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题库2018试题(1)
-
社会监督制度,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制度。
- 正确
- 错误
-
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从轻或不予处罚。
- 正确
- 错误
-
警察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
- 正确
- 错误
-
通缉,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通令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方法。
- 正确
- 错误
-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 正确
- 错误
-
机构的设置必须坚持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公安赔偿是以违法的行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客观损害后果为必要条件。
- 正确
- 错误
-
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政治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
- 正确
- 错误
-
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在行使职权时,仅对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负责。
- 正确
- 错误
-
诱骗他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从重处罚。
- 正确
- 错误
-
张某在2000年至2002年中有一年年度考核中被单位确定不称职,2003年度考核又被确定为不称职,于是单位对张某作出予以辞退的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公安政策对违法犯罪分子有遏制、制裁及促使其转化的作用。
- 正确
- 错误
-
单位可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 正确
- 错误
-
统一考录制度是指新招录公安民警,一律实行省级公安机关和人事部门统一考试,公安部派人督考,切实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公安队伍的基本素质。
- 正确
- 错误
-
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行政管理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的切实贯彻实施。
- 正确
- 错误
-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 正确
- 错误
-
编制管理必须坚持统一管理、严格审批、服务实践、协调发展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经济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 正确
- 错误
-
人民警察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的总称。
- 正确
- 错误
-
故意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 正确
- 错误
-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主要是通过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的,其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
- A.立案监督
- B.审查批捕
- C.审查起诉
- D.侦查活动
-
在执行逮捕、拘留时,遇有( ),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 A.可能随身携带凶器的
- B.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的
- C.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 D.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
-
( )是治安行政强制种类的内容。
- A.强制传唤
- B.强制戒毒
- C.强制拆除
- D.强制隔离
-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 A.以教为主,寓教于罚
- B.教育多数,处罚少数
- C.当罚则罚,罚如其分
- D.罚教结合,以罚为主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 )报告。
- 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或主任
- B.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C.上级公安机关
- D.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有( )。
- A.表达民意
- B.公开披露
- C.新闻报道
- D.调查、批评、建议
-
属于下列哪些情形,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
- A.认为公安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但证据充分的
- B.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 C.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
- D.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
文某系A镇人,2002年8月因故意伤害罪取保候审,文某在取保候审期间的下列行为中,哪些违反了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的规定?( )
- A.离开A镇到另一镇赶场贩卖水产品,2日内才返回
- B.将扎伤人的刀子扔到海里
- C.在传讯的时候因交通事故未能到案
- D.请证人吃饭,要证人作证时多多关照
-
对疑难、有分歧、易出问题和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需要专门监督的案件,应当由法制部门进行( )。
- A.验收把关
- B.协调指导
- C.案件审核
- D.专案调查
-
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
- A.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制约
- 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有关公安工作的不适当的决定或者命令
-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听取公安机关关于法律实施情况的报告,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进行汇报,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或者作出决定
- D.通过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要求公安机关报告有关情况,改正错误的、不适当的行为
-
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首位,主要体现在( )。
- A.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公安工作
- B.全体公安民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
- C.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D.确保公安队伍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
( ),是指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遵守和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的法律监督。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B.行政监察监督
- C.检察监督
- D.社会监督
-
( )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 A.公安机关的性质
- B.人民群众的支持
- C.人民群众的监督
- D.公安机关的宗旨
-
担任科(局)级正职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可授予( )至一级警司。
- A.三级警督
- B.二级警督
- C.一级警督
- D.三级警监
-
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实质是( )。
- A.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专政对象实行政治统治
- B.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 C.保障人民享有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 D.保证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
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 )担任。
- A.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成员副职
- B.同级公安机关的主要负责人
- C.同级公安机关的行政首长
- D.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
-
人民警察的纪律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政治纪律、组织纪律、( )、保密纪律
- A.职业道德
- B.文明执勤
- C.行动纪律
- D.工作纪律
-
对于侦查破案、拘留逮捕、审讯、处置突发暴力事件、制裁违法犯罪等项工作。公安机关的工作对策主要是( )。
- A.保护
- B.打击与保护并重
- C.防范
- D.以强制力进行打击
-
人民警察的录用与国家公务员的录用一样,贯彻( )、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 A.公平
- B.公正
- C.公道
- D.公开
-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处罚。
- A.不予
- B.从轻
- C.减轻
- D.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
-
社会监督是一种( )。
- A.国家性质的监督
- B.非国家性质的监督
- C.法律性质的监督
- D.社会性质的监督
-
( )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密切警民联系的新途径。
- A.警民联系卡
- B.110报警服务台
- C.巡警
- D.热线电话
-
行政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 )机关。
- A.领导
- B.主管
- C.职能
- D.行政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处分的是( )。
- A.警告
- B.记大过
- C.禁闭
- D.撤职
-
某重大贪腐案被揭发后,有公务人员接到指示:“务必积极主动扩大调查、征集搜集全,将贪腐集团成员一网打尽,并将贪污的不法所得追回。”下列选项中为最可能完成这一要求的公务人员是( )。
- A.法官
- B.公安人员
- C.行政监察人员
- D.检察官
-
钟某因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发现其已有5个月身孕,公安机关对钟某应采取怎样的强制措施?
- A.仍应当逮捕
- B.不应采取强制措施
- C.应当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D.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甲市公安局于6月9日上午9点在乙市将犯罪嫌疑人杜某拘留,下行3点将杜某带回分局,有关机关的下列哪项做法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 A.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在24小时内通知了其家属但没有通知其单位
- B.公安机关拘留杜某后,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2点才对杜某进行了讯问
- C.经讯问,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具备依法逮捕的条件,于是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检察院经审查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D.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是错误的,在继续拘留杜某的同时,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请了复核
-
吴某因为被怀疑和别斗殴被公安机拘禁达20天之久后上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公安机关的行为被确认违法。某要求公安机关对其名誉权造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下面哪种不是公安机关承担责任的方式?
- A.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 B.消除影响
- C.恢复名誉
- D.赔礼道歉
-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 )处罚。
- A.不予
- B.从轻
- C.减轻
- D.从轻、减轻或者不予
-
警衔等级的设置是警衔制度的核心,设有( )等十三级。
- A.四
- B.五
- C.六
- D.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