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押题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看着孩子这幅样子,我们做父母的心都揪起来了,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面对已经6岁但还懵懵懂懂、口齿不清的儿子,嘉兴市的李氏夫妇无奈的眼神中带着凄楚.对于6岁的小杰而言?他的心灵大门是关闭的.患有自闭症的他,怯怯的,宁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也不愿意和人交流.“孩子曾到附近的幼儿园上了近一年学,可因为不适应学校环境又回到了家里.这两年,孩子一直有爷爷奶奶带,老人家年级也大了,长期这样肯定吃不消的……”李氏夫妇为儿子上幼儿园的事伤透了脑筋.

    (1)结合案例,分析学前全纳教育的可行性.

    (2)根据我国学前全纳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 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两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学生李××、赵××.”并将两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

    请问: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3. 简述迁移的作用.

  4.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5.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什么作用或意义?

  6. 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有什么指导意义?

  7. 简述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

  8. 全身松弛训练

  9. 社会活动

  10. 合作学习

  11. 教学评价

  12. 教师的人格特征

  13. 60.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____的方式,使学科的____转变为学生头脑的认知结构.

  14. 童年时期____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15. 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

  16.  ____是在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17. 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____.

  18. 小学生的观察常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东西,而忽略____的东西.

  19. ____教育是建立一个国家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

  20. 威尔逊把________看作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21.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

  22. 问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开始于____年.

  23.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____.

  24. 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____.

  25. 布鲁纳认为,评价是对知识的一种____检查,通常包含对知识的____进行判断.

  26.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____因素与____因素的影响.

  27.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____、能力、信仰及____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28. ____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9. ____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

  30.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学习的____.

  31.  ____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32. 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

  33. 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 B.巩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 C.巩固就是死记硬背
    •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34.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发展,其主要类型有().

    • A.四门学
    • B.官学
    • C.太学
    • D.私学
    • E.书院
  35. 为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要运用的专门技术有().

    • A.倾听
    • B.鼓励
    • C.询问
    • D.反映
    • E.调查
  36.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A.无阶级性
    • B.为生产劳动服务
    •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 D.教育手段极其简单
    • E.在特定场所进行
  37. 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过程,包括().

    • A.确定评估目标
    • B.搜集有关的资料
    • C.描述并分析资料
    • D.形成价值判断
    • E.作出决定
  38. 评定量表的评定等级通常分为().

    • A.3级
    • B.4级
    • C.5级
    • D.6级
    • E.7级
  39.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 B.自发的道德情感
    • C.想象的道德情感
    • D.灌输的道德情感
    • E.伦理的道德情感
  40. 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可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E.同一律
  41. 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态度
    • B.性格
    • C.兴趣
    • D.求知欲
    • E.责任感
  42.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 A.环境
    • B.人际关系
    • C.智力
    • D.政治体制
    • E.个性
  43. 我国建国以后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 A.普及小学教育
    • B.学制改革试验
    • C.教学改革试验
    • D.课程改革试验
    • E.教育体制改革试验
  44. 谈话法可分为两种即().

    • A.复习谈话
    • B.总结谈话
    • C.引导谈话
    • D.启发谈话
    • E.评价谈话
  45. 按使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

    • A.单一课
    • B.讲授课
    • C.演示课
    • D.练习课
    • E.复习课
  46. 体态语言的作用有().

    • A.言语的表达作用
    • B.情绪的渲染作用
    • C.直观作用
    • D.强化作用
    • E.指示作用
  47. 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的规定.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教学目标
    • D.课程目标
    • E.政治制度
  48. 好的研究课题要满足的要求有().

    • A.有价值
    • B.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依据
    • C.具体明确
    • D.覆盖广泛
    • E.大众性
  49. 下列属于正式评价的是().

    • A.观察
    • B.谈话
    • C.测验
    • D.问卷
    • E.案卷分析
  50. 人际吸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A.认知协调
    • B.认知失衡
    • C.情感和谐
    • D.行为对抗
    • E.行为一致
  51.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

    • A.分工合作
    • B.密切配合
    • C.各自尽力
    • D.社会互动
    • E.团体历程
  52.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 A.强迫
    • B.依从
    • C.反抗
    • D.认同
    • E.内化
  53.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 B.感染性
    • C.权威性
    • D.针对性
  54. 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 A.权威阶段
    • B.可逆性阶段
    • C.公正阶段
    • D.自我中心阶段
  55.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 B.聚合思维
    • C.直觉思维
    • D.发散思维
  56. 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阅读
    • B.吹拉弹唱
    • C.运算
    • D.记忆
  57. 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

    • A.班会活动
    • B.进行操行评定
    • C.建立学生档案
    • D.制定规章制度
  58. 作为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

    • A.抽象
    • B.概括
    • C.直观
    • D.比较
  59. 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要遵循().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正面原则
  60.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

    • A.必然结果
    • B.必要保证
    • C.必然要求
    • D.必然趋势
  61. 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过程的教育是().

    • A.现代教育
    • B.传统教育
    • C.素质教育
    • D.创新教育
  62.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思维能力的培养
    • B.创新能力的培养
    • C.想象能力的培养
    • D.实践能力的培养
  63.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动机及其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 A.极低程度
    • B.较低程度
    • C.中等程度
    • D.最高程度
  64.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 A.环境
    • B.遗传
    • C.教育
    • D.主观努力
  65.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家庭
    • B.社会
    • C.学校
    • D.工作单位
  66. 19世纪末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采取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 A.个别教学
    • B.分组教学
    • C.现场教学
    • D.复式教学
  67.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68.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 A.直观性
    • B.启发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69.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70.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 A.感知运算阶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71. 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补充,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 A.思想性
    • B.互补性
    • C.特殊性
    • D.变化性
  72.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苟子
    • D.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