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法干警民法学题库试题(1)
-
在订立合同时一方哪些行为可导致合同的可撤销( )。
- A.有欺诈行为
- B.有乘人之危的做法
- C.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
- D.有使合同内容显失公平的做法
-
根据《民法通则》( )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A.公民
- B.法人
- C.个体工商户
- D.联营组织
-
物权一般包括( )等。
- A.所有权
- B.抵押权
- C.典权
- D.留置权
-
法律上保护人身权有以下方式:( )。
- A.民事制裁
- B.刑事制裁
- C.行政制裁
- D.批评教育
-
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 )。
- A.引导作用
- B.促进作用
- C.保障作用
- D.制约作用
-
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 )。
- A.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
- B.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 C.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
- D.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
- 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C.人身自由
- D.宗教信仰自由
-
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有( )。
- A.立遗嘱
- B.赠与
- C.无权代理的追认
- D.放弃继承
-
下列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
- A.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末声明的
- B.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 D.法人的名称权受到侵害的
-
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是( )。
- A.政党
- B.公司
- C.企业
- D.机关
-
债的担保方式包括;( )。
- A.保证
- B.抵押
- C.预付款
- D.定金
-
债可因下列事实而发生( )。
- A.拾得遗物
- B.借贷
- C.未受委托管理他人事物
- D.某人死亡且留有遗产
-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
- A.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B.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 C.使用权利
- 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
公民被宣告死亡后,其权利能力应该( )。
- A.终止
- B.中止
- C.继续存在
- D.继续存在十年
-
民法各项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
- A.民事义务
- B.财产所有权制
- C.民事权利
- D.维护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
普通地域管辖通常适用的原则是( )。
- A.原告就被告
- B.被告就原告
- C.由原告和被告协商
- D.由人民法院指定
-
人的死亡是能够引起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
- A.法律行为
- B.法律事件
- C.法律后果
- D.法律前提
-
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
- A.直接占有和支配
- B.间接占有和支配
- C.直接占有,间接支配
- D.间接占有,直接支配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是( )。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下列哪些强制措施不是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 A.拘传
- B.训诫
- C.罚款
- D.逮捕
-
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
- A.选民资格案件
- B.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 D.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
根据( )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A.《经济合同法》
- B.《民法通则》
- C.《行政法》
- D.《公司法》
-
债可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而消灭。但下列情况中哪一种法律事实出现债却不能消灭( )。
- A.债权人死亡
- B.债务人死亡
- C.债务人失踪
- D.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并混同
-
我国民法是调整(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A.特殊主体
- B.一般主体
- C.平等主体
- D.财产主体
-
法人是独立的( )。
- A.国家机关
- B.社会组织
- C.群众团体
- D.社团组织
-
( )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 A.国家
- B.公民
- C.法人
- D.外国国籍的自然人
-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 )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A.国家
- B.自己
- C.被代理人
- D.代理人所在机构
-
代理人应为( )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 A.被代理人
- B.自己
- C.代理人所在机构
- D.被告
-
物权的客体是特定的独立的( )。
- A.行为
- B.物
- C.知识
- D.发明
-
( )的法律关系主体都是特定的。
- A.债
- B.物权
- C.财产所有权
- D.专利权
-
( )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 A.占有
- B.处分
- C.收益
- D.使用
-
要约和承诺是( )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
- A.申请专利
- B.注册商标
- C.履行债务
- D.订立合同
-
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 )。
- A.侵权行为
- B.不当得利
- C.无因管理
- D.违法行为
-
以汇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出质作为债权担保的质押方式是( )。
- A.权利质押
- B.动产质押
- C.抵押
- D.留置
-
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
- A.5%
- B.10%
- C.15%
- D.20%
-
演绎权属于( )。
- A.发表权
- B.修改权
- C.著作人身权
- D.著作财产权
-
王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王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哪一原则?( )
- A.自愿原则
- B.诚实信用原则
- C.等价有偿原则
- D.公平原则
-
我国对作品实行( )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
- A.实际履行
- B.协作履行
- C.自动保护
- D.先申请
-
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 )。
- A.配偶
- B.兄弟姐妹
- C.子女
- D.转继承
-
民法不保护下列主体的权益( )。
- A.公民的合法权益
- B.私人的合法权益
- C.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 D.不当得利
-
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
- A.2万元
- B.4万元
- C.8万元
- D.6万元
-
诉讼时效属于( )。
- A.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 B.消灭实体权利
- C.消灭时效
- D.起诉时效
-
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是( )。
- A.法定继承
- B.代位继承
- C.遗嘱继承
- D.父母
-
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 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
- 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 D.“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
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 A.二个月
- B.三个月
- C.六个月
- D.十二个月
-
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
- A.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 B.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 C.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 D.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
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年。
- A.五
- B.十
- C.十五
- D.二十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除纯获利益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合同外的合同,应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 )。
- A.十五日/追认
- B.三十日/拒绝追认
- C.三十日/追认
- D.十五日/拒绝追认
-
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有效期为( )年。
- A.五
- B.十
- C.十五
- D.二十
-
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权的( )。
- A.名誉权
- B.荣誉权
- C.姓名权
- D.肖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