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法干警《专业综合Ⅱ》专项练习卷二
-
唐律规定,不适用自首的情形有()。
- A.伤害罪
- B.坐赃罪
- C.强奸罪
- D.贼盗罪
-
下列宪法中属于钦定宪法的有()。
- A.1814年挪威王国宪法
- B.1911年大清帝国“十九信条”
-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D.1809年瑞典王国宪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是()。
- A.法定解释
- B.司法解释
- C.正式解释
- D.行政解释
-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宪法监督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属于事后监督
- B.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以附带性审查为主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属于事先监督
-
国务院制定的《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条例。”该规定的宪法依据包括()。
- A.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B.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 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D.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
现行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的类型包括()。
- A.普通行政区划
- B.民族自治区划
- C.经济特区区划
- D.特别行政区划
-
下列选项中,产生于19世纪的法学流派有()。
- A.分析法学派
- B.历史法学派
- C.自然法学派
- D.经济分析法学派
-
婚姻关系因法院的离婚判决而终止,导致这一具体法律关系消灭的事实称为()。
- A.行为
- B.积极行为
- C.消极行为
- D.事件
-
从性质上看,法律关系是()。
- A.物质关系
- B.意志(理想)关系
- C.社会关系
- D.事实关系
-
国家征收或征用私有财产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 A.损害赔偿
- B.公共利益
- C.正当程序
- D.公平补偿
-
在我国,制定地方规章的主体有()。
- A.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 B.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
- 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人民政府
-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条文是一条法律规则
- B.该条文并无具体的法律后果
- C.该条文可以为法官理解其他法律规则提供指导
- D.法官在适用该条文时,无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其相同之处在于()。
- A.二者同属于法的效力
- B.二者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 C.二者的效力都来自于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
- 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
某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例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 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例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判
- 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例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 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例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
属于秦朝死刑刑种的是()。
- A.夷三族
- B.具五刑
- C.定杀
- D.腰斩
-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 B.地方性法规
- C.军事规章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
西周时期的刑法适用原则包括()。
- A.罪疑从赦
- B.宽严适中
- C.诬告反坐
- D.上请原则
-
我国公民取得国家赔偿的情况包括()。
- A.行政赔偿
- B.刑事被害赔偿
- C.刑事赔偿
- D.精神损害赔偿
-
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 A.资本主义法继承了封建制法中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
- B.罗马法的复兴标志着资本主义法的产生
- C.资本主义法都是通过法典编纂形式表现出来的
- D.资本主义法确立了权利保障的法治原则
-
下列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又称为()。
- A.“袁记约法”
- B.“蒋记宪法”
- C.“贿选宪法”
- D.“段记约法”
-
下列关于《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
- B.规定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是县、乡人民政府
- C.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
- 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但农民对所分得的土地只享有使用权
-
最早提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分类的学者是()。
- A.普莱士
- B.戴雪
- C.西耶士
- D.洛克
-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影响最大、实施地区最广、适用时间最长的土地法是()。
- A.《井闪山土地法》
- B.《兴国土地法》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D.《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条例》
-
《晋律》的第一篇是()。
- A.刑名律
- B.法例律
- C.具律
- D.刑名、法例律
-
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有 误的是()。
- A.宪法的制定是制定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
- B.制宪权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
- C.制宪权、修宪权、立法权属于同一层次的权力形态
- D.制宪机关不同于宪法起草机关
-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差别是法通过对()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
- A.思想
- B.信仰
- C.道德观
- D.行为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最高法庭
- B.高等法院
- C.最高裁判部
- D.政府审判委员会
-
汉朝对官员实施业绩考核的法律称为()。
- A.《上计律》
- B.《阿党附益法》
- C.《尚方律》
- D.《酎金律》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
-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海关总署署长属于国务院的组成人员
- B.全国人大决定国家副主席的人选
- C.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乡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 D.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负责
-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是()。
- A.社会保险
- B.社会福利
- C.优抚安置
- D.社会扶助
-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说明了()。
- A.法的阶级性
- B.法的不确定性
- C.法的局限性
- D.法的继承性
-
我国《商标法》第39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此法律条文缺少()。
- A.假定
- B.处理
- C.法律后果
- D.行为模式
-
嫡长子继承制是在()牢固确立下来的。
- A.夏朝
- B.商朝前期
- C.商朝末期
- D.西周时期
-
袁记约法是指()。
- A.约法三章
- B.中华民国约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个法律条文就是一个法律规则
- B.—个法律规则只能由一个法律条文表达
- C.一个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不同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条文表达
- D.法律规则的某些要素必须在法律条文的表达中予以省略
-
下列关于国家主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主席由全国人大决定产生
- B.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须年满40周岁
- C.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代理主席职位
- D.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
关于法律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
-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 C.法律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具有历史性
- 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
明确提出“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这一刑事法律原则的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 A.市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
- B.县民政部门核发的结婚证
- C.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
- D.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农村公路管理条例》
-
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原则,所以,法律原则都是抽象的
- B.法律原则既没有规定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所以在法律适用中,不能作为判案的依据
- C.同一案件可以与此同时,适用的法律原则有可能是两个以上;对于具体个案来说,某一法律规则要么适用,要么不适用
- D.法律规则是任何法律必不可缺少的,有些法律中可能不存在法律原则
-
《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
- A.确定性规则
- B.委任性规则
- C.准用性规则
- D.任意性规则
-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和不能避免的因素。”这一法律解释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语义解释
- B.历史解释
- C.目的解释
- D.系统解释
-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无误?()
- 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
- 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 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
- 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
-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对法律思想影响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 A.对立法起着指导作用的法律意识,常常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
- B.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法律观念的更新
- C.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 D.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法学流派的产生、分化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对()。
- A.村民负责
- B.村民会议负责
- C.村党支部负责
- D.乡政府负责
-
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法经》
- B.《九章律》
- C.《晋律》
- D.《曹魏律》
-
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 B.洛克
- C.卢梭
- D.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