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事业单位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食品:

    • A.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 B.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 C.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 D.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 E.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 F.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 G.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 H.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措施:

    • A.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 B.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 C.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 D.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
    • E.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3.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事项:

    • A.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 B.成分或者配料表:
    • C.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 D.保质期;
    • E.产品标准代号;
    • F.贮存条件;
    • G.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 H.生产许可证编号;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 A.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
    • 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 C.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
    • D.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E.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5. 食品流通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要求:

    • A.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持规定的距离:
    • B.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 C.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D.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6. 哪些许可事项发生变更,应办理食品流通许可变更登记()

    • A.名称
    • B.负责人
    • C.经营场所
    • D.经营范围及经营方式
    • E.有效期限
    • F.发证机关
  7. 食品经营者应按照()原则摆放食品

    • A.食品和非食品
    • B.便于售货
    • C.生食品和熟食品分开
    • D.可以随意摆放
  8. 散装食品在贮存位臵、容器、外包装上应当标明()

    • A.食品的名称
    • B.生产日期
    • C.保质期
    • D.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 E.价格
  9. 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者必须是()。

    • A.在流通环节
    • B.有固定场所
    • C.以零售、批发、或批发兼零售的方式经销预包装品、散装食品的经营者
    • D.有名称。
  10. 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必须标明()

    • A.名称、规格、净含量
    • B.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
    • C.生产日期
    • D.保质期
    • E.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 F.成分及配料。
  11. 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12.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A.一年
    • B.二年
    • C.三年
    • D.四年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

    • A.给予警告
    • B.责令改正
    • C.处以罚款
    • D.吊销许可证
  14.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除应当标明《食品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内容外,还应当标明()。

    • A.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 B.功能主治
    • C.用法用量
    • D.适用范围
  15.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

    • A.药品
    • B.中药材
    • C.化合剂
    • D.增白剂
  16. 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负责。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卫生行政部门
    • C.质量监督部门
    •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7. 对餐饮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 A.农业行政部门
    •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质量监督部门
    •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8. 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 A.感官评估
    • B.营养评估
    • C.风险评估
    • D.微生物检验
  19. 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负责。

    • A.工商行政部门
    • B.质量监督部门
    • C.卫生行政部门
    • D.农业行政部门
  20. 从固定供应基地或供应商采购食品的,应当_____。

    • A.留存每笔供应清单
    • B.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
    • C.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 D.以上都是
  21. 非食品处理区是指_____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

    • A.办公室、厕所、更衣场所、大堂休息厅、歌舞台
    • B.办公室、厕所、更衣场所、大堂休息厅、歌舞台、食品库房
    • C.办公室、厕所、更衣场所、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
    • D.办公室、厕所、粗加工操作场所、大堂休息厅、歌舞台
  22. 餐用具使用卫生要求_____。

    • A.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使用前洗净即可
    • B.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应分开存放
    • C.使用过的一次性餐具,经冲洗后仍可以使用
    • D.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用具不用分开存放
  23. 可以不用设置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单位是_____。

    • A.特大型餐馆
    • B.连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的门店
    • C.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 D.中央厨房
  24.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不适用于_____。

    • A.小吃店
    • B.餐馆
    • C.食品摊贩
    • D.食堂
  25. 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_____。

    • A.可降价销售
    • B.不能销售
    • C.可作处理食品销售
    • D.可作赠送食品销售
  26.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要求支付价款_____倍的赔偿金。

    • A.3
    • B.5
    • C.10
    • D.20
  27. 苯甲酸属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它可以在_____。

    • A.所有食品品种中使用
    • B.限定的食品品种中任意使用
    • C.限定的食品品种中按限量使用
    • D.所有食品品种中按标准规定的最低限量使用
  28.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_____。

    • A.食品卫生许可
    • B.食品生产许可
    • C.食品流通许可
    • D.餐饮服务许可
  29. 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要求粗加工操作场所应分设哪些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_____。

    • A.动物性食品
    • B.植物性食品
    • C.水产品
    • D.以上都是
  30.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 A.2;2
    • B.3;3
    • C.5;5
  31.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条_____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 A.食品安全
    • B.食品营养
    • C.商品定价
    • D.食品认证
  32.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

    • A.公众身体健康
    • B.公众生命安全
    • C.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3.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

    • A.可以
    • B.不可以
    • C.不得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本法自()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 A.2009年6月1日
    • B.2009年6月28日
    • C.2009年8月1日
  35.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倍的赔偿金。

    • A.二
    • B.五
    • C.十
  36. ()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A.卫生部
    • B.质检总局
    • C.国务院
  37.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流通经营应当依法取得食品()。

    • A.生产许可
    • B.流通许可
    • C.餐饮服务许可
  38.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A.道德谴责
    • B.民事责任
    • C.刑事责任
  39. 食品中大部分细菌繁殖的适宜温度是()

    • A.低于10℃
    • B.高于10℃
    • C.10℃至60℃
    • D.高于60℃
  40.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供货者()

    • A.许可证或者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 B.营业执照
    • C.进货单
    • D.以上都是
  41. 食品经营场所距离垃圾场、公用旱厕、粪池等污染源应在()米以上

    • A.10
    • B.15
    • C.20
    • D.25
  42. 《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中的散装食品是指()

    • A.新鲜果蔬
    • B.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
    • C.需清洗后加工的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
    • D.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
  43. 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加工制作中,下列哪一种行为是允许()

    • A.滥用食品添加剂
    • B.加入非食用物质
    • C.加入药物
    • D.加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料的物质
  44.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 A.一年2次
    • B.一年1次
    • C.两年1次
    • D.三年1次
  45.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罚款。()

    • A.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 B.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 C.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 D.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
  46.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倍的赔偿金。

    • A.2
    • B.3
    • C.5
    • D.10
  47. 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 A.3
    • B.4
    • C.5
    • D.10
  48. 下列食品不需要贴QS标签的是()

    • A.小麦粉、大米
    • B.酱油、食醋
    • C.冷冻饮品、速冻米面制品
    • D.西餐厅自制糕点
  49.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记录制度,且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 A.1
    • B.2
    • C.3
    • D.4
  50. 《食品安全法》于()实施。

    • A.2009年2月28日
    • B.2009年5月1日
    • C.2009年6月1日
    • D.2009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