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前冲刺预测试卷(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新华网日前报道了当前新农村样板建设中的六大误区:一是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二是一些地方“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要求农家在厕所贴瓷砖,在门口建喷泉:三是乱占耕地、轮番拆建、浪费惊人;四是扒房子、扒墙,强行推进小康样板和文明村工程建设:五是一些地方建起了“农民公寓”后,农民要扛着锄头进出电梯;六是强 规定20户以上的村都要通油路,都要盖新房子,都要按照新的统一的图纸建设。对此,有人大代表形象概括为:“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
材料二针对目前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浙 省省长吕祖善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从一 程度上讲.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促进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通过培养新于农民,“减少农民”,从而“富裕农民”。
(1)材料一所述新农村建设出现的误区违背了唯物论哪些要求。(6分)
(2)从经济角度谈谈“培育新型农民,‘减少农民’从而‘富裕农民’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0分)
-
读下面图,分析回答。(14分)
(1)图中字母A_______洲;
B.__________洲;C__________洲;E__________洋;G__________洋。
(2)D是我国的南极考察站__________站,H是我国另一考察站__________站;两站在一年中是否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3)如果以D点为起点,依次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10千米最后到达( )。
A.原地
B.原地以东
C.原地以西
D.原地以北
(4)该大陆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受__________气压影响,常年吹__________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5)每年9月~11月该地上空会出现“臭氧空洞”.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__________化合物,它造成臭氧减少,其危害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为了保护臭氧层,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新华网北京2006年3月16日电,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继续推动六方会谈、落实第四轮会谈共同声明,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关于朝核问题,他说,去年年底以来,朝美在涉朝金融问题的对立阻碍了会谈的进程,希望朝美从大局出发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争取第五轮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尽早举行。李辉还说,中方重视俄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愿与俄方共同努力,为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006年3月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在东海地区的油气开发活动是在与日方没有争议的中国近海进的,是行使主权权利的正常活动。中日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存在争议,我们主张应通过协商来解决。日方如在有争议的地区采取单方面行动.是对中国主权权益的侵犯。中国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包括对巴勒斯坦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日前,以色列突然进入巴控区实施军事行动,造成巴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紧张局势升级,中方对此予以谴责。他说,中方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激化矛盾.使局势尽快恢复正常。
上述材料中体现了政治生活中哪些知识和道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
材料二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材料三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国内市场容量大,就业潜力巨大,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好工作。专家建议,针对当前经济增长并未带动就业同步增长的现实,要实行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另外,我们在看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也是现实。一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给再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
(1)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实现材料二中的“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这一目标和任务。(6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10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 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丘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 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 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创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
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伺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是什么? 围绕这一问题,当时国内三种政治势力的主张有何区别?原因何在?导致了哪些斗争?为什么与时没有爆发全面内战?(13分)
-
若上题中的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 A.6时
- B.8时
- C.20时
- D.8时或2时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
- B.此日C点昼短夜长
- C.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问的夹角(锐角j,20。
- 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
-
图1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读图回答33~35题。
C点的经度是( )。
- A.90°E
- B.150°E
- C.165°E
- D.90°W
-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崖,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演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 A.已找到了强国御侮之道
- B.主张效法日本:盘西化
-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 D.未找到中国落落后的根源
-
孙中山和毛泽东进行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都来自西方,但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其原因在于( )。
- A.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已过时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成功
- C.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再是一个革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阶级
-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而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
- A.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
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下列地貌类型的形成与流水作用相关的是( )
- A.长江口崇明岛的面积还在扩大
- B.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 C.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沙丘和风蚀蘑菇
-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
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l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材料表明,我国(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③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④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权利一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战役是( )。
- A.卢沟桥抗战
- B.太原会战
- C.淞沪会战
- D.台儿庄会战
-
1978年安徽小岗村l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 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 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
- A.剩余价值论
- B.阶级斗争理论
-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 D.科学的实践观
-
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
- A.梭伦
- B.柏拉图
- C.伯利克里
- D.亚历山大
-
《西藏日报》载文指出,伟大的成就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改革开放,西藏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喊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T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q-。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
- 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B.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 C.国王不能随便征税
- 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
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两国总统( )。
①拥有行政权力②可以连选连任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不拥有立法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 A.生活习俗改变
-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 C.官府鼓励经商
- D.城市商业功增强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
201 1年4月,中国、巴西、俄岁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我国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次会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砖五国地处东半球
②南非与巴西的人口均以黑色人种为主
③中国的经济总量在金砖五国中位居第一
④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 A.①⑦
- B.①③
- C.②④
- D. ③④
-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l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12年1月7日,据财政部门初步统计,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首次突破( )大关,同比增长21.3%。
- A.8000亿元
- B.9000亿元
- C.10000亿元
- D.1 1001亿元
-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B.实现政企分开
- C.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 D.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 A.①④
- B.①②
- C. ②③’
- D.③④
-
9月30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即将移动的方向是( )。
- A.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 C.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 B.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 D.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是个球体
- B.地球不停地自转
-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 D.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总是保持66.5。的夹角
-
“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 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
- 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的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
- A.20世纪50年代初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初期
-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
“凡番船至澳,许即进港,听候丈抽。如有漂泊大调环、马骝洲等处外洋,即系奸刁,定将 本船人货焚戮”。此规定应出现在( ),
- A.明太祖洪武年问
- B.明成祖永乐年
- C.明神宗万历年间
- D.清高宗乾隆年间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_”这两句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 )。
- A.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观点
- B.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的观点
- C.部分反作用于整体的观点
- D.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总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