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置权包括( )。

    • A.命令
    • B.处分
    • C.禁止
    • D.许可
  2.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下列选项中属于决定书应当载明的是( )。

    • A.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 B.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 C.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 D.违法事实和证据
  3. 取保候审保证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主要有( )。

    • A.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
    • B.管理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活动
    • C.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
    • D.发现被保证人已经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
  4. 在对敌斗争方面要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的势力是( )。

    • A.民族分裂势力
    • B.宗教极端势力
    • C.国际恐怖势力
    • D.宗族团体势力
  5.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有( )。

    •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 B.法律规定由公安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 C.对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D.公安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6.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 )。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B.检察机关的监督
    • C.审判机关的监督
    • D.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
  7.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负责对刑事案件的( )。

    • A.侦查
    • B.预审
    • C.拘留和执行逮捕
    • D.部分刑罚的执行
  8. 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 B.监督对象的不特定性
    • C.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 D.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9. 关于警察和国家的联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 A.警察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 B.警察不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C.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 D.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10. 适应新的治安形势,发展多样化的警民结合方式。警民结合的形式主要有( )。

    • A.警民联防
    • B.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 C.“110”报警服务监督系统
    • D.流动治安派出所
  11. 同刑事犯罪作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每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义不容辞的( )。

    • A.政治责任
    • B.社会责任
    • C.法律责任
    • D.道德责任
  12. 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是( )。

    • A.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
    • B.表明了党和政府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
    • C.处理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基本关系
    • D.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13. 公安机关刑事司法工作主要是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 )。

    • A.国内安全保卫工作
    • B.刑事侦查工作
    • C.刑事强制工作
    • D.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
  14. 公安指挥工作,是指公安指挥实施系统的工作,主要负责(  )。

    • A.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
    • B.各业务部门和专业工作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具体指挥
    • C.接收“110”报警
    • D.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15. 下列关于警察的叙述错误的有( )。

    • A.警察的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
    • B.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军事力量
    • C.现今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 D.警察是非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
  16. 公安政策具有( )。

    • A.强制作用
    • B.调整作用
    • C.指导作用
    • D.规范作用
  17. 古代警察的特点包括( )。

    • 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 B.古代警察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的
    • 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 D.古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
  18. 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直接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 )。

    • A.自觉地接受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 B.自觉接受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公安工作的直接领导
    • C.凡是党委要直接过问、检查和督促的,公安机关要如实汇报,不得封锁消息、不得对党委保密、不准消极应付和抵制,更不准拒绝
    • D.那些具有全面性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工作部署以及一些重大案件的侦查处理,都要在党委实际领导下进行
  19. 关于警察起源理解正确的有( )。

    • A.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
    • B.警察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C.警察是从来就有的,也将与世长存
    • D.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20. 某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盗窃案件中,办案人员刑讯逼供将犯罪嫌疑人殴打致残。该犯罪嫌疑人有权依法( )。

    • A.提起行政复议
    • B.提起刑事诉讼
    • C.取得国家赔偿
    • D.取得民事赔偿
  21. 参与刑事司法活动的行政机关是( )。

    • A.政府
    • B.检察机关
    • C.审判机关
    • D.公安机关
  22. 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存在公安专业工作质量上,做好群众工作是公安民警的( )。

    • A.基本功
    • B.基本手段
    • C.基本方法
    • D.基本措施
  23.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3条规定,下列情况中属于应当予以辞退的情形是( )。

    • A.私自将警械、警服、警衔标志转借、赠送非人民警察
    • B.遇事推诿、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任
    • C.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
    • D.经常迟到早退或者上班时间经常办私事
  24. 盘问检查权属于( )。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 B.治安行政处罚权
    • C.治安监督检查权
    • D.治安行政强制权
  25. 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的搜索、检查,称为( )。

    • A.勘验
    • B.检查
    • C.搜查
    • D.扭押
  26. ( ),公安部对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阐述,并在全国公安系统颁布实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 A.1991年
    • B.1994年
    • C.1996年
    • D.2003年
  27.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属于( )。

    • A.事前监督
    • B.事后监督
    • C.事中监督
    • D.内部监督
  28. 取保候审是公、检、法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 )的强制措施。

    • A.不离开住处
    • B.不离开指定的居所
    • C.不会见他人
    • D.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
  29. ( )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事务的一个必然趋势。

    • A.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
    • B.公安科技群众化
    • C.治安工作社会化
    • D.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
  30.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 )。

    • A.公安政策体系
    • B.公安对策体系
    • C.法律制度体系
    • D.公安法制体系
  31.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 )。

    • A.中国和法国
    • B.法国和美国
    • C.法国和英国
    • D.美国和英国
  32. 中国的近代警察建立在( )。

    • A.明朝末期
    • B.清朝前期
    • C.清朝中期
    • D.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
  33.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 )以内进行讯问。

    • A.拘留后的12小时
    • B.拘留后的24小时
    • C.拘留后的48小时
    • D.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特殊情况下,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34. 下列属于惩罚性赔偿的是( )。

    • A.返还财产
    •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中规定的二倍以下赔偿制度
    • C.恢复原状
    • D.修理、重作、更换
  35.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授予警衔范围的是( )。

    • A.公安院校的教师
    • B.海关缉私警察
    • C.司法警察
    • D.国家安全机关的工勤人员
  36. 刑罚的教育功能的对象是( )。

    • A.犯罪人
    • B.人民群众
    • C.人民群众和犯罪人
    •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7. 人民警察的政治纪律是有关人民警察政治觉悟、政治行为和政治言论方面的规范。基于人民警察的性质,下列不属于对人民警察政治方面的纪律要求的是( )。

    • A.人民警察不得散布有损于国家声誉、形象和威信的口头或书面言论
    • B.不得参加国家明令取缔、禁止以及未依法得到批准的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
    • C.不得参加以反对国家为目的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参加罢工
    • 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38.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木得有的行为?( )

    • A.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 B.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 C.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 D.依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39. 对“人民警察的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人民警察担任职务,执行公务,反映了国家对人民警察的任用关系
    • B.人民警察的权力、义务来源于国家的法律法规
    • C.只有国家选任他为人民警察时,他才必须遵守人民警察义务
    • D.如果其脱离了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则其作为人民警察的义务也就终止了
  40. 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主要体现为( )。

    • A.具有相应的文化程度(学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 B.分析综合能力
    • C.写作表达能力
    • D.具有良好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能力
  41. 关于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人民警察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B.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可自由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C.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办案民警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直接决定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 D.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42. 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和( )的监督。

    • A.人民法院
    • B.行政监察机关
    • C.同级人民政府
    • D.同级党委
  43. 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人民
    • B.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C.公安机关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 D.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4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 )

    • A.忠于事实、严格执法、廉洁奉公、遵守纪律
    • B.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
    • C.顾全大局、先人后己、团结同志、爱护集体
    • D.具有宽广的胸怀、合作的气度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45.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哪一种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

    • A.下班后与朋友到夜总会唱歌
    • B.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 C.春节期间与兄弟姐妹在家打麻将
    • D.着装不按规定穿制式黑色皮鞋
  46.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继续盘问)时间自( )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 A.被盘问开始
    • B.被盘问结束
    • C.被关进候问室
    • D.带至公安机关
  47.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 )。

    • A.精神奖励
    • B.物质奖励
    • C.经济补贴
    • D.政治待遇
  48.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 )、检查。

    • A.讯问
    • B.询问
    • C.盘问
    • D.问话
  49. 人民警察的( ),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 A.业务素质
    • B.素质
    • C.文化素质
    • D.政治素质
  50. 警告是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强制性质的最轻的一种治安管理处罚,主要适用于初犯、偶犯,且情节轻微、后果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 正确
    • 错误
  51. 公安机关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首先应当告知当事人应有的权利,并保障当事人充分享有陈述权、申辩权、要求举行听证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和要求行政赔偿等权利。( )

    • 正确
    • 错误
  52. 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治安管理处罚有效。( )

    • 正确
    • 错误
  53. 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包括公民和单位。( )

    • 正确
    • 错误
  54. 违反治安管理主体主观上的过错就是过失。( )

    • 正确
    • 错误
  55. 督察人员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 )

    • 正确
    • 错误
  56. 行政监察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检查。( )

    • 正确
    • 错误
  57. 报考人民警察,除必须具备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基本条件和《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身体健康,体型端正,无残疾,无口吃,无重听,无色盲,裸眼视力在1.o以上。男性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在1.60米以上(南方部分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商录用主管机关同意可适当放宽)。( )

    • 正确
    • 错误
  58. 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必须由同级公安机关正职领导担任。( )

    • 正确
    • 错误
  59.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均设立督察机构。( )

    • 正确
    • 错误
  60. 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即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是国家意志单向性表示,不以相对人同意与否为先决条件。( )

    • 正确
    • 错误
  61.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 )

    • 正确
    • 错误
  62. 居民身份证及其他人口证件的签发和验证工作属于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内容。( )

    • 正确
    • 错误
  63.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 正确
    • 错误
  64.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 )

    • 正确
    • 错误
  65. 基层组织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

    • 正确
    • 错误
  66.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关系着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正确发挥其职能作用。( )

    • 正确
    • 错误
  67. 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全面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全面地接受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工作上的领导。( )

    • 正确
    • 错误
  68. 公安秘书工作,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制定工作。( )

    • 正确
    • 错误
  69. 法律是政策的灵魂,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是法律的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所以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是一致的。( )

    • 正确
    • 错误
  70.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体要件与客体要件的总和。( )

    • 正确
    • 错误
  71. 任何人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都应受到处罚。( )

    • 正确
    • 错误
  72. 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少数,处罚多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

    • 正确
    • 错误
  73. 任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

    • 正确
    • 错误
  74. 所谓教育,主要是指法制教育,要求被教育者必须懂法、守法,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拒绝教育。( )

    • 正确
    • 错误
  75. 警察的本质特征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

    • 正确
    • 错误
  76. 刑事强制权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的强制权力。( )

    • 正确
    • 错误
  77.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权包括有权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或检查。( )

    • 正确
    • 错误
  78. 警察的职能是否集中于一个统一的警察机关是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之一。( )

    • 正确
    • 错误
  79. 警察在本质上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