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支一扶考试模拟试卷(1)
-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 B.广大人民群众
- C.国务院
- D.全国人大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描述的是法律的哪项基本特征?()
- A.国家意志性
- B.国家强制性
- C.明确规定性
- D.普遍约束性
-
对于法与经济的关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基础决定法的性质
- B.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C.法决定经济基础的水平
-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
在陕西境内,被尊为华夏文明龙脉的山脉是()。
- A.华山
- B.秦岭
- C.大巴山
- D.太白山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新疆地区
- B.内蒙古地区
- C.云贵高原
- D.青藏高原
-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因此,下列具有法律关系的是()。
- A.程某和简某一年前领取结婚证
- B.刘某与陈某是高中同学
- C.经人介绍,赵某和袁某确立恋人关系
- D.谭某与李某一年前开始一直以夫妻名义生活
-
台风经常影响我国的()地区。
- A.新疆
- B.内蒙古
- C.东南沿海
- D.内陆地区
-
我国境内海域分布着大小岛屿超过7000个,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是()。
- A.海南岛
- B.崇明岛
- C.青岛
- D.台湾
-
从1405年起,明成祖派遣()前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壮举。
- A.郑和
- B.利玛窦
- C.张骞
- D.僧一行
-
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
- B.司汤达
- C.莎士比亚
- D.雨果
-
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 A.李白《江上吟》
- B.王勃《滕王阁序》
- C.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D.张继《枫桥夜泊》
-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 A.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
- D.民族资产阶级革命
-
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是()。
- A.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B.万隆会议
- C.六方会谈
- D.维也纳会议
-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参会人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人。召开的时间是()。
- A.1921年7月
- B.1922年7月
- C.1923年7月
- D.1924年7月
-
有西方学者说:“直到18世纪中期,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古代的()的发明和普及。
- A.造纸术
- B.火药
- C.印刷术
- D.指南针
-
唐朝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政治清明,文化开始繁荣,人们的生活相当的安定,因此被称为()。
- A.文景之乱
- B.贞观之治
- C.开元盛世
- D.无为而治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 B.党的十七大
- C.瓦窑堡会议
- D.遵义会议
-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立木取信--商鞅
- B.卧薪尝胆--勾践
- C.围魏救赵--孙武
- D.图穷匕见--荆轲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蜀相》中的著名诗句,所说的人物是()。
- A.刘备
- B.曹操
- C.诸葛亮
- D.司马迁
-
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 A.《诗经》、《论语》、《春秋》
- B.《春秋》、《诗经》、《论语》
- C.《诗经》、《春秋》、《论语》
- D.《春秋》、《论语》、《诗经》
-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培根
- B.牛顿
- C.拉瓦锡
- D.爱因斯坦
-
近代史上将我国领土香港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瑷珲条约》
- D.《马关条约》
-
城市铁路桥的铁道两边往往留有一定宽度,足够一个人行走。但是铁路桥是严禁行人通行的。禁止行人通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担心行人被高速行进中的火车上的突出物剐到
- B.由于铁路桥的护栏间隙较大,行人容易从护栏间隙中坠落
- C.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外的推力,有将附近物体推下桥的危险
- D.高速行驶的火车扰动空气,气流改变造成向内的吸力,有将附近物体卷入的危险
-
在环境保护技术中,()又称为清洁生产技术,低废无废技术,它是根据环境价值利用现代科技全部的潜力的技术。
- A.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 B.水污染治理技术
- C.绿色技术
- D.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
当前国际社会公认,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的是()。
- A.生物,能源和计算机
- B.能源,激光和信息
- C.材料,生物和信息
- D.材料,能源和信息
-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这一定律可以得出()。
- A.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 B.在温度达到绝对零度时,物质系统(分子或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将停止
- C.不可能造出既不需外界能量又不消耗系统内能的永动机
- D.热不可能独立地、没有补偿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
()是指开发各类海洋资源和生产海洋产品所需的设备和方法。
- A.海洋环境探测技术
- B.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C.海洋生物技术
- D.海洋工程技术
-
空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特别是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还会被吸收到人体血液和淋巴液中。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指()。
- A.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 B.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 C.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
- D.粒径小于2微米的颗粒物
-
20世纪70年代初,现代生物技术诞生的标志是()实验成功。
- A.发酵工程
- B.基因工程
- C.细胞工程
- D.蛋白质工程
-
我国人事制度历来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
- A.公平竞争原则
- B.依法管理原则
- C.党管干部原则
- D.分类管理原则
-
我国人事制度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
- A.依法管理
- B.用人唯贤
- C.公开公平
- D.党管干部
-
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分管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依法登记或备案。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实行()登记管理。
- A.分批次
- B.分部门
- C.分级
- D.分部门分批次
-
下列不符合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的一项是()。
- A.按照学科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
- B.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 C.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 D.事业单位须遵循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无权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
-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所有,实行()管理。
- A.国家“收支一条线”
- B.集体“统收统支”
- C.国家“收支两条线”
- D.集体“收支两条线”
-
中国古代在自我修养方面提倡“慎独”,它是指()。
- A.一个人不要独处
- B.一个人即使独处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观念
- C.一个人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
- D.一个人不可以单独活动
-
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该()。
- 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 B.虚心求教,勤于积累
- 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 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
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的高层次的社会主义道德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 D.遵纪守法,不损害他人利益
-
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是社会公德中()的体现。
- A.文明礼貌
- B.助人为乐
- C.爱护公物
- D.遵纪守法
-
各种比赛都有人胜利,有人失败,但是谁胜谁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胜不骄,败不馁”,换句话说,就是()。
- A.胜了不重要,败了没关系
- B.胜了不稀奇,败了再较量
- C.胜了不打紧,败了认倒霉
- D.胜了不自满,败了再准备
-
下列不符合“办事公道”这一行政道德规范的是()。
- A.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
- B.不管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态度如何,坚持按同一行为准则行事
- C.对所有服务对象一视同仁
- D.不因个人心境变化和好恶而采取不同的行为模式
-
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A.诚实守信
- B.爱岗敬业
- C.办事公道
- D.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