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安规题库2020年考试考前特训卷(附答案)一
-
在电缆隧道内巡视时,作业人员应携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通风不良时还应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 正确
- 错误
-
触电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开放,并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
- 正确
- 错误
-
放线架应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松软地面应采取加固措施。放线轴与导线伸展方向应平行。
- 正确
- 错误
-
起重设备长期或频繁地靠近架空线路或其他带电体作业时,应设置专人监护。
- 正确
- 错误
-
在杆塔上使用梯子或临时工作平台,应将两端与固定物可靠连接,一般应由两人在其上作业。
- 正确
- 错误
-
禁止在油漆未干的结构或其他物体上焊接。
- 正确
- 错误
-
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前,工作许可人应与工作负责人核对线路名称、设备双重名称,检查核对现场安全措施,指明保留带电部位。
- 正确
- 错误
-
切断绳索时,应先将预定切断的两边用软钢丝扎结,以免切断后绳索松散,断头应绑扎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在运行中若必须进行中性点接地点断开的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的旁路接地才可进行断开工作。
- 正确
- 错误
-
对同一电压等级、同类型且依次进行的数条配电线路上的带电作业,可使用一张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
- 正确
- 错误
-
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对有触电危险、检修(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并确定其监护的人员和工作范围。
- 正确
- 错误
-
带电断、接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的连接引线应采取消狐措施,不得直接带电断、接。
- 正确
- 错误
-
接地线应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禁止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 正确
- 错误
-
带电短接设备时,短接开关设备的绝缘分流线截面积和两端线夹的载流容量,应满足最大允许电流的要求。
- 正确
- 错误
-
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前,应先查清图纸,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确定电缆敷设位置,确保不损伤运行电缆和其他地下管线设施。
- 正确
- 错误
-
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分别手工或电子签名。
- 正确
- 错误
-
电缆沟的盖板开启后,应自然通风一段时间,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下井沟工作。
- 正确
- 错误
-
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
- 正确
- 错误
-
试验装置的低压回路中应有两个串联电源开关,并装设( )。
- A.过载自动跳闸装置
- B.漏电保安器
- C.报警器
- D.熔断器
-
电缆试验需拆除接地线时,应在征得工作负责人的同意。工作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 正确
- 错误
-
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和公共连接点之间的作业,必要时应组织( )。
- A.会议讨论
- B.作业分析
- C.方案审核
- D.现场勘察
-
以下所列的安全责任中,( )是动火工作负责人的一项安全责任。
- A.负责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
- B.工作的安全性
- C.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安全教育
- D.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
专责监护人应由具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熟悉工作范围内的( )情况和本规程的人员担任。
- A.设备
- B.现场
- C.接线
- D.运行
-
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检查确认( )部分无裂纹、无老化、无绝缘层脱落、无严重伤痕等现象以及固定连接部分无松动、无锈蚀、无断裂等现象。
- A.绝缘
- B.传动
- C.固定
- D.外壳
-
对承重构架进行焊接,应经过( )的许可。
- A.设备运维部门
- B.有关技术部门
- C.安监部门
- D.单位总工程师
-
动火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动火执行人的动火工作票应交给( ),签发人将其中的一份交工区。
- A.消防监护人
- B.动火工作票签发人
- C.工区
- D.运维许可人
-
安全工器具应进行国家规定的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使用中的( )。
- A.周期性试验
- B.电气试验
- C.机械试验
- D.外观检查
-
紧急救护时,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 )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 A.心脏按压法
- B.口对口呼吸法
- C.口对鼻呼吸法
- D.心肺复苏法
-
抱杆缆风绳与抱杆顶部及地锚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一般应小于( )度。
- A.30
- B.45
- C.60
- D.90
-
装、拆接地线时,人体不得( )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触电。
- A.靠近
- B.碰触
- C.临近
- D.贴近
-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并采取消弧措施。消弧工具的断流能力应与被断、接的空载线路电压等级及( )相适应。
- A.电感电流
- B.电容电流
- C.空载电流
- D.开断电流
-
用间接方法判断操作后的设备位置时,至少应有两个( )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方可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 A.非同样构造或非同源的
- B.同样原理或同源的
- C.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的
- D.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期的
-
已操作的操作票应注明( )字样。操作票至少应保存1年。
- A.已操作
- B.已执行
- C.合格
- D.已终结
-
在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及自动化监控系统屏(柜)上或附近进行打眼等振动较大的工作时,应采取防止运行中设备( )的措施。
- A.倾倒
- B.振动
- C.误动作
- D.误操作
-
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 ),并列入调度控制中心管辖范围。
- A.名称
- B.编号
- C.名称、编号
- D.名称、序号
-
现场勘察工作,对涉及( )的作业项目,应由项目主管部门、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 A.多专业、多部门
- B.多部门、多单位
- C.多专业、多单位
- D.多专业、多部门、多单位
-
绝缘斗臂车使用前应在预定位置( )试操作一次,确认液压传动、回转、升降、伸缩系统工作正常、操作灵活,制动装置可靠。
- A.空斗
- B.载人
- C.模拟
- D.正式
-
用于10kV电压等级时,绝缘隔板的厚度不得小于( )mm。
- A.3
- B.4
- C.5
- D.8
-
在10kV跌落式熔断器与10kV电缆头之间,宜加装( )装置,使工作时能与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有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 A.过渡连接
- B.接地
- C.绝缘
- D.灭弧
-
装设接地线应( )。
- A.先接电源侧,后接负荷侧
- B.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
- C.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 D.先接负荷侧,后接电源侧
-
安全工器具应进行国家规定的( )和使用中的周期性试验。
- A.科技试验、出厂试验
- B.型式试验、出厂试验
- C.外观检验、出厂试验
- D.外观检验、型式试验
-
使用倒落式抱杆立、撤杆时,主牵引绳、尾绳、杆塔中心及抱杆顶应在一条直线上,抱杆下部应固定牢固,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并由( )均匀调节控制。
- A.安全监护人
- B.技术人员
- C.工作负责人
- D.有经验的人员
-
低温或高温环境下的高处作业,应采取( )措施,作业时间不宜过长。
- A.保暖或防暑降温
- B.保暖
- C.防暑降温
- D.专人监护
-
被电击伤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电击伤员,都应让其充分休息,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少于( )H的心脏监护。
- A.12
- B.24
- C.36
- D.48
-
禁止作业人员越过( )的线路对上层线路、远侧进行验电。
- A.未停电
- B.未经验电、接地
- C.未经验电
- D.未停电、接地
-
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 )考试一次。
- A.每半年
- B.每年
- C.每两年
- D.每三年
-
以下所列的安全责任中,( )不是动火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 A.检修工作的必要性
- B.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教育
- C.负责办理动火工作票开工和终结手续
- D.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
-
起吊重物( ),应再次检查各受力部位,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起吊。
- A.离地0.4m后
- B.离地0.2m后
- C.稍离地面(或支持物)
- D.中间过程
-
进行330kV带电清扫工作时,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不准小于( )m。
- A.1.3
- B.2.1
- C.2.5
- D.3.1
-
触电急救,在医务人员( )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 A.未到达
- B.未接替救治
- C.作出死亡诊断
- D.判断呼吸或脉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