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电网综合能力笔试(3)
-
中国研制成功的 1250mm2 大截面导线,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于( )中。
- A.±11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
- B.±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
- C.1100kV 特高压交流输电
- D.1000kV 特高压交流输电
-
当前,下列哪种化学电池的产量和产值均居各种化学电源首位?( )
- A.铅酸电池
- B.镉镍电池
- C.锂离子电池
- D.钠硫电池
-
基于 WAMS 的电网稳定控制能够实时监视和控制电力系统的( ),预测可能出现的电力系统失稳或崩溃,防止系统稳定的破坏。
- A.静态稳定
- B.动态稳定
- C.暂态稳定
- D.故障事件
-
晶闸管具有( )特性。
- A.单向导电性
- B.可控单向导电性
- C.电流放大功能
- D.负阻效应
-
( )装置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对时,能够保证全网数据的同步性,时标信息 与数据同时存储并发送到主站。
- A.RTU
- B.DTU
- C.TTU
- D.PMU
-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 )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需人工干预,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 A.非接触式
- B.高速链接
- C.自动发现
- D.自动编码
-
SMES 是( )的英文缩写。
- A.超导磁储能
- B.超级电容器储能
- C.电磁储能
- D.能量管理系统
-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应用层?( )
- A.信息处理
- B.应用集成
- C.解析服务
- D.通信模块
-
物联网中( )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
- A.感知层
- B.网络层
- C.应用层
- D.基础层
-
以下不是智能传感器的特点是( )。
- A.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
- B.具有一定的自动编程能力
- C.性价比低
- D.功能多样性
-
基于卫星时钟同步及高速通信网络技术,可实现大电网的( ),为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大电网连锁反应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 A.同步相量测量
- B.异步相量测量
- C.失步相量测量
- D.电网相量测量
-
可以实现对感性或容性无功进行连续平滑调节的设备是( )。
- A.电容器
- B.电抗器
- C.静态同步补偿器
- D.动态电压恢复器
-
根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通过 380V 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为( )。
- A.小型
- B.中型
- C.大型
- D.超大型
-
故障指示器是安装在电力线(架空线、电缆及母排)上,指示( )的装置。
- A.故障电压
- B.故障电阻
- C.故障电流
- D.故障电功率
-
配网智能终端中仅仅实现一遥功能的是指( )。
- A.遥控
- B.遥信
- C.遥测
- D.遥调
-
EV 是( )的缩写。
- A.高级配电自动化
- B.分布式能源
- C.智能配电网
- D.电动汽车
-
( )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 A.互联网技术
- B.云计算
- C.大数据
- D.物联网技术
-
中国浙江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采用±( )千伏直流输电。
- A.200
- B.210
- C.220
- D.230
-
( )不是云计算中心的特征。
- A.虚拟化
- B.强大的计算能力
- C.面向服务
- D.实时性
-
( )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计算资源的一个革新的 IT 资源 运用模式。
- A.信息的智能处理技术
- B.网格计算技术
- C.信息安全技术
- D.云计算
-
( )是在线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在系统电压、相角、频率出现异常时进行越限(静 态、动态)报警。
- A.电网安全报警
- B.电网扰动识别
- C.风电场运行监视
- D.电网运行支持
-
2009 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行的( )输电线路在中国投运。
- A.±800kV 特高压直流
- B.1000kV 特高压交流
- C.500kV 超高压交流
- D.750kV 特高压交流
-
1964 年,第一条 500kV 交流输电线路在( )投运。
- A.美国
- B.德国
- C.苏联
- D.英国
-
1882 年,( )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工业意义的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 A.爱迪生
- B.法拉第
- C.瓦特
- D.皮克斯
-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理念的特点有( )。
- A.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
- B.坚强友好、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廉价高质
- C.智能方便、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廉价高质
- D.坚强友好、经济高效、清洁环保、安全节能、友好互动
-
在北京召开的( )正式发布了中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理念。
- A.2009 年特高压输电国际会议
- B.2016 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
- C.2009 年国际大电网会议
- D.2014 年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国际会议
-
由于特高压换流站变压器容量大、阀侧绝缘水平高,一般采用( )方案。
- A.单相单绕组
- B.单相双绕组
- C.三相三绕组
- D.三相单绕组
-
高海拔地区对电力输电设备的( )有更高的要求。
- A.外绝缘特性
- B.内绝缘特性
- C.稳定性
- D.安全性
-
以下设备对抗震要求严格程度相对较低的是( )。
- A.GIS 设备
- B.变压器
- C.互感器
- D.隔离开关
-
换流阀电气性能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
- A.电流耐受能力
- B.电压耐受能力
- C.换流速度
- D.交流系统故障下的运行能力
-
特高压串补装置主要设备不含( )。
- A.限流熔断器
- B.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 C.旁路断路器
- D.限流阻尼装置
-
特高压线路中,以下哪一项不具备限制输电线路过电压水平的作用?( )
- A.避雷器
- B.高压电抗器
- C.断路器合闸电阻
- D.断路器合闸电感线圈
-
向家坝-上海±800kV 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东段局部地区采用了( )的悬挂方式, 以解决线路走廊紧张的问题。
- A.单回路 I 型
- B.单回路 V 型串
- C.F 型杆塔 I 型串
- D.F 型杆塔 V 型串
-
特高压变电站的空气间隙由( )决定。
- A.雷电过电压
- B.工作电压
- C.操作过电压
- D.其他选项均正确
-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分裂导线选型,除了要满足传送能量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 A.电磁环境要求
- B.机械安全特性要求
- C.初投资和全寿命周期成本
- D.抗腐蚀程度
-
对于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线路,为满足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要求,重点确保( )有足够的间隙距离。
- A.导线对塔身
- B.导线对其下方横担
- C.导线对其上方横担
- D.导线之间
-
在特高压电网建设初期,高抗补偿度控制在( );在电网较强的地区或是较短的特 高压输电线路,补偿度可以适当降低。
- A.80%~90%
- B.60%~70%
- C.40%~50%
- D.20%~30%
-
( )主要用于进行直流输电系统各种运行方式的转换。
- A.直流转换开关
- B.交流转换开关
- C.整流器
- D.逆变器
-
换流变压器用于连接交流系统和换流阀,实现交、直流侧的电压匹配和电气隔离,并可限制( )。
- A.短路电流
- B.开路电流
- C.短路电压
- D.开路电压
-
直流支柱绝缘子的最重要参数是抗弯强度,±800kV 瓷质支柱绝缘子能达到( )。
- A.7kN
- B.8kN
- C.9kN
- D.10kN
-
下面哪个不是直流穿墙套管的组成部分?( )
- A.导体(杆)
- B.绝缘部分
- C.金属法兰
- D.分接开关
-
特高压直流避雷器的结构与其他避雷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 )。
- A.外绝缘
- B.内绝缘
- C.主绝缘
- D.分级绝缘
-
直流滤波器包括高、低压电容器和电抗器、电阻器等元件,( )是其中的主要元件。
- A.高压电容器
- B.低压电容器
- C.电抗器
- D.电阻器
-
特高压换流阀的阀基电子设备为完全独立的双冗余系统,一套处于运行状态,另一套 处于( )状态。
- A.运行
- B.热备用
- C.冷备用
- D.检修
-
( )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触发脉冲指令,同时监控换流阀设备运行工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 A.换流阀控制系统
- B.阀基电子设备
- C.晶闸管触发控制单元
- D.交流控制系统
-
特高压换流站中,以下哪种设备不在直流场区域内?( )
- A.平波电抗器
- B.直流滤波器
- C.直流避雷器
- D.换流阀
-
操作过电压下避雷器吸收能量( ),当系统发生振荡解列时,避雷器吸收的能量( )。
- A.较大、较大
- B.较小、较小
- C.较大、较小
- D.较小、较大
-
要求避雷器至少能够达到耐受 1.1 倍避雷器额定电压值的工频暂时过电压的时间不少于( )。
- A.1s
- B.2s
- C.3s
- D.4s
-
特高压支柱绝缘子主要采用( )。
- A.悬式绝缘子
- B.针式绝缘子
- C.拉紧绝缘子
- D.支柱瓷绝缘子
-
( )安装在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附近,用来限制雷电和操作过电压,以起到保护特高压变电站电气设备的作用。
- A.特高压断路器
- B.特高压避雷器
- C.并联电抗器
- D.串联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