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法干警《专业综合Ⅱ》考前冲刺试卷(1)
-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
-
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
-
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的刑法适用原则的有( )。
- A.宽严适中原则
- B.因地因时制宜原则
- C.亲亲相隐原则
- D.上下比罪原则
-
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 A.每一位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负有法律责任
- B.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 C.民事关系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因而民事责任通常不具有强制性
- D.开除党籍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
-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宪法监督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属于事后监督
- B.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以附带性审查为主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属于事先监督
-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下列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中,哪些不属于公民可以积极主 动地向国家提出请求的权利?( )
- A.受教育权
- B.财产权
- C.继承权
- D.劳动权
-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
- A.律
- B.廷行事
- C.法律答问
- D.决事比
-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具体形式?(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就可以向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提出书面的质询案
- B.听取和审议国务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和改变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D.开展对法律实施的检查
-
下列关于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 B.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
- C.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 D.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
下列选项中有关我国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受庇护权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享有受庇护权的主体只能是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 B.给予特定主体受庇护的权利必须遵循对等原则
- C.出于政治原因.包括刑事犯罪
- D.取得受庇护权的特定主体在取得受庇护权后.相应取得我国国籍
-
下列哪些领域的法律体现了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
- A.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
- B.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法律
- C.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规定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的法律
- D.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的法律
-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哪些说法是正 确的?( )
-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预备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主持
- B.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副主席为主席团成员
-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第一次会议,由上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
-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
下列可以成为辩证推理依据的是哪些?( )
- A.法律原则
- B.立法精神与目的
- C.法理
- D.公正、正义观念
-
唐朝的流刑包括( )。
- A.三流
- B.加役流
- C.流于边役
- D.赦死从流
-
下列各项中,哪些选项的主体享有选举权?( )
- A.25岁的精神病患者肖某
- B.定居在我国的美籍华人王某
- C.张某。21周岁,现正在被劳动教养
- D.李某.34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现正处于死缓考验期间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主要包括( )。
- A.制定地方性的法规
-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C.可以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 D.可以变通或者停止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
在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 )。
- A.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个别性文件
- B.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
- C.其他社会组织发布的文件
- D.司法判决
-
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追究法律责任.给予 法律制裁,这说明( )。
- A.阶级对立社会中的法律不是统治阶级全体成员意志总和的反映
- B.阶级对立社会中的法律不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反映
- C.阶级对立社会中,统治阶级内部的个别意志与其整体意志相抵触
- D.阶级对立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整体意志会舍弃个别成员的意志
-
“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 B.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D.法不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
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 引?( )
- A.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l0年以上有期徒刑
- 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资金或者其他奖励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主持大会正式会议的是(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大会主席团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D.大会秘书长
-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实行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
- A.1/5至l倍
- B.1/3至1倍
- C.1/3至1/2
- D.1/5至1/2
-
我国国家最高监督权的行使机构是( )。
- A.最高人民法院
- B.最高人民检察院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是( )。
- A.《钦定宪法大纲》
- B.《临时约法》
- C.“贿选宪法”
- D.“蒋记宪法”
-
唐朝的“十恶”犯罪中,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的是( )。
- A.不孝
- B.谋反
- C.内乱
- D.不道
-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作品的自由
-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
民法法系的发展基础是( )。
- A.普通法
- B.判例法
- C.罗马法
- D.衡平法
-
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的有( )。
- A.修改宪法
-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 C.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 D.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
法治国家要求形成独立、合理的法律( )。
- A.司法权
- B.决策机制
- C.执行机构
- D.运行机制
-
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 A.某区人大常委会接受区长辞职
- B.某县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县教育局的案件
- C.某省人民政府制定《行政程序暂行规定》
- D.某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长的述职报告并进行评议
-
唐律的篇目数是( )。
- A.六篇
- B.七篇
- C.十二篇
- D.十八篇
-
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执法活动范畴的是( )。
- A.派出法庭法官甲对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 B.居民委员会主任乙对邻里纠纷进行调解
- C.市检察院对一起贪污案件进行查处
- D.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某公司违规使用商标的行为进行处罚
-
下列情形中,侵犯了公民宪法权利的是( )。
- A.公民甲因精神病发作而未被选举委员会列人选民名单
- B.某报报道了副市长乙因嫖娼而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的新闻
- C.公安机关就某刑事案件要求电信部门提供公民丙的通讯记录
- D.某高校毕业生丁因身高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某分行的招聘条件而未被录用
-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
- A.妇女代表
- B.少数民族代表
- C.民主党派代表
- D.华侨和侨胞代表
-
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类型之间新法对旧法的借鉴和吸收,在法学理论上称为( )。
- A.法律继承
- B.法律移植
- C.法制改革
- D.法律发展
-
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 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 C.法院对某检察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 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
-
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的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聘任,按照国 家的有关规定处理。这一规定属于下列哪一个选项?( )
- A.权义复合性规则
- B.确定性规则
- C.委任性规则
- D.准用性规则
-
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 A.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律学”
- B.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
- C.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法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D.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因此有了法就有了法学
-
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下列哪一 部宪法是协定宪法?( )
- A.1830年法国宪法
- B.1777年美国《邦联条例》
- C.1889年日本宪法
- D.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每届的任期是( )。
- A.一年
- B.三年
- C.四年
- D.五年
-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 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 (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 A.出版自由
- B.结社自由
- C.言论自由
- D.示威自由
-
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是( )。
- A.法律通过之日
- B.法律公布之日
- C.法律批准之日
- D.法律实施之日
-
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表达形式, 可以把法划分为( )。
- A.国际法与国内法
- B.根本法与普通法
- C.一般法和特别法
-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下列有关法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 B.法学就其属性来说,既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又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 C.从认识论的角度。法学可以分为立法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等
- D.由于各国的法律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法律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因此,法学不可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缺乏科学性
-
第一部《中华民国宪法》制定于北洋政府的( )。
- A.直系军阀统治时期
- B.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 C.袁世凯统治时期
- D.奉系军阀统治时期
-
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 A.以事实为根据
- 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 D.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
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
- A.诚实信用原则
- B.“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 C.罪刑法定原则
- D.物权法定原则
-
法律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法律可以反复适用而不是仅适用一次,这表明法律具有( )。
- A.规范性
- B.可诉性
- C.国家性
- D.利导性
-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 )。
- A.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
- B.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
- 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下列不属于执法活动的有( )。
- A.工商局给某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 B.人民法院对王某盗窃一案进行审理
- C.县物价局进行物价大检查
- D.市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收押
-
历史上称为“张杜律”的法典是( )。
- A.北齐律
- B.晋律
- C.开皇律
- D.九章律
-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 D.义务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监督体系?(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
下列关于法律与人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
- B.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
- C.是否体现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 D.人权的法律化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
-
有权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辞职申请的机关是( )。
- A.该省人民代表大会
- B.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
- D.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宋朝中央司法性质的机关是( )。
- A.制勘院
- B.推勘院
- C.磨勘院
- D.审刑院
-
革命根据地时期。规定以参议会作为管理政权机关的宪法性文件是( )。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 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 C.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决定
- D.全国人大和港澳立法机关协商决定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有的国家意志都表现为法
- B.所有的“国法”意义上的法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 C.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 D.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
-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
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
- 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 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
- 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
- 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
-
从法系角度看.我国澳门地区近代以来的法律属于( )。
- A.普通法法系
- B.大陆法系
- C.中华法系
- D.社会主义法系
-
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法学体系是法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 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
- C.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
- D.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
-
从法律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
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唐律疏议》日:“私曲相须,公事与夺,情无私曲,虽违法式,是为公坐……、私罪,谓不缘公事私自犯者。虽缘公事,意涉阿曲,亦同私。”
-
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刑事案件时,发现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个地方性法规与宪法相抵触,于是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是否采用该地方性法规。最高人 民法院根据该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报请,下文作出决定,宣布该地方性法规无效并指令该省高级人民法院不予采用。高级人民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指令作出不采用该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请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分析:
(1)上述两级法院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为什么?
(2)省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做才符合宪法或者有关法律的规定?
(3)具体结合上述案例说明我国对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
-
甲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个地方性法规设定了一项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关于 该行政处罚,三个公民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公民张某认为,甲省人大常委会属于地方权力机关,当然有权制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因此,甲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该地方性法规当然合法有效。
第二种意见:公民李某认为,甲省制定的该地方性法规属于违法的地方性法规,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能撤销该地方性法规。
第三种意见:公民王某认为,甲省人大常委会无权制定任何行政处罚。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因此,他本人有权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该行政处罚。
请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分析:
(1)请对比三个人的意见,分析每一种意见是否符合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什么?
(2)有关权力机关应当如何审查该文件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