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法院辅助人员笔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是( )。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 C.最初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
  2. 土管局批准了陈某建房申请,陈某房子建好后,某县水利局因其为违章建筑责令拆除。陈某以县水利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应按下列哪种方式办理?

    • A.应追加县土管局为被告,并通知其参加诉讼。
    • B.应通知县土管局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
    • C.应通知县土管局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 D.应通知县土管局以证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3. 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特征的表述,( )是不正确的。

    • 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刑事纠纷
    • B.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
    • C.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
    • D.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
  4. 将宪法划分为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这种分类的科学性,是因为它( )。

    • A.指出了宪法的内容
    • B.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 C.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 D.指出了国家的不同类型
  5. 以下犯罪行为的主体哪一种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A.玩忽职守罪。
    • B.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 C.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6. 行为人王某生产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后,又销售这种商品的,对王某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哪项是正确的?

    • A.假冒注册商标罪。
    • B.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C.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并罚。
    • D.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择一重罪处罚。
  7. 在行政诉讼的执行措施中,不可以对行政机关采取( )。

    • A.划拨
    • B.查封
    • C.扣押
    • D.司法建议
  8. 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

    • A.罗马法系
    • B.社会主义法系
    • 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 D.普通法系
  9. 公司犯下下列哪些罪时,实行双罚,即单位处罚金,同时要求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 A.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 B.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 C.挪用公款罪。
    • 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10.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

    •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 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11. 一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岸避风已不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域,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船长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刚接近该轮航线海域时,突改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对船长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紧急避险。
    • B.假想避险。
    • C.事中避险。
    • D.事前避险。
  12. 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公务员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
    • B.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报中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 C.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 D.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
  13. 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

    • A.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C.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 D.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14. 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

    •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
    • B.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
    • C.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
    • D.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
  15.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称为( )。

    • A.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 B.爱国统一战线
    • C.民族统一战线
    • D.广泛的统一战线
  16. 刁某花5000元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名受骗的四川姑娘作妻子,姑娘知道真相后欲逃跑,刁某将其手脚捆住,强行与其同房,发生性关系,事后为防止其逃跑将其锁在屋内,一个月后女方哥哥领公安人员前来解救,刁某持械堵住屋门不许公安人员进入,相持一个多小时,致使全村的许多人前来围观,后公安人员制服刁某使该四川姑娘得救,两名公安人员在与刁某搏斗时受轻伤。本案刁某的行为构不成下列哪些犯罪?

    • A.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 B.强奸罪。
    •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 D.非法拘禁罪、妨害公务罪。
  17. 把宪法划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 )。

    • A.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 B.是否有最高法律效力
    • C.是否容易修改
    • D.是否是书面形式
  18. 下列行为中,哪项属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

    • A.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取租金。
    • B.代理期限届满后,委托人没有继续委托,而代理人仍然进行代理行为。
    • C.甲向乙提出书面要约,双方在此之前未有联系。甲在要约中明确提出,若乙不在1个月内提出反对意见,视为同意,1个月后,乙沉默。
    • D.甲向其妻子乙提出离婚,乙沉默,后甲以乙的此行为要求法院判决离婚。
  19. 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不成而将被干涉者杀害的行为构成下列哪种罪?

    • 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 B.故意杀人罪。
    • C.属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加重罪状。
    • 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故意杀人罪。
  20.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 )负责。

    • A.上级人民法院
    • B.本级人民法院
    •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D.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1. 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

    • A.判例法
    • B.习惯法
    • C.法典
    • D.不成文法
  22. 对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 A.宣告死亡的效果在于终止下落不明人以其原住所地为中心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宣告失踪仅在于为完全行为能力失踪人设立财产代管人。
    • B.宣告死亡的法定下落不明期间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下为1年;宣告失踪的法定失踪期间一律为2年。
    • C.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2年,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
    • D.宣告失踪被撤销,发生返还财产,恢复婚姻关系等效果;宣告死亡撤销则没有这种效果。
  23.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签署公布
    • B.终止审议
    • C.进一步审议
    • D.提请表决
  24. 下列哪个选项所列人员可以成为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主体?

    • A.乡政府办公室秘书。
    • B.大学校长。
    • C.电视台主持人。
    • D.国有公司经理。
  25. 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选区划分的原则( )。

    • A.可以按地区人口划分
    • B.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
    • C.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或工作单位划分
    • D.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或工作单位划分
  26. 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

    • 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 B.抢劫罪。
    • 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 D.故意杀人罪。
  27. 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

    • A.规范性法律文件
    •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 C.司法机关公文
    • D.证据
  28.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 A.客观标准
    • B.唯一标准
    • C.唯一的客观标准
    • D.首要标准
  29. 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不包括( )。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处理
    • C.行政处分
    • D.劳动教养
  30. 《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 D.全国人大法工委
  31.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几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前几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对此,依次两个日期都正确的选项是哪项?

    • A.5日,10日。
    • B.7日,15日。
    • C.3日,7日。
    • D.5日,7日。
  32. 下列各种行为哪项实行数罪并罚?

    • A.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 B.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 C.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 D.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3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

    • A.立法解释
    • B.司法解释
    • C.审判解释
    • D.行政解释
  3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A.有病
    • B.年老
    • C.丧失劳动能力
    • D.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35. 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 )。

    • A.组成代表团视察工作
    • B.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 C.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 D.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36. 监察机关有权对下列哪种对象实施监察活动?

    • A.国家司法机关。
    • B.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D.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37. 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
    •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8. 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

    • A.任意性规范
    • B.授权性规范
    • C.委任性规范
    • D.准用性规范
  39. 被告人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构成重伤害行为的有哪些?

    • A.伤者当场因失血过多而休克,但及时抢救恢复正常。
    • B.伤者当时表面伤情较轻,但实际伤在脑内,后来因脑组织破裂压迫脑神经死亡。
    • C.伤者当时伤情较轻,及时送往医院,但由于医生治疗错误而导致其死亡。
    • D.伤者当时伤情较重,但事后没有后遗症,身体恢复正常。
  40. 司法解释是指( )。

    •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
    • 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 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
    • 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41.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

    • A.少数民族代表
    • B.妇女代表
    • C.华侨代表
    • D.军队代表
  42. 法律事实包括:一法律事件,二( )。

    • A.法律后果
    • B.法律制裁
    • C.法律行为
    • D.法律责任
  43.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

    • A.只能由法律设定
    • B.只能由行政法规设定
    • C.可以由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设定
    • D.可以由地方性法规设定
  44. 公安局预审员王某在审理卷烟厂女工陈某盗窃案时,对陈某犯盗窃甲级香烟209条(价值1600余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证,还将罪证材料销毁,掩护陈某逃避惩罚。陈某在王某的掩护下获得释放后,王某以此要挟,将陈某多次奸污。对王某的行为下列哪项表述正确?

    • A.包庇罪和强奸罪。
    • B.徇私枉法罪和强奸罪。
    • C.伪证罪和强奸罪。
    • D.玩忽职守罪与强奸罪。
  45. 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

    • A.人和物
    • B.违法对象
    • C.社会关系
    • D.社会秩序
  46. 姜某使用伪造、变造的金融票据,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并骗得其财物,数额较大。下述关于对姜某的行为认定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金融票据诈骗罪。
    • B.合同诈骗罪。
    • C.金融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 D.金融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择一重罪处罚。
  47. 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

    • A.法的历史类型
    • B.法的历史传统
    • C.法律体系
    • D.法律部门
  48. 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

    • A.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
    • B.没有普遍约束力
    • C.对下级法院没有约束力
    • D.有普遍的约束力
  49. 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

    • A.确定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 B.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 C.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 D.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50. 1954年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是( )。

    • A.政治协商原则
    •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本国经验和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 D.人民民主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