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专家命题预测试卷(1)
-
自2011年底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以来,青岛市建筑废物综合利用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已逐步构建起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年综合利用建筑废物超过600万吨,实现综合利用产值约15亿元。
2013年,青岛市已逐步构建起“旧建筑拆除一建筑废弃物处置一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一新的建筑物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打破了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仅对部分建筑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局面.实现了建筑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不仅如此,青岛市重视自主研发水平提升,开发出一系列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其中8项工艺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请考生根据自身报考岗位,以“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1000字。
-
中国是世界历史中惟一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还要完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因此,无论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还是实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融合,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树立一个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文明中国”的国际形象。毫无疑问,一个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接受的“文明中国”,将会展示中国国际形象的最具体、最亲切可感的一面,这是在经济上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博大浩瀚的文化内涵、开放进取的文化品格,以及崇尚和平的文化理想的由衷愿望。
中国文化近年饱受各国关注,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请考生结合题目,以“中国文化”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1000字。
-
统筹“新四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 ),关键是( ),目的是( )。
- A.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 B.人的城镇化、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 C.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 D.提高城镇化质量、提高居民收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
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质上就是要( )。
- A.稳定农民收人
- B.打牢农业基础
- C.把好耕地红线
- D.确保粮食安全
-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行为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 正确
- 错误
-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活垃圾也在急剧增加。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形象,更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世界各地都在宣传提倡垃圾分类处理,以方便回收再利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
-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
从哲学上讲,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的做法体现了( )。
-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C.矛盾双方的对立转化
- D.质量互变规律
-
克服和弥补市场失效的问题,只需要公共财政来发挥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经济指标是政绩的唯一标准。( )
- 正确
- 错误
-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
- 正确
- 错误
-
公民道德各个基本规范的功能完全是相同的,都在调整公民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 )
- 正确
- 错误
-
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
- 正确
- 错误
-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
- 正确
- 错误
-
一线贯通是公文中显示主旨的方法之一,指的是主旨分散于一篇文章各个部分的小标题、小观点或者是条旨句、段旨句中,起一个穿针引线、提纲挈领的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事业单位单位人员聘用合同期限可以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不一致。( )
- 正确
- 错误
-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
- 正确
- 错误
-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 )。
- A.反映世界
- B.创造客观规律
- C.改造世界
- D.改变历史规律
-
在公文办理中,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通知”?( )
- A.批转下级机关公文
- B.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 C.要求下级机关周知的事项
- D.给下级机关布置工作
-
下列属于决策问题界定主要方法的是( )。
- A.类别分析法
- B.案例分析法
- C.假设分析法
- D.层次分析法
-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常出现大面积的赤潮。受赤潮影响,这些海域中的鱼虾、贝类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十分惨重。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潮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而出现急剧繁殖或大量地聚集在一起.使大面积的海水颜色发生改变的一种现象
- B.赤潮是一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消耗了海水中的氧气,使海水变成“死水”
- C.全球气温上升,也会对赤潮的形成产生影响
- D.赤潮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使海水形成褐红色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 B.站在时代的高起点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 C.坚持指导思想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 D.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我国内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位居第二的航道是( )。
- A.珠江
- B.京杭运河
- C.黄河
- D.松花江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党制定和执行这些理论、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
- A.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 B.以斗争求团结
-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 D.坚持反倾向斗争
-
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 )。
- A.收文、发文
- 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 C.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 D.本机关制发的公文、内部使用的公文
-
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所使用的文种是( )。
- A.布告
- B.通告
- C.公告
- D.通知
-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 )。
- A.共产主义
- B.封建主义
- C.资本主义
- D.社会主义
-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三美”主张,不包括( )。
- A.音乐美
- B.绘画美
- C.语言美
- D.建筑美
-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身份管理转向( )管理。
- A.职能
- B.岗位
- C.聘任
- D.聘用
-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 A.正午时分
- B.午时2时前后
- C.上午8、9点钟
- D.日落之时
-
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邻居家10岁的女儿刘某呼叫邻居救火,并取自家衣物参与扑火。在救火过程中,刘某手部烧伤,花去医疗费200元,衣物损失100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陈某应偿付刘某100元
- B.陈某应偿付刘某200元
- C.陈某应偿付刘某300元
- D.陈某无须补偿刘某
-
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 B.《整顿党的作风》
- C.《反对党八股》
- D.《反对本本主义》
-
下列对事业单位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国家举办
- B.以公益为目的
- C.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 D.社会服务组织
-
人们长时间处在较大的压力状态下,身体、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以下人们在长时间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最为常见的是( )。
- A.一直保持亢奋的精神状态
- B.保持一段时间的比较投入的状态后,精神和体力状态急剧下降
- C.一直保持比较抑郁的状态
- D.比较长时间的压抑状态之后,精神和体力状态达到高峰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歌中的“愁”字是指( )。
- A.仕途失意
- B.思乡之苦
- C.贫病交加
- D.寒意袭人
-
渐进主义决策模型由( )提出。
- A.西蒙
- B.林德布罗姆
- C.阿利森
- D.伊斯顿和拉斯韦尔
-
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
- A.甲租赁乙的房屋.因拒付租金而发生纠纷
- B.甲与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乙违约
- C.甲借给乙1万元,乙到期不还欠款
- D.甲在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乙将西服卖掉
-
从决策的基本属性来看,决策是( )。
-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
- B.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
- C.客观规律的真实描述
- D.客观规律的真实反映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
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的具体内容是( )。
- 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 B.爱父母、爱朋友、爱同事、爱亲人、爱生活
- C.爱生命、爱享受、爱名誉、爱漂亮、爱自己
- D.爱社会、爱亲友、爱自己、爱劳动、爱科学
-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
- A.剩余价值论
- B.阶级斗争理论
-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 D.科学的实践观
-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