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电网继电保护例题(2)
-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各相对地的电容是沿线路均匀分布的,请问线路上的电容电流沿线路是如何分布的?
-
小接地电流系统当发生一相接地时,其他两相的电压数值和相位发生什么变化?
-
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如中性点装设的消弧线圈以欠补偿方式运行,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
什么是消弧线圈的过补偿?
-
加强和扩充一次设备以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是:①();②线路上装设串联电容;③装设中间补偿装置;④();⑤采用电气制动。
-
系统频率下降时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而系统频率升高时负荷吸取的()随着提高,此现象称之为负荷调节效应。
-
什么叫小接地电流系统?
-
中性点经装设消弧线圈后,接地故障的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此时的补偿方式为()
-
()是指不同电压等级运行的线路,通过变压器()回路的连接而构成的环路。
-
在35kV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可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来补偿系统的容性电流,补偿方式有()、()和()三种方式,一般应采用()方式。
-
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电流,使接地故障电流减少。
-
所谓电力系统的静稳特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之后,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它与系统发生永久性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切除故障的快慢()关系。
-
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其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
-
()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
在微机保护中经常用全周傅氏算法计算工频量的有效值和相角,当用该算法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对直流分量和衰减的直流分量都有很好的滤波作用
- B.对直流分量和所有的谐波分量都有很好的滤波作用
- C.对直流分量和整数倍的谐波分量都有很好的滤波作用
-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三种。
-
采用VFC数据采集系统时,每隔Ts从计数器中读取一个数。保护算法运算时采用的是()。
- A.直接从计数器中读取得的数
- B.Ts期间的脉冲个数
- C.2Ts或以上期间的脉冲个数
-
数字滤波器是()。
- A.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
- B.由电阻、电容电路构成的
- C.由程序实现的
-
电压/频率变换式数据采集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计数器输出脉冲的个数与模拟输入电压量的()。
- A.积分成正比
- B.积分成反比
- C.瞬时值的绝对值成正比
-
直馈输电线路,其零序网络与变压器的等值零序阻抗如图1-9(阻抗均换算至220kV电压)变压器220kV侧中性点接地,110kV侧不接地,k点的综合零序阻抗为()。
- A.80Ω
- B.40Ω
- C.30.7Ω
-
电压/频率变换器(VFC)构成模数变换器时,其主要优点是:()。
- A.精度高
- B.速度快
- C.易隔离和抗干扰能力强
-
超高压输电线单相跳闸熄弧较慢是由于()。
- A.潜供电流影响
- B.单相跳闸慢
- C.短路电流小
- D.短路电流大
-
电网中相邻M、N两线路线,正序阻抗分别为40∠75°Ω和60∠75°Ω,在N线中点发生三相短路,流过M、N同相的短路电流如图1-8,M线E侧相间阻抗器的测量阻抗一次值为()。
- A.70Ω
- B.100Ω
- C.90Ω
- D.123Ω
-
电网中相邻A、B两条线路,正序阻抗均为60∠75°Ω,在B线中点三相短路时流过A、B线路同相的短路电流如图1-7。则A线相间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一次值为()。
- A.75Ω
- B.120Ω
- C.905Ω
-
对于反映电流值动作的串联信号继电器,其压降不得超过工作电压的()。
- A.5%
- B.10%
- C.15%
-
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现象。
- A.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
- B.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 C.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反向时继电器动作
-
所谓继电器常开触点是指()。
- A.正常时触点断开
- B.继电器线圈带电时触点断开
- C.继电器线圈不带电时触点断开
- D.短路时触点断开
-
若用滑线变阻器(阻值为R)分压的办法调节继电器(额定电流为IJ)的动作电压,此电阻额定电流容量I选择应满足()。
- A.
- B.
- C.
-
用实测法测定线路的零序参数,假设试验时无零序干扰电压,电流表读数为20A,电压表读数为20V,瓦特表读数为137W,零序阻抗的计算值为()。
- A.0.34+j0.94Ω
- B.1.03+j2.82Ω
- C.2.06+j5.64Ω
-
继电器按其结构形式分类,目前主要有()。
- A.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
- B.电流型和电压型继电器
- C.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和静态型
-
继电器按继电保护的作用,可分为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两大类,而()就是测量继电器中的一种。
- A.时间继电器
- B.电流继电器
- C.信号继电器
-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系统发生振荡时电流和电压值都往复摆动,并且三相严重不对称。
- B.零序电流保护在电网发生振荡时容易误动作。
- C.有一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限为4.5S,在系统发生振荡时它不会误动作。
- D.距离保护在系统发生振荡时容易误动作,所以系统发生振荡时应断开距离保护投退连接片。
-
断路器非全相运行时,负序电流的大小与负荷电流的大小关系为()。
- A.成正比
- B.成反比
- C.不确定
-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 A.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随δ的变化一直在做往复性摆动,但变化速度相对较慢;而短路时,在短路初瞬电压、电流是突变的,变化量较短路稳态时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基本不变。
- B.振荡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随δ的变化,幅值在变化,但相位基不变,而短路稳态时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在幅值和相位上基本不变。
- C.振荡时只会出现正序分量电流、电压,不会出现负序分量电流、电压,而发生接地短路时只会出现零序分量电压、电流,不会出现正序和负序分量电压电流。
- D.振荡时只会出现正序分量电流、电压,不会出现负序分量电流、电压,而发生接地短路时不会出现正序分量电压电流
-
系统短路时电流、电压是突变的,而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是()
- A.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无关
- B.与三相短路一样快速变化
- C.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有关
- D.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
下列关于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
- A.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而系统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
- B.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着功角δ的变化而变化。
- C.系统振荡时,将对以测量电流为原理的保护形成影响,如:电流速断保护、电流纵联差动保护等。
- D.短路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是基本不变的。
-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的波动情况是()。
- A.幅度最大
- B.幅度最小
- C.幅度不变
- D.不一定
-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
- A.均作往复性摆动
- B.均会发生突变
- C.在振荡的频率高时会发生突变
- D.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
对于有零序互感的平行双回线路中的每个回路,其零序阻抗有下列中最小的是()。
- A.一回路处于热备用状态
- B.一回路处于接地检修状态
- C.二回路运行状态
-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的两个变电站之间,架有同杆并架双回线。全条线路停运检修,另一条线路仍然运行时,电网中发生了接地故障,如果此线路两端均已接地,则在运行线路上的零序电流将()。
- A.大于被检修线路两端不接地的情况
- B.与被检修线路两端不接地的情况相同
- C.小于被检修线路两端不接地的情况
-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如果当相邻平行线停运检修时,电网发生接地故障,则运行线路中的零序电流将与检修线路是否两侧接地()。
- A.有关,若检修线路两侧接地,则运行线路的零序电流将增大
- B.有关,若检修线路两侧接地,则运行线路的零序电流将减少
- C.无关,无论检修线路是否两侧接地,运行线路的零序电流均相同。
-
双侧电源线路上发生经过渡电阻接地,流过保护装置电流与流过过渡电阻电流的相位()。
- A.同相
- B.不同相
- C.不定
-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当相邻平行线路停运检修并在两侧接地时,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此时停运线路()零序电流。
- A.流过
- B.没有
- C.不一定有
-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正方向发生电流和零序电压的关系是()。
- A.零序电压超前零序电流约80°
- B.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流约80°
- C.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流约110°
-
图1-6所示系统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当k点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在M流过该线路的3I0与M母线3U0的相位关系是()。
- A.3I0超前M母线3U0约80°
- B.取决于M、N两侧系统的零序阻抗
- C.3I0滞后M母线3U0约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