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党员领导干部选拔条例单选专项考试试题(1)
-
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当以()名义向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交推荐书,介绍所推荐人选的有关情况,说明推荐理由。
- A.人大常委会
- B.本级党委
- C.本级政府
- D.组织人事部门
-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 ( )。
- A.五至十天
- B.七至十天
- C.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
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 ,应当以本级党委名义向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交推荐书 ,介绍所推荐人选的有关情况 ,说明( )。
- A.被推荐人的履历
- B.被推荐人的优缺点
- C.推荐理由
-
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上,由( )代表地方党委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 A.宣传部门负责人
- B.党委负责人
- C.纪委负责人
- D.政法委负责人
-
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达到 ( )个任期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
- A.两
- B.三
- C.四
-
党员外出工作或学习在6 个月以内的,应开具( )。
- A.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 B.党员证明信
- C.党员介绍信
-
领导班子换届 ,根据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情况和领导班子结构需要 ,可以( ) 提出初步名单进行二次会议推荐。
- A.等额
- B.差额
- C.等额或差额
-
( )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 A.党委(党组)
- B.组织(人事)部门
- C.纪检监察机关、巡视机构
-
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任职谈话制度。对决定任用的干部, 由()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
- A.党委(党组)
- B.组织人事部门
- C.纪检监察机关
- D.干部考察组
-
党政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 )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 A.四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二分之一
-
机关党组织每年至少召开 ( ) 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听取本部门行政负责人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 A.一次
- B.二次
- C.三次
-
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 ,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 ,本人必须 ( )。
- A.旁听
- B.参加
- C.回避
-
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 ,应当委托(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 A.组织(人事)部门
- B.审计部门
- C.纪检监察机关
-
民主推荐的方式包括 ( )。
- A.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 B.群众测评推荐
- C.领导成员讨论推荐
-
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 )同意方可进行。
- A.超过三分之二成员
- B.三分之二成员
- C.超过半数成员
- D.主要领导
-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 ( )以上的成员到会。
-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二
- C.五分之三
-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以上成员到会。
-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二
- C.五分之三
- D.四分之三
-
《重庆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实施办法(试行) 》规定,对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满意度“不满意”率超过( )的,党委(党组)要对其选拔任用情况向市委组织部作出书面说明,并视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 A.10%
- B.15%
- C.20%
- D.30%
-
领导干部因违反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受到诫勉处理的, ()年内不得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
- A.半
- B.一
- C.一年半
- B.二
-
下列哪一种情形的干部可以列入考察对象。()
- A.群众公认度不高的
- B.有跑官、拉票行为的
- C.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 D.受到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过影响期的
-
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 )同意。
- A.同级党委
- B.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 C.同级组织(人事)部门
- D.上级党委
-
以下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新任领导干部应当在符合报告条件后 30日内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 B.领导干部辞去公职的,在提出辞职申请时,应当一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 C.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受理。
- D.本人及配偶的房产情况应当报告,但与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产情况不必报告。
-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指的是 ( )。
- A.革命化、现代化、知识化、专业化
- B.革命化、年轻化、信息化、专业化
- C.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
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 )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 A.一年
- B.二年
- C.三年
- D.四年
-
领导干部因违反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受到取消考察对象(后备干部人选)资格处理的,( )年内不得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
- A.半
- B.一
- C.一年半
- D.二
-
领导干部有婚姻变化、因私出国(境)等事项发生或变动的,应当在事后( )日内填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并按照规定向组织人事部门报告。
- A.15
- B.30
- C.60
- D.90
-
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推荐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 ,应当事先向( )或者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员介绍党委推荐意见。
- A.人民代表大会临时党组织
- B.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进行表决, 以党委(党组) ( )形成决定。
- A.实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
- B.应到会成员超半数同意
- C.实到会成员过三分之二同意
-
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原则上应当任满一届,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年的,必须交流。
- A.八
- B.十二
- C.十
- D.十五
-
实行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 ) 召集。
- A.党委(党组)
- B.组织(人事)部门
- C.纪检监察机关
-
领导班子换届 ,考察对象一般应当 ( )拟任职务人数。
- A.多于
- B.少于
- C.等于
-
领导班子换届 ,民主推荐按照职位设置 ( )推荐。
- A.全额定向
- B.差额
- C.全额定向和差额相结合
-
确定考察对象 ,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德才条件 ,将民主推荐与 ( )和人岗相适等情况综合考虑。
- A.平时考核、工作实绩、一贯表现
- B.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一贯表现
- C.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作风表现
-
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 ,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 , 全面考察其( )。
- A.政治立场和工作表现
- B.德、能、勤、绩、廉
- C.履职情况和作风表现
-
干部个人( )自行联系交流事宜 ,领导干部不得指定交流人选 ,同一干部不宜频繁交流。
- A.不得
- B.一般不得
- C.可以
-
对关爱提醒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一些线索不具体的举报反映,纪委可不作为信访监督事项办理,酌情对党员干部进行关爱提醒
- B.关爱提醒比需要诫勉谈话和函询相对较轻的情况
- C.不需要党员干部对告知提醒问题进行函复或作出解释
- D.不抄送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
-
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 )。
- A.党委书记
- B.支部书记
- C.党的基层组织
-
参加公开选拔 ,在报名与资格审查时 ,应当经( )同意。
- A.上级党委(党组)
- B.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 C.所在单位
-
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转任同级领导职务时,是否需要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 )
- A.可只进行组织考察,不必进行民主推荐
- B.必须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 C.不必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
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成员 ,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的主要领导成员。
- A.党委部分工作部门
- B.政府部分工作部门
- C.党委和政府部分工作部门
-
领导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离)休( )年内,不得到本人原任职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兼职(任职),也不得从事与原任职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以下三种情形,属流动党员的是( )。
1、离开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六个月以内,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的党员属流动党员;
2、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但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属流动党员;
3、外地或者外单位流入并转移临时组织关系的党员属流动党员。
- A.2 和 3
- B.1和 3
- C.三种都是
-
不属于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方式的是 ()。
- A.责令公开道歉
- B.引咎辞职
- C.警告处分
- D.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