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10月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试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A市物价局等关于调整本市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的通知

    A价督(2012)003号

    本市所有生产、收购、加工原料奶的企业或单位:

    按照市物价局成本调查组《关于本市原料奶生产成本情况的报告(A价成调[2013]16号)》核算的原料奶生产成本,在综合研究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之上,调整本市原料奶收购基本价略。具体通知如下。

    (一)本市原料奶(含脂率3.2%,含蛋白率2.95%)收购基本价格由每公斤3.42元调整为 3.59元。

    (五)本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适用范围为本市所有生产、收购、加工原料奶的 企业或单位。

    特此通告

    A市物价局(公章) A市农业委员会(公章)

    二O一三年四月一日

  2. 2013年5月,某地发生一起女护士遭电梯夹头导致身亡的事故。好端端的电梯不但会夹人、困人,甚至会突然滑落伤人,“问题电梯”赫然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有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中,W市共发生电梯故障4万次左右,其中困人故障1千余次。有媒体报道:未来十年内,中国将以1318座超过152米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由此,不禁叫人发出疑问:摩天大楼时代,几多电梯惊魂?

    在各种电梯事故中,除却质量原因之外,运行维护管理环节的缺失,也占了较大比重。甚至有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更有调查称八成电梯故障是因为维护保养不合格造成的~~按规定,电梯需15天保养一次,但有多少电梯做到这一点?

    应当看到,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数量上去很快,质

    量却远远跟不上;硬件较为先进,软件却较为落后;设备设施齐全,监督管理残缺……当我们飞快地冲入摩天大楼时代时,如果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那恐怕将给我们造成更多的悲剧。

    结合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聚焦“安全与风险”这一主题,用不超过1000字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3. 【案例二】

    自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救助大门敞开了,门槛拆掉了,来的人却少了,各地救助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不少露宿街头的流浪者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意接受救助,甚至与救助者打起了“游击”。

    2013年1月,我国北方普遍遭遇大降温。东北许多城市纷纷加大主动救助力度,派出车辆、人员24小时不问断救助流浪人员,但依然有许多流浪人员不愿去救助站避寒。问及不愿意去的原因,沈阳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说,多数流浪者不愿在救助站受约束,比如有人爱抽烟、喝酒,有人习惯了打牌、乞讨,救助站里都不允许。不少流浪人员表示,他们不愿意接受救助是担心被强迫送回老家。一位操南方口音的流浪人员对记者说,老家那边是山区,太穷,在这里每天乞讨能有不少收入,虽然有时候会挨点冻,却比被送去救助站然后送回老家好多了。

    记者到成都市救助管理站采访时,正赶上被救助人员就餐。在整洁的餐厅内,几十名被救助人员正一边看电视,一边就餐,秩序井然;在住宿楼内记者看到,为照顾年老体弱和身体残疾者,他们都被安排住在一楼……管理站站长说,目前成都市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网络体系,与以往的收容遣送时期相比,现在的救助范围更加广、救助方式更趋于人性化,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更好的救助服务。但《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后,救助站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并未增加,而是在减少。对此,管理站站长分析,部分流浪乞讨人员不了解情况是其中原因之一,但关键还是《救助管理办法》中的自愿原则,即流浪乞讨人员表示愿意接受救助时,救助站才可以实施救助;如果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要求离开救助站,救助站不得限制。这一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受助人员的人格得到尊重,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保障受助人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但也使新时期的救助工作出现了一个现实问题:部分人员不愿接受救助怎么办?

    【案例分析】

    1.试分析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的主要原因。

    2.从公共管理角度考虑,政府应该如何加强对城市中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4. 【案例一】

     材料1:公平正义,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了,但到底什么是公平正义,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是否公正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社会公正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是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材料2: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材料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目

    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

    【案例分析】

    1.针对材料1中“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请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论述。

    2.我国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紧密相关,如何解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公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