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竞争上岗试题精选部分试题(1)
-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 () 。
-
一般情况下,参加民主推荐的人数至少要达到规定范围参加人数的() 。
-
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 。
-
《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中的调任,调入市(地)级以下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 () 以上文化程度。调任县(市)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 ()周岁。
-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的,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 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 处分。
-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和 () 。
-
因追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 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 () 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 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
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 ()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
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 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
根据《重庆市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十二不准”》 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交往? ()
- A.与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 B.与单位同事谈心
- C.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供的吃请、娱乐等活动
- D.用公款相互吃请、送节礼
-
晋升副调研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主任科员 () 以上;晋升调研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 () 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 以上。
-
我市规定,领导干部离任交接的对象主要包括()。
- A.市级党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干部
- B.市属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C.市属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 D.县级市(区)委书记、县级市(区)长
-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 )。
- A.因公辞职
- B.自愿辞职
- C.引咎辞职
- D.责令辞职
-
党政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免去现职的情形有 ( )。
- A.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 B.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辞职或者调出的
- C.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事先向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 A.在机构变动或者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的
- B.越级提拔干部的
- C.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不经民主推荐,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
- D.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
-
加强干部交流统筹,干部可以在( )进行交流。
- A.地区之间
- B.部门之间
- C.地方与部门之间
- D.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
-
提拔县处级以上干部时,对拟提拔人选需要做到()。
- A.审核干部档案
- B.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 C.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
- D.查核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
-
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应当征求( )的意见。
- A.党委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
- B.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
- C.军分区党委委员
- D.无党派代表人士
-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交流的重点是: ()
- A.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成员
- B.纪委的主要领导成员
-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 D.党委和政府部分工作部门主要领导成员
-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正廉洁,模范地履行《党章》所规定的党员的各项义务。
- A.信念坚定
- B.为民服务
- C.勤政务实
- D.敢于担当
-
领导能力不够,人岗不相适,应当调整职务的,主要包括()。
- A.不能有效履行职责、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单位工作或者分管工作处于落后状态,或者出现较大失误的
- B.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不良影响的
- C.有专业技术特长但不适合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力不从心,在干部群众中反响一般的
- D.所在单位在全市绩效管理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靠后被定为“诫勉”单位,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或者直接责任的
-
因工作特殊需要破格提拔的干部 ,应当符合( )情形之一。
- A.领导班子结构需要或者领导职位有特殊要求的
- B.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或者重要专项工作急需的
- C.艰苦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引进的
-
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予以( )使用。
- A.调离
- B.免职
- C.降职
- D.降级
-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采取( )等方式进行表决。
- A.口头表决
- B.举手表决
- C.无记名投票
-
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工作。
- A.组织(人事)
- B.纪检监察
- C.审计
- D.财务
-
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
- A.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 B.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
- C.辞职或者调出的
- D.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半年的
-
凡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 ,追究( )的责任。
- 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有关领导成员
- B.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成员
- C.其他直接责任人
-
领导班子换届 ,会议推荐由( )人员参加。
- A.党委成员以及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
- B.纪委领导成员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 C.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以及下一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等
-
民主推荐的必要形式包括(),一般应当同时采用。()
- A.会议推荐
- B.谈话推荐
- C.组织推荐
- D.二次会议推荐
-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交流的对象主要是()。
- A.因工作需要交流的
- B.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
- C.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
- D.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
-
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选举中,下列()言行属于拉票行为。
- A.宴请、安排消费活动的
- B.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请求他人关照的
- C.委托或者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的
- D.通过举办联谊活动等形式,请求他人关照的
-
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当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 )的意见,根据需要可以听取巡视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意见。
- A.组织(人事)部门
- B.纪检监察机关
- C.机关党组织
- D.内设机构领导成员意见
-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时 ,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 ,应当发表( )等明确意见。
- A.同意
- B.不同意
- C.缓议
-
领导班子换届,会议推荐由下列人员参加: ()
- A.党委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
- B.纪委领导成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 C.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主要领导成员
- D.下一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及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
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考察材料包括 ( )。
- A.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
- B.主要缺点和不足
- C.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情况
-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 )等方式进行表决。
- A.口头表决
- B.举手表决
- C.无记名投票
- D.署名投票
-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经认定,查核结果凡属隐瞒不报行为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下列哪些处理。()
- A.诫勉
- B.取消考察对象(后备干部人选)资格
- C.调离岗位
- D.改任非领导职务
- E.免职、降职
-
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已列为考察对象或者提拔人选的,应当首先(),再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 A.对其批评教育
- B.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
- C.将其排除出考察对象
- D.取消其提拔资格
-
下列表述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是()。
- A.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B.应当注重使用后备干部
- C.应当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 D.应当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
-
领导班子换届,党委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应当事先向( )通报有关情况,进行民主协商。
- A.民主党派
- B.妇女联合会
- C.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
- D.无党派代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