以上
- C.16周岁以上
- D.18周岁以上
-
有一类毒品既有兴奋作用又有致幻作用,以下是这类毒品代表的是( )。
- A.氟硝安定
- B.三唑仑
- C.LSD
- D.摇头丸
-
《禁毒法》规定,戒毒人员的亲属和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的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 )戒毒人员。
- A.探访
- B.探视
- C.探望
- D.慰问
-
《刑法》规定非法种植罂粟( )株以上构成犯罪。
- A.1000
- B.500
- C.5000
- D.8000
-
根据国务院授权,( )负责组织开展禁毒国际合作,履行国际禁毒公约义务。
- A.国务院
- B.国家禁毒委员会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公安部
-
二十世纪( ),中国获得近三十年“无毒国”美誉。
- A.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 B.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 C.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 D.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
为什么有的吸毒者在炎热的夏天仍穿着长衣长裤?( )
- A.怕冷
- B.免疫力低下,怕得感冒
- C.为了掩饰因为注射毒品在身上留下的针孔和针疤
-
吸毒成瘾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
- A.药物耐受性
- B.生理依赖性
- C.心理依赖性
- D.以上三项均正确
-
戒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生理脱毒与医学治疗、( )、善后辅导与回归社会三个阶段。( )
- A.心理成瘾戒断
- B.心理治疗与心理康复
- C.毒瘾戒断
- D.社区康复
-
对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可( )。
- A.减轻处罚
- B.不予处罚
- C.从重处罚
-
吗啡是从( )中提炼出来的?
- A.海洛因
- B.鸦片
- C.古柯叶
- D.大麻
-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以上说法正确吗?( )
- A.正确
- B.不正确
-
海洛因的滥用方式有( )。
- A.口吸
- B.鼻吸
- C.注射
- D.以上均正确
-
合成毒品“麻古”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 )。
- A.大麻
- B.古柯碱
- C.咖啡因
- D.安纳咖
-
《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 A.打击处理
- B.依法惩治
- C.教育和挽救
- D.收容看管
-
你的好朋友在娱乐场所给了你一种样子像糖果一样的东西,说特别好玩,让你尝尝。你的选择应该是:( )
- A.相信朋友不会害你,直接吞下
- B.不想吃,但是碍于朋友之间的面子,勉强吃了
- C.拒绝
- D.收下但是不会吃
-
为了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 )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 A.3月14日
- B.6月26日
- C.9月10日
- D.12月1日
-
你的同学或者好朋友把你介绍给他的朋友们,这些人私密的聚在某人家里或者类似娱乐场所的地方,使用一些粉末、片剂或者类似香烟的东西。还请你品尝,你恰当的拒绝方式应该是( )。
- A.找个合适的借口离开那里
- B.坚决地拒绝
- C.婉言谢绝
- D.以上方式都可以
-
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 ),给予表彰和奖励。
- A.举报人员
- B.举报积极人员
- C.举报有功人员
- D.实名举报人员
-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 )。
- A.1年
- B.2年
- C.3年
- D.6个月
-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就是出于( )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方式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 A.非医疗
- B.治病
- C.麻醉
- D.交友
-
吸毒成瘾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 ),耐药作用的形成,强制性的觅药行为。
- A.对毒品反映减弱
- B.身体依赖性的产生
- C.对毒品反映增强
- D.身体依赖性的消失
-
我国《禁毒法》明确了( ),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方针?
- A.预防为本
- B.预防为主
- C.打击为主
- D.打防并举
-
《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制造方法。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此类情况,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 A.贩卖
- B.传播
- C.传授
- D.获取
-
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大烟”(毒品)指什么?
- A.鸦片
- B.海洛因
- C.大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 )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A.十
- B.二十
- C.五十
- D.一百
-
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
- A.鼻吸
- B.静脉注射
- C.数人共用注射针
-
从毒品对人的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致幻剂和兴奋剂等,其中属于抑制剂的毒品种类是( )。
- A.巴比妥类
- B.苯丙胺类
- C.氯胺酮类
- D.苯乙胺类
-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
- A.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
- 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
- C.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
- D.以上选项都是
-
人们常说“毒品猛于虎”,毒品的危害除了对身心的危害,严重摧残吸毒者的身体之外,还包括( )。
- A.对家庭的危害
- B.对社会的危害
- C.对他人的危害
- D.以上A、B和C
-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 )。
- A.行政罚款
- B.依法惩治
- C.行政拘留
- D.强制检测
-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活动时,为违法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拘留。
- A.10日以上15日以下
- B.3日以上7日以下
- C.5日以上10日以下
- D.5日以上7日以下
-
吸毒人员既是病人又是( )。
- A.正常人
- B.受害者、违法者
- C.罪犯
- D.精神病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的数量以( )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 A.缴获
- B.检查
- C.查证
- D.收缴
-
“金三角”是指泰国、缅甸、( )三国交界的地方(一个区域)。
- A.老挝
- B.越南
- C.柬埔寨
- D.印度
-
根据( )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A.医疗、教学、及科研
- B.宣传
- C.消费市场
- D.民众娱乐
-
属于( )种情形的,处以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A.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
- B.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
- C.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
- D.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40克以上不满200克
-
《禁毒法》规定,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 ),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 A.社区戒毒协议
- B.戒毒脱瘾协议
- C.戒毒劳动义务
-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