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森林公安考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并设立了公告牌予以说明。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 B.间接故意
    • C.过于自信的过失
    •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 甲于1984年3月5日出生,到()才算已满14周岁。

    • A.1998年3月4日
    • B.1998年3月5日
    • C.1998年3月6日
    • D.1997年3月5日
  3. 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 A.14500元
    • B.12500元
    • C.9500元
    • D.4000元
  4. 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应当从轻处罚
    • D.应当负刑事责任
  5.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A.紧急避险
    • B.正当防卫
    • C.防卫过当
    • D.对象错误
  6. 杨某在踢足球时一脚将球踢出场外,打碎足球场旁居民楼上刘家阳台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时又碰上楼下李家的花盆,花盆随之落下,刚好砸到从楼下走过的吴老太的头上,致其重伤,问,杨某的行为在刑法学上认为是()。

    • A.疏忽大意的过失
    • B.过于自信的过失
    • C.无罪过事件
    • D.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
  7. 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饭菜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吃了下毒的饭菜中毒身亡。甲与丙()。

    • A.构成共同犯罪
    • B.不属于共同犯罪
    • 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 D.甲构成教唆罪
  8.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9. 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对甲()。

    • A.按既遂犯处罚
    •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应当免除处罚
  10. 下列()情形不构成累犯。

    • A.张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 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 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11. 甲持刀抢劫出租车,驾驶员奋勇抵抗,搏斗中夺刀将甲刺死。驾驶员的行为是()。

    • A.故意杀人罪
    • B.正当防卫
    • C.防卫过当
    • D.故意伤害
  12. 甲与乙不认真操纵机器,使机器受到损坏,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甲乙二人的行为()。

    • A.如果甲乙二人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造成的,则是共同犯罪
    • B.如果甲乙二人是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的,则是共同犯罪
    • C.是共同犯罪
    • D.不是共同犯罪
  13. 公安机关督察机构的督察长由()担任。

    • A.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正职担任
    • B.上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的副职担任
    • C.上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担任
    • D.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担任
  14. 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

    • A.涉嫌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的
    • B.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造成恶劣影响的
    • C.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
    • D.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
  15. 禁闭的期限为()。

    • A.一天至三天
    • B.一天至七天
    • C.三天至七天
    • D.三天至十天
  16.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督察机构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督察决定书之日起三日内提出申请,督察机构应当在()内作出复核决定。

    • A.三日
    • B.五日
    • C.七日
    • D.十日
  17. 甲参与一次群体性斗殴时,用椅子将乙砸倒,乙倒地后被送往医院,次日因抢救无效死亡。甲被公安机关拘留,经检察院批准以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逮捕。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院认为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将甲释放,甲提出赔偿请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安机关负责赔偿
    • B.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检察机关负责赔偿
    • C.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作为共同的赔偿义务机关
    • D.公安机关赔偿拘留期间的给甲造成的损失,检察机关赔偿逮捕期间给甲造成的损失
  18. 张某和李某是邻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案外人李某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强行拆毁。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损失应由()赔偿。

    • A.应当由张某负责赔偿
    • B.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赔偿
    • C.应当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
    • D.属于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担
  19. 某市交通局公务员李某被借调到市公安局工作。在一次追逃任务中,李某和另三个公安民警共同把守一个路口。一天晚上,在查一辆从市区开来的车时,由于司机张某属于无证驾驶,且并不知道公安民警是在抓捕逃犯,因而强行冲卡,被李某误以为是逃犯,而开枪射击,张某当场死亡。若张某家属要求赔偿,有关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某市交通局应当承担赔偿义务
    • B.某市公安局应当承担赔偿义务
    • C.国家不负赔偿责任
    • D.李某个人承担赔偿责任
  20. 森林公安机关作出的以林业主管部门名义作出的林业行政处罚赔偿的义务机关是()。

    • A.国家
    • B.森林公安机关
    • C.林业主管部门
    • D.公安民警
  21. 国家赔偿中,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最高额不得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倍。

    • A.5
    • B.10
    • C.15
    • D.20
  22.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 A.两人
    • B.三人
    • C.四人
    • D.五人
  23.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 A.五日
    • B.七日
    • C.十日
    • D.三日
  24.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A.一千元
    • B.二千元
    • C.三千
    • D.五百元
  25.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 A.免除
    • B.不予
    • C.减轻
    • D.减轻或免除
  26. 保证金应当由银行代收。在银行非营业时间,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收取,并在收到保证金后的()日内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 A.1
    • B.2
    • C.3
    • D.4
  27. 行政处罚由()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 A.被处罚人所在地
    • B.违法行为发生地
    • C.被处罚人所在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
    • D.违法行为发现地
  28. 公安机关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

    • A.不可以
    • B.不能
    • C.应当
    • D.也可以
  29. 听证由公安机关()组织实施。

    • A.办案单位
    • B.督察部门
    • C.法制部门
    • D.信访部门
  30.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日。

    • A.15
    • B.30
    • C.60
    • D.90
  31. 罗某,从小爱好无线电,2005年10月在家中自制一装备,无意间调至与某部队通信电台频率接近的频率,对部队电台的使用产生了一段时间的有害干扰,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罗某马上就消除了自己的行为。对于罗某,公安机关()。

    • A.不能予以治安处罚
    • B.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行政拘留
    • C.应予以劳动教养
    • D.追究罗的刑事责任
  32. 某煤矿老板宋某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雇用两名保安看守挖矿工人在周末劳动,如不愿意,就会被保安殴打一顿,一名工人己被打至全身青紫(经鉴定均为轻微伤)。对于宋某的行为,公安机关()。

    • A.对宋某按被教唆人实施的违法行为予以治安处罚
    • B.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强迫他人劳动的规定对宋某予以治安处罚
    • C.不能对宋某予以治安处罚
    • D.因宋某的违法行为轻微,可对其免予治安处罚
  33. ()属于寻衅滋事的行为,应予以治安处罚。

    • A.两村村民为争夺一块相邻土地打群架
    • B.为索要债务,对债务人进行殴打
    • C.无故追逐、拦截他人
    • D.和父母吵架,损坏家中的碗筷
  34.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述情形中,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后应当执行的有()。

    • A.小李,男,1990年8月生,2005年6月因参与赌博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 B.小刘,女,1978年1月生,2005年4月因虐待丈夫与前妻所生之女小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但小刘正怀有六个月身孕
    • C.老张,男,1932年3月生,2005年7月因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十分恶劣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 D.小何,男,1980年10月生,2005年9月因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35. 关于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下列()是错误的。

    • A.追缴退还被侵害人
    • B.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
    • C.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 D.一律收缴
  36. 关于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 A.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罚
    • B.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罚
    • C.对单位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 D.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其规定
  37.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

    • A.10日
    • B.20日
    • C.30日
    • D.37日
  38.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39.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

    • A.15日
    • B.20日
    • C.25日
    • D.30日
  40.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

    • A.所属机关负责人口头报告
    • B.检察机关书面报告
    • C.所属机关口头报告
    • D.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41. 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可实行交通管制的机关是()。

    • A.交警队
    • B.公安交通管理局
    • C.派出所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42. 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及时通知其()。

    • A.父母
    • B.亲属
    • C.朋友
    • D.监护人
  43.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于(),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进行盘问检查。

    • A.行政相对人
    • B.公民
    • C.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
    • D.乞讨人员
  44. 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 A.出生在我国的人
    •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 D.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45.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46. 下列法的渊源中,效力层次最低的是()。

    • A.法律
    • B.地方性法规
    • C.地方性规章
    • D.行政法规
  47. 下列关于法律的渊源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影响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的因素主要有指定机关、适用范围和制定时间
    • B.一项正式的法的渊源可能会产生出两种解释的模棱两可性和不确定性,为保证一个合理的决定就需要诉诸法的非正式渊源
    • C.习惯是社会共同体的人们事实上的共同情感和要求的体现,也是他们的共同理性的体现,故习惯可以成为法的非正式渊源
    • D.《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属于法的正式渊源
  48.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 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 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