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考试2018题库试题(1)
-
1961年,党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 )、( )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在6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A.原子弹导弹
- B.原子弹氢弹
- C.氢弹导弹
-
应当用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 )的人民。
- A.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
-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造;
-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 A.权力结算制度
- B.权力公开制度
- C.权力透明制度
- D.权力清单制度
-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 )。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B.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1979年1月,( )先后报道了四川省广汉县、贵州省开阳县、云南省元谋县、安徽省和广东省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 A.《人民日报》
- B.《光明日报》
- C.《解放军报》
-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建设上来。
- A.经济
- B.政治
- C.文化
- D.社会
-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 )。
- A.1966年将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
- B.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 C.三线建设的计划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一些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下列不属于这些全球性问题的是( )。
- A.粮食安全
- B.能源资源安全
- C.网络安全
- D.人口健康
-
1991年2月2日至6日,全国统一战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高举( ),巩固和扩大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以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 A.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
- B.社会主义旗帜
- C.爱国主义旗帜
-
近些年来,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西方大国鼓吹( )的理论,推行“人道主义干预”,为其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制造理论依据。
- A.“人权高于主权”
- B.“共存共荣”
- C.“主权有限”
-
1979年邓小平在上海接见上海市委常委时指出:思想路线不解决,政治路线是搞不清楚的,必然是摇摇晃晃的。我们的根本问题是要搞四个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搞穷过渡、穷社会主义。否则你吹有什么用。思想路线解决了,政治路线才容易贯彻。归根到底,是( )。
- A.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B.解放思想
- C.把精力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
1962年1月至2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在会上作报告,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
- A.毛泽东
- B.邓小平
- C.刘少奇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 ),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 A.更加丰富
- B.更加多样
- C.更加多元
- D.更加立体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A.经济管理
- B.社会管理
- C.行政管理
- D.组织管理
-
( )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指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
- A.1951年
- B.1954年
- C.1956年
-
当20世纪来临之际,世界( )进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对当时和以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当时处在政治黑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的中国,根本没有可能去追赶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潮流。
- A.政治
- B.经济
- C.科技
-
1961年,党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 )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在6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A.原子弹导弹
- B.原子弹氢弹
- C.氢弹导弹
-
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主义形成的( )。
- A.“官本位”意识
- B.所谓正统思想
- C.“官贵民贱”意识
-
(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 A.2001年11月1日
- B.2001年11月10日
- C.2001年11月20日
- D.2001年11月30日
-
( )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 A.行政体制
- B.文化体制
- C.经济体制
- D.社会体制
-
1977年4月10日,尚未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给中央的一封信中,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 )。
- A.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
- B.必须准确地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
- C.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 )。
- A.任期制
- B.连任制
- C.终身制
-
党的组织设置的原则是( )。
- A.按照地区和生产原则
- B.按照工作和单位原则
- C.按照级别和待遇原则
-
延安整风运动使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在( )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 A.思想
- B.组织
- C.政治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国家( )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 A.奖励
- B.激励
- C.鼓励
- D.荣誉
-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先后爆发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两军总指挥是( ),政治委员是,从而创立了左右江根据地。
- A.张云逸韦拔群
- B.俞作豫雷经天
- C.李明瑞邓小平
-
( )决定,不再设立党的顾问委员会。
- A.党的十三大
- B.党的十四大
- C.党的十五大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D.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A.民主主义革命
- B.新民主主义革命
- C.社会主义革命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 )还将进一步发展。这必然会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 A.新变化
- B.新问题
- C.多样化
-
从1956年至1966年,我国新修铁路近8000公里。( )、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 A.四川
- B.福建
- C.贵州
-
决定社会主义( )的要素有三个:比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更高的生产力;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生产关系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A.本质
- B.特点
- C.特征
-
党的团结的组织基础是( )。
- A.马克思主义
- B.民主集中制
- C.党的纲领路线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 )深入发展。
- A.改革
- B.变化
- C.革新
- D.变革
-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 A.智慧
- B.毅力
- C.决心
- D.魄力
-
党的三大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 A.政治上、思想上
- B.思想上、组织上
- C.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
-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 )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 A.四年;
- B.五年;
- C.六年。
-
列宁在( )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
- A.《怎么办?》
- B.《进一步,退两步》
- C.《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
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 ),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 A.力量源泉
- B.精神支柱
- C.精神动力
-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 )。
- A.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 B.有关党组织批准;
- C.支部大会讨论通过。
-
党的十六大指出,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 )。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C.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