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安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1)
-
拘传适用的条件是( )。
- A.经过两次传唤
- B.根据案件情况应予拘传的
- C.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 D.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
公安赔偿具体实施的依据包括( )三个方面。
- A.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负担能力
- 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造成损害
- C.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损害
- D.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造成损害
-
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有( )。
- A.过罚相当原则
- B.公开、公正原则
- C.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
公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具体包括( )。
- A.警告
- B.罚款
- C.责令停产停业
- D.行政拘留
-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之一是政治领导,是指党在( )上的领导。
- A.政治方向
- B.政治路线
- C.政治原则
- D.方针、政策
-
公安执法监督具有( )特征。
- A.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 B.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 C.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 D.监督程序的规范性
-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 ),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
- A.有关部门要求不予逮捕的
- B.正在怀孕的妇女
- C.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 D.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
侦查措施包括( )。
- A.讯问犯罪嫌疑人
- B.询问证人
- C.鉴定
- D.通缉
-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意味着( )。
- A.作为治安管理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都应当是公布的
- B.执法人员的身份应当是公开的
- C.处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处罚决定等也应当向当事人公开
- D.听证会应当公开
-
关于警告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警告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书面形式作出的谴责和告诫
- B.是最轻的一种治安管理处罚
- C.适用于自然人或单位
- D.具有强制性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 )报告。
- 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或主任
- B.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C.上级公安机关
- D.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 )。
- A.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
- B.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C.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
- D.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
正确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注意下列哪些问题?( )
- A.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
- B.要争取多数从宽
- C.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 D.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
公安机关对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的对象包括( )。
- A.出入境的中国公民
- B.出入境的华侨
- C.出入境的港澳台同胞
- D.出入境的边境居民
-
维护国家安全的含义是指( )。
- A.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不受侵犯
- B.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
- C.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 D.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
下列行为可以提出公安行政复议的是( )。
- A.警告
- B.治安调解
- C.传唤
- D.口头批评教育
-
被辞退的公安民警享有法定待遇,即可享受( )。
- A.社会救济
- B.待业保险
- C.最低生活保障
- D.住房公积金
-
人民警察的纪律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政治纪律、组织纪律、( )、保密纪律
- A.职业道德
- B.文明执勤
- C.行动纪律
- D.工作纪律
-
对新录用的人民警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 )
- A.6个月
- B.10个月
- C.1年
- D.2年
-
担任科(局)级正职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可授予( )至一级警司。
- A.三级警督
- B.二级警督
- C.一级警督
- D.三级警监
-
检察监督是( )通过行使检察权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遵守和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的法律监督。
- A.纪律检查部门
- B.人民检察院
- C.人民法院
- D.行政监察部门
-
人民警察的( )包括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三个方面。
- A.政治纪律
- B.组织纪律
- C.行动纪律
- D.工作纪律
-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处罚。
- A.从轻
- B.从严
- C.从重
- D.减轻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从严治警和( )。
- A.政治建警
- B.依法治警
- C.从优待警
- D.素质强警
-
( )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 A.1990
- B.1991
- C.1992
- D.1993
-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一人实施数行为的责任,遵循的是( )。
- A.吸收原则
- B.择一原则
- C.限制加重原则
- D.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 )处罚。
- A.不予
- B.从轻
- C.减轻
- D.从轻、减轻或者不予
-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社会危害性
- B.应受惩罚性
- C.违法性
- D.情节轻微性
-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给予处罚。
- A.免予
- B.从轻
- C.减轻
- D.应当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处罚。
- A.免予
- B.从轻或减轻
- C.减轻
- D.不予
-
( )是保证录用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 A.发布考试公告
- B.进行资格审查
- C.考试
- D.考核
-
团结协作的要点是:( ),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 A.听党指挥,不耍特权
- B.服从领导,听从命令
- C.顾全大局,通力协作
- D.顾全大局,同舟共济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 )、加强监督、着眼基层。
- A.高效务实
- B.实事求是
- C.与时俱进
- D.严格要求
-
加强教育训练的正规化建设,核心就是要全面落实( )。
-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
- B.《人民警察法》
- C.《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 D.《正规化建设纲要》
-
所谓教育。主要是指( ),要求被教育者必须懂法、守法,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拒绝教育。
- A.道德教育
- B.法制教育
- C.责任教育
- D.安全教育
-
人民警察的录用与公务员的录用一样,贯彻( )、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 A.公平
- B.公正
- C.公道
- D.公开
-
警衔等级的设置是警衔制度的核心,设有( )等十三级。
- A.四
- B.五
- C.六
- D.七
-
( )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
-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罗瑞卿
-
人民警察( ),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的总称。
- A.职责
- B.义务
- C.纪律
- D.责任
-
( )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密切警民联系的新途径。
- A.警民联系卡
- B.110报警服务台
- C.巡警
- D.热线电话
-
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
- A.法律意识
- B.法律知识
- C.执法技能
- D.文化修养
-
刑事侦查工作是指依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采用( ),揭露、打击和防范刑事犯罪的一项专门工作。
- A.公安科学技术
- B.专门调查方法和强制性措施
- C.专门调查方法
- D.国家强制力
-
提高公安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是( )。
- A.教育训练
- B.业务考核
- C.体能训练
- D.提高执法水平
-
党的( )指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从事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
- A.公安法规
- B.公安理论
- C.公安原则
- D.公安政策
-
对于侦查破案、拘留逮捕、审讯、处置突发暴力事件、制裁违法犯罪等项工作。公安机关的工作对策主要是( )。
- A.保护
- B.打击与保护并重
- C.防范
- D.以强制力进行打击
-
通过打击,可以发挥震慑的威力,狠刹严重犯罪分子的气焰,有力地遏制严重刑事犯罪。为此,必须长期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政策,必要时在全国范围或较大区域内开展对严重( )活动集中统一的打击行动。
- A.行政违法
- B.危害社会治安秩序
- C.刑事犯罪
- D.危害国家安全
-
精简原则不包括( )。
- A.机构的数量要少
- B.结构层次要少
- C.机关的规模要小
- D.统一机构名称
-
公安执法监督是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 )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A.公安机关
- B.人民警察
- C.公安民警
- D.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
公安领导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
- A.政治领导工作
- B.行政领导工作
- C.协调各项工作关系
- D.业务领导工作
-
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公安工作的( )。
- A.组织优势
- B.政治优势
- C.体制优势
- D.领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