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特岗教师考试题1000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2. 学校心理辅导应遵循什么原则?

  3.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意志?

  4. 晚上睡觉前背诵材料的记忆效果最好,主要是因为没有受到__________抑制的影响。

  5. 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__________。

  6. 我国古代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__________、御、__________、数。

  7. 根据感觉的性质,感觉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 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正确
    • 错误
  9. 在记忆一串数字时,往往容易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10. 班级里的非正式群体是有害的,应该取缔。()

    • 正确
    • 错误
  11. 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

    • 正确
    • 错误
  12. 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会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 正确
    • 错误
  13. 一节课成败的标准是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 正确
    • 错误
  14.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  )。

    • A.前制度化教育
    • B.制度化教育
    • C.义务教育
    • D.非制度化教育
  15.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 A.目标评价模式
    • B.成果评价模式
    •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D.CIPP评价模式
    • E.CSE评价模式
  16.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思维概括性的是()。

    • A.借助思维,人们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
    • B.借助思维,人们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都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为一类,称之为“枣树”
    • C.人们通过有关秦朝的历史资料和兵马俑等文物,回顾秦始皇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的状况
    • D.内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各种体检数据,推测病人的病情
  17.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 A.奖学金
    • B.对成绩的认可
    • C.表扬
    • D.给予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18.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 B.加速个体发展
    • C.具有延时价值
    •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19. 学生这一要素会从群体差异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群体差异的是(  )。

    • A.智力水平
    • B.性别
    • C.学习方式
    • D.社会文化差异
  20. 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 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 B.独立型与顺从型
    • C.沉思型与冲动型
    • D.辐合型与发散型
    • E.外倾型与内倾型
  21. 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属于学习策略
    • B.学习策略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
    • C.学习策略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 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22. 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包括()。

    • A.温度和光照
    • B.座位排列
    • C.师生关系
    • D.校风
    • E.社会文化背景
  23.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的客观条件有()。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4. 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 A.信任感
    • B.自我同一感
    • C.主动感
    • D.勤奋感
  25. 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是( )。

    • A.美国的舒尔茨
    • B.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 C.中国的于光远
    • D.美国的凯恩斯
  26. 物理教师认为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物理学得一定好,并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和赞许这类学生。该教师的看法属于()。

    • A.刻板印象
    • B.认知失调
    • C.扇贝效应
    • D.从众心理
  27.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A.生活教师
    • B.任课教师
    • C.班主任
    • D.学校管理干部
  2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是()

    • A.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 B.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 C.能力突出、专注科研
    • D.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9.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描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吸引。

    • A.个人魅力
    • B.相似性
    • C.互补性
    • D.情感性
  30.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指的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 B.恒常性
    • C.理解性
    • D.整体性
  31. 有人建议朱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朱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朱老师()。

    • A.乐于奉献
    • B.因材施教
    • C.依法执教
    • D.廉洁从教
  32. 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A.认知过程
    • B.决策过程
    • C.认知方式
    • D.认知特征
  33. ()阶段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相当于加里培林理论中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 A.原型定向
    • B.原型模仿
    • C.原型操作
    • D.原型内化
  34. 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 A.挫折感
    • B.耗竭感
    • C.去个性化
    • D.低个人成就感
  35. 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相对,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教育家是(  )。

    • A.康德
    • B.杜威
    • C.裴斯泰洛齐
    • D.洛克
  36. 未成年学生具有()法律地位,这种地位与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适应。

    • A.多重
    • B.公民
    • C.学生
    • D.未成年人
  37.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中,()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 A.受教育者
    • B.教育者
    • C.德育内容
    • D.德育方法
  38. 考古学家虽然不能回到原始社会,但是可以通过挖掘出的文物和检测数据,想象原始人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想象的()功能。

    • A.补充
    • B.替代
    • C.预见
    • D.指向
  39.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40. 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 A.焦虑
    • B.强迫行为
    • C.强迫观念
    • D.强迫恐惧
  41. 小刚背诵《陋室铭》,背诵六遍的时候刚好记住。按照艾宾浩斯所说的“过度学习”,那么他再背诵()遍才能使记忆效果达到最佳。

    • A.2
    • B.3
    • C.4
    • D.6
  42. 马克思认为,只有每个人自由、充分的发展,才有一切人的自由、充分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能依据现实的社会条件。在此看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是()。

    • A.促进学生身心统一协调发展
    • B.让每个学生自由发展
    •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D.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物质条件
  43. 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不稳定、可控的
    • 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
    • C.内部、稳定、可控的
    •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44. 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导向性
    • B.全局性
    • C.超前性
    • D.示范性
  45. 教育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

    • A.有法可依
    •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 D.违法必究
  46. 下列关于学习风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辐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 B.场独立型的学生偏爱自然学科且成绩较好
    • C.视觉型的学生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
    • D.冲动型的学生更擅长从整体上来分析问题
  47. 一个人既不想牙疼,也不愿意忍受治牙的痛苦,这是一种()。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多重趋避式冲突
  48. (  )的人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

    • A.胆汁质
    • B.多血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49.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 B.读书法
    • C.文献法
    • D.行动研究法
  50. ()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 A.爱国守法
    • B.爱岗敬业
    • C.教书育人
    • D.关心集体
  51. 学校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全校各个班级轮流值周,面对繁重的任务,学生们个个叫苦连天,敷衍了事。周老师发现问题后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干了起来,学生们看到后,都自觉加入到了服务活动之中,从职业道德角度分析,周老师做到了()。

    • A.热爱学生
    • B.教书育人
    • C.依法执教
    • D.为人师表
  5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常用来描述教师职业道德的()。

    • A.创造性
    • B.无私性
    • C.社会性
    • D.教育性
  53. 为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应做到()。

    • A.劳逸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首要目标
    • B.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先
    • C.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要求其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
    • 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