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卫生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何谓平肝息风药?其分类及功能主治如何?

  2. 简述传染病的预防。

  3. 损伤与肝肾的关系如何?

  4. 中医妇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5. 下列治法中哪些是《金匮》首篇提出的内容()

    • A.虚实必须异治
    • B.表里当分缓急
    • C.新旧宜有先后
    • D.治病当随其所得
    • E.治病当辨清标本
  6. 下列哪些原因是导致瘙痒的常见病因()

    • A.风
    • B.寒
    • C.湿
    • D.虫淫
    • E.血虚
  7. 以下哪几项为耳胀耳闭之外治方法()

    • A.咽鼓管吹张
    • B.1%麻黄素滴鼻
    • C.5%链霉素滴鼻
    • D.2.5%氯霉素滴耳
    • E.鼓膜穿刺抽液
  8. 火肿的持点是()

    • A.肿而胀急
    • B.肿而色红
    • C.皮薄光泽
    • D.焮热疼痛
    • E.漫肿宣浮
  9. 《灵枢·水胀》记载肠覃和石瘕都具备下述症状特点()

    • A.腹胀大
    • B.状如怀子
    • C.按之坚
    • D.推之则移
    • E.腹筋起
  10.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鉴别要点是()

    • A.恶风与恶寒
    • B.发热高与低
    • C.汗出有无
    • D.身痛有无
    • E.脉浮缓与浮紧
  11. 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症状为特征的月经病有()

    • A.月经先期
    • B.月经后期
    • C.痛经
    • D.经行吐衄
    • E.绝经前后诸证
  12. 双香豆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引起严重出血的原因为()

    • A.双香豆素有抗凝血作用
    • B.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增加
    • C.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集聚作用
    • D.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捧泄减少
    • E.阿司匹林使双香豆素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13. 补肾的方法有()

    • A.平补
    • B.温补
    • C.滋补
    • D.调补
    • E.大补
  14.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

    • A.化脓性感染
    • B.急性失血
    • C.伤寒
    • D.酮症酸中毒
    • E.脾功能亢进
  15. 下列哪项是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征鉴别要点()

    • A.QRS波的频率
    • B.QRS波节律
    • C.QRS波形态
    • D.ST-T改变
    • E.房室分离
  16. 肛门直肠动脉血液来自()

    • A.直肠动脉,肛门动脉
    • B.肛门动脉,直肠下动脉
    • C.直肠上、下动脉,骶中动脉
    • D.骶中动脉,肛门动脉
    • E.直肠上、下动脉,肛门、骶中动脉
  17. 男女具有生殖能力的条件,最确切的是()

    • A.形体壮
    • B.胃气强
    • C.脾气旺
    • D.肾气盛
    • E.肝气旺
  18. 《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与下列哪项有关()

    • A.心肺
    • B.肺脾
    • C.肺肾
    • D.肺肝
    • E.心肝
  19. 下列哪项不是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 A.血腔
    • B.气胸
    • C.脓胸
    • D.肺水肿
    • E.开胸手术后
  20.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 A.本草纲目
    • B.新修本草
    • C.证类本草
    • D.神农本草经集注
    • E.神农本草经
  21.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养生防病的两大纲领是()

    • A.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B.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 C.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 D.外避邪气,内养精神
    • E.不妄作劳,劳逸适度
  22. 以下不属于新鲜骨折(成年人)的是()

    • A.伤后1~2周的胫腓骨骨折
    • B.伤后3周的股骨颈骨折
    • C.伤后3周内的腕舟骨骨折
    • D.伤后1~2周内的柯雷氏骨折
    • E.伤后3周内的尺挠骨双骨折
  23. 关于嗅诊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尿毒症患者呼吸中有氨味
    • B.肝昏迷患者有肝臭味
    • C.肺脓肿患者痰带恶臭味
    • D.有机磷中毒汗液有大蒜味
    • E.幽门梗阻呕吐物有粪臭味
  24. 皮损表现为丘疹时外用剂型最好选用()

    • A.洗剂
    • B.粉剂
    • C.软膏
    • D.油剂
    • E.酊剂
  25.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完成时限有何要求()

    • A.术后即时
    • B.术后2小时
    • C.术后8小时
    • D.术后12小时
    • E.术后24小时
  26. 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 A.心
    • B.肾
    • C.肺
    • D.三焦
    • E.脾
  27.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 A.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
    • B.收缩压≥160mmHg或(和)舒张压≥95mmHg
    • C.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
    • D.收缩压>160mmHg或(和)舒张压>95mmHg
    • E.收缩压≥130mmHg或(和)舒张压≥85mmHg
  28. 患者头面红肿焮痛,咽喉不利。身热恶寒。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用()

    • A.黄连解毒汤
    • B.凉膈散
    • C.仙方活命饮
    • D.普济消毒饮
    • E.甘露消毒丹
  29. 治疗虚劳失精证的主治方剂是下列哪一项()

    • A.小建中汤
    • B.黄芪建中汤
    • C.八味肾气丸
    • 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E.炙甘草汤
  30. 焦病证邪热壅肺的辨证要点是()

    • A.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 B.身热,咳喘,口渴,苔黄
    • C.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 D.神昏,肢厥,舌绛
    • E.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
  31. 药物起效快慢取决于()

    • A.药物的吸收
    • B.药物的消除
    • C.药物的转运方式
    • D.给药剂量
    • E.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
  32. 气胸作闭式胸腔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 A.锁骨中线第2肋间
    • B.锁骨中线第3肋间
    • C.腋前线第4肋间
    • D.腋前线第5肋间
    • E.胸骨旁线第4肋间
  33. 下列哪项引起的ST-T改变为继发性ST-T改变()

    • A.心肌缺
    • B.心肌炎
    • C.心肌病
    • D.心肌损伤
    • E.预激综合症
  34. 有关胸腔穿刺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 A.穿刺时应沿肋骨的下缘进针
    • B.穿刺抽液时,穿刺点取浊音明显部位,一般取肩胛线7~9肋间隙或腋中线6~7肋间
    • C.穿刺抽气时,穿刺点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 D.抽液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 E.抽气量每次可超过1000ml
  35. 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 A.甘草反甘遂
    • B.乌头反白薇
    • C.海藻反甘遂
    • D.细辛反藜芦
    • E.藜芦反丹参
  36. 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E.5次
  37. 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48小时
    • D.72小时
    • E.1周
  38. 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 A.穿刺损伤肺组织
    • 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
    • C.胸膜过敏反应
    • D.穿刺损伤肺血管
    • E.空气栓塞
  39. 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
    • 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
    • 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
    • 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 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
  40. 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 A.淡红色
    • B.淡黄色
    • C.淡蓝色
    • D.淡绿色
    • E.白色
  41. 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 A.桂枝加附子汤证
    • 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 C.桂枝加葛根汤证
    • D.桂枝新加汤证
    • E.桂枝加芍药汤证
  42. 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 A.被动体位
    • B.端坐位
    • C.强迫仰卧位
    • D.强迫侧卧位
    • E.辗转体位
  43. 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 A.藿香正气散
    • B.芍药汤
    • C.保和丸
    • D.参苓白术散
    • E.四神丸
  44. 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
    • 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 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
    • 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
    • E.身热,咳喘,苔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