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安执法考试题库基本级试题答案卷
-
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思想主要表现形式有()。
- A.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 B.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
- C.特权思想严重
- D.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薄
-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包括要尊重和保护()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 A.行政相对人
- B.违法行为人
- C.犯罪嫌疑人
- D.被告人
- E.服刑人员
-
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为骨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 A.民商法
- B.刑事法
- C.行政法
- D.诉讼法
-
政法机关的职能是()。
- A.维护国家安全
- B.打击预防犯罪
- C.维护公平正义
- D.服务改革发展
-
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自觉接受监督,应做到()。
- A.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 B.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的关系
- C.把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动力
- D.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
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结合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实际情况,当前突出需要对广大政法干警进行()方面的法治理念教育。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公平正义
- D.服务大局
- E.党的领导
- F.遵纪守法
-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做主
- B.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 C.人民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来源
- D.政权组织形式
-
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 A.政治领导
- B.思想领导
- C.行为领导
- D.组织领导
-
程序公正具有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 A.以实现实体公正为目标
- B.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C.克服执法者的随意性
- D.确保执法者的威严
-
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有所区别,表现在()。
- A.产生渠道不同
- B.表现形式不同
- C.作用不同
- D.效力不同
-
执法公正包括()。
- A.实体公正
- B.程序公正
- C.事实公正
- D.法律公正
-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无法可依
- B.有法不依
- C.执法不严
- D.违法不究
-
实践证明,坚持服务大局,政法工作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 A.使党委满意
- B.使政府满意
- C.使人民群众满意
- D.使政法工作自身不断发展创新
-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 A.立党为公
- B.执政为民
- C.依法治国
- D.以德治国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要求之一,必须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具体表现为()。
- A.坚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 B.坚持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 C.坚持党的领导
- D.坚持平等、自由、正义、效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追求
-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
- A.服务热情
- B.举止文明,态度公允
- C.仪容整洁
- D.清正廉洁
-
政法干警必须以()为至高利益。
- A.人民利益
- B.国家利益
- C.社会利益
- D.局部利益
-
政法干警充分尊重当事人、行政相对人应有的()等程序性权利。
- A.知情权
- B.控辩权
- C.陈述权
- D.公开审判权
-
当前公安机关立足本职要特别做好以下哪几项工作?()
- A.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B.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 C.强化法律调节和服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 D.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
有的党政领导和政法机关不能全面把握大局,片面认为大局就是经济建设,只讲服务经济建设,忽视或不讲服务()。
- A.经济建设
- B.政治建设
- C.文化建设
- D.和谐社会建设
-
甲为某工厂的车间主任,经常批评不认真工作的工人乙,乙怀恨在心。一日,乙将工厂设备上的贵重金属拧下,放在甲的公文包里。由于设备遭破坏,机器无法工作,造成经济损失 200万元。公安机关侦查时,乙又提出甲可能是犯罪嫌疑人,于是公安民警在甲的公文包里搜出贵重金属,将甲拘留。乙的行为构成( )。
- A.破坏生产经营罪与诬告陷害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报复陷害罪
- C.诬告陷害罪
- D.诽谤罪
-
甲欲杀乙,用菜刀对乙的胸部砍击,乙倒地后甲误认为乙已经死亡,便迅速逃离现场。乙被送到医院后经抢( )。
- A.故意杀人罪(未遂)
- B.故意伤害罪
- C.故意杀人罪(既遂)
- D.过失致人死亡罪
-
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应当由( )作出。
-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 B.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
- C.县级以上人民法院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公安机关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报 )。
- A.不应当受理
- B.应当接受,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 C.应当受理,并进行侦查
- D.不应当受理,并告知其应向主管机关报案#控告或举报
-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 )发布。
- A.上一级公安机关
- B.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
- C.公安部
- D.省级人民政府
-
杨某与周某有仇,趁周某不注意,将农药投入周某喝的水中,周某喝后中毒,经抢救未死。杨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未遂)
- B.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
- C.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
- D.故意伤害罪
-
公安机关在依法执行拘留或者逮捕中, 发现执行对象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 应当( )。
- A.暂缓执行
- B.报请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
- C.在执行后立即报告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
- D.报请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
-
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
- A.行政处罚
- B.刑事处罚
- C.经济处罚
- D.管制
-
对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依法( )。
- A.没收
- B.收缴
- C.追缴
- D.扣押
-
王某为与张某结婚而冒充高( )。
- A.构成强奸罪
- B.构成诈骗罪
- C.不构成犯罪
- D.构成招摇撞骗罪
-
甲盗窃正在架设中的高压电线 600多米,给国家造成损失 12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 A.破坏电力设备罪
- B.盗窃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破坏生产经营罪
-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继而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
- 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
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又犯新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由( )立案侦查。
- A.原监管部门
- B.犯罪地公安机关
- C.原案件侦查机关
- D.原户籍所在地侦查机关
-
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转手以 1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并将钟某强奸。 王某的行为( )。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
- B.强奸罪
- C.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
- D.拐卖妇女罪
-
某地地震,大量房屋倒塌,甲打着救援的旗号在废墟上四处挖掘,获得大量财物。甲的行为( )。
- A.构成侵占罪
- B.构成盗窃罪
- C.构成抢夺罪
- D.不构成犯罪
-
王某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王某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的念头。他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回原处。( )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 B.构成爆炸罪
- C.属于假想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走私分子王某在驾驶大型货轮走私成品油过程中, 指使他人将登上货轮进行例行检查的海关缉私人员全部打落水中。对王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
- A.以走私普通货物罪进行处罚
- B.以妨害公务罪进行处罚
- C.按走私普通货物罪和妨害公务罪进行数罪并罚
- D.走私行为和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
某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分别住甲地、乙地、丙地、丁地,先后在甲、乙、丙、丁等地作案多起,后乙地公安机关最先接到有关报案,此案应由( )公安机关管辖。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14岁以上,不满( )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 A.15
- B.16
- C.18
- D.20
-
下列情形中,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是( )。
- A.抓获违法犯罪分子
- B.执行逮捕
- C.押解犯罪分子
- D.制止聚众扰乱车站秩序行为
-
我国刑法第 1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 )。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 C.不构成犯罪
-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
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首要特点是 ( )。
- A.内容的根本性
- B.效力的最高性
- C.立法的原则性
- D.实现的多层次性
-
甲谎称购买金首饰让售货员拿出金项链,趁售货员不注意将仅值 30余元的包金项链与价值 2000多元的纯金项链掉包得逞。甲的行为构成( )。
- A.诈骗罪
- B.民事诈骗
- C.盗窃罪
- D.抢夺罪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
- A.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
- B.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相对人同意
- C.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相对人同意
- D.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
-
民警李某和张某对形迹可疑的王某进行口头传唤,王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围观群众,李某和张某见此,决定对王某实施强制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王某带回派出所,经调查后发现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民警李某和张某对王某使用手铐的行为( )。
- A.合法,因为王某辱骂了民警
- B.合法,因为执行强制传唤时王某可能有脱逃、反抗等危险行为
- C.违法,因为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
- D.违法,因为王某并没有对民警实施暴力
-
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 )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制部门
-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 C.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 D.作出决定的机关
-
吴某因一次输血感染上艾滋病,绝望之余,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针筒,先抽取自己的血液,再随意向街上行走的行人针刺和注射,引起社会极大的恐慌。吴某的行为( )。
- A.构成传播性病罪
- 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C.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 D.构成寻衅滋事罪
-
民警王某与同事在路上设卡查车,一辆面包车在通过卡点时,该车未停连续闯卡后疾驰而去,王某便与 3名联防队员拦乘一辆出租车追去。当追到面包车后面时,王某将头伸出窗外大声喊道: "快停车接受检查。 "然而,该车始终未停。王某掏出手枪,对天连开两枪,以示警告,但该车仍未停。王某再次瞄向车后轮连开三枪,车终于停下。当王某等人上车检查时,发现车上 3人均中弹,其中两人由于伤势严重死亡。事后查明车主闯卡是因为未交养路费,害怕罚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其所属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 B.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其所属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
- C.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王某本人给予赔偿
- D.王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其所属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
乙与丙因事发生口角,甲得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 2000元钱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 2000元钱带给丙,甲将钱据为己有。甲的行为( )。
- A.构成诈骗罪
- B.构成敲诈勒索罪
- C.构成侵占罪
- D.构成抢劫罪
-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
- A.已满14周岁不满 18周岁
- 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 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 D.不满14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