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冲刺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温里药的主要适应证有

    • A. 风寒表证
    • B. 风寒湿痹
    • C. 中焦寒证
    • D. 脾肾阳虚
    • E. 经寒痛经
  2. 作用强烈的泻下药一般不用于

    • A. 脾胃虚弱
    • B. 胎前
    • C. 年老体弱
    • D. 产后
    • E. 月经过多
  3. 葛根的功效有

    • A. 清肺润肺
    • B. 发表解肌
    • C. 疏肝解郁
    • D. 生津止渴
    • E. 清热燥湿
  4. 治疗肝阳上亢的药是

    • A. 羚羊角
    • B. 钩藤
    • C. 天麻
    • D. 石决明
    • E. 赭石
  5. 属于峻下逐水药的药物是

    • A. 牵牛子
    • B. 巴豆
    • C. 甘遂
    • D. 京大戟
    • E. 芫花
  6. 青黛的主治病证是

    • A. 热毒发斑
    • B. 血热吐衄
    • C. 痄腮肿痛
    • D. 小儿急惊发热抽搐
    • E. 肝火扰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7. 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痛宜选用

    • A. 青皮
    • B. 鸟药
    • C. 木香
    • D. 香附
    • E. 柿蒂
  8. 鸡内金的主治病证有

    • A. 食积不化
    • B. 遗精、遗尿
    • C. 泌尿系或肝胆系结石症
    • D. 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 E. 疝气偏坠胀痛
  9. 桑叶与菊花共有的功效是

    • A. 疏散风热
    • B. 凉血止血
    • C. 平肝明日
    • D. 清热解毒
    • E. 清肺润肺
  10. 细辛的使用注意有

    • A. 用量不宜过大
    • B. 反藜芦
    • C. 气虚多汗忌用
    • D. 阴虚阳亢头痛忌用
    • E. 以上均对
  11. 龙骨主治

    • A. 心神不安
    • B. 头晕目眩
    • C. 自汗,盗汗
    • D. 湿疮湿疹
    • E. 耳鸣
  12. 竹叶的功效是

    • A. 清心除烦
    • B. 排脓
    • C. 利尿
    • D. 祛痰
    • E. 生津
  13. 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

    • A. 玄参
    • B. 决明子
    • C. 火麻仁
    • D. 郁李仁
    • E. 生地
  14. 珍珠的功效是

    • A. 安神定惊
    • B. 解毒敛疮
    • C. 明目退翳
    • D. 活血化瘀
    • E. 润肤祛斑
  15. 蝉蜕的功效是

    • A. 疏散风热
    • B. 清肺润肺
    • C. 透疹止痒
    • D. 息风止痉
    • E. 明目退翳
  16. 青蒿的性味是

    • A. 苦
    • B. 甘
    • C. 辛
    • D. 咸
    • E. 寒
  17. 白豆蔻的主治病证有

    • A. 湿阻中焦证
    • B. 胃寒呕吐证
    • C. 风寒湿痹证
    • D. 脾胃气滞证
    • E. 肺燥咳喘证
  18. 不宜与甘草同用的药物有

    • A. 京大戟
    • B. 白及
    • C. 苦参
    • D. 芫花
    • E. 甘遂
  19. 车前子的功效是

    • A. 利水通淋
    • B. 止泻
    • C. 健脾
    • D. 清肝明目
    • E. 清肺止咳
  20. 蝉蜕除疏散风热外,又能

    • 正确
    • 错误
  21. 茵陈蒿的药理作用有

    • A. 降血脂
    • B. 利胆
    • C. 利尿
    • D. 保肝
    • E. 解热镇痛
  22.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疏肝    止痉    升阳    解毒    清肺    {TS}薄荷除疏散风热外,又能
  23.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虫积腹痛
    • B.气血虚衰
    • C.阳痿肢冷
    • D.脚气肿痛
    • E.寒饮咳喘    {TS}附子的主治病证是
  24. 石膏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25.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收敛生肌    滋阴润燥    凉血解毒    清热利尿    清热燥湿    {TS}知母的功效是
  26. 两药相合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强,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宜选

    • 正确
    • 错误
  2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 麻黄配石膏
    • B. 石膏配知母
    • C. 知母配黄柏
    • D. 苍术配黄柏
    • E. 厚朴配枳实    {TS}两药相合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尤宜选
  28. 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喘咳,尤宜选

    • 正确
    • 错误
  29.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痰阻心窍之癫痫发狂,神志恍惚
    • B.跌打骨折,疮痈
    • C.血虚身痛肢麻,风湿痹痛
    • D.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 E.惊悸失眠,小便不利,血滞经闭    {TS}琥珀还可主治
  30. 合欢皮还可主治

    • 正确
    • 错误
  31. 远志还可主治

    • 正确
    • 错误
  32.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疏肝解郁
    • B.温肾散寒
    • C.降逆止呃
    • D.开郁醒脾
    • E.解毒消肿    {TS}乌药的功效是
  33. 香橼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34. 肝火犯胃呕吐吞酸宜用

    • 正确
    • 错误
  35.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相恶    相杀    相须    相反    相使    {TS}临床应注意避免的配伍是
  36.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 黄芩
    • B. 黄连
    • C. 黄柏
    • D. 龙胆草
    • E. 苦参    {TS}肺热咳喘宜用
  3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行气活血
    • B.活血散结
    • C.化湿和胃
    • D.清热止痛
    • E.回阳救逆    {TS}麝香除开窍醒神外,还可
  38. 安息香除开窍醒神外,还可

    • 正确
    • 错误
  39.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礞石
    • B.天麻
    • C.钩藤
    • D.全蝎
    • E.石决明    {TS}既平肝潜阳,又清肝明目的是
  40. 既息风止痉,又祛风通络的是

    • 正确
    • 错误
  41. 既可治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又可治湿浊中阻之脘腹胀满的是

    • 正确
    • 错误
  42.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麝香
    • B.石菖蒲
    • C.冰片
    • D.苏合香
    • E.安息香    {TS}既可治心腹暴痛,跌打损伤,又可治胎死腹中或胞衣不下的是
  43.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发散风寒    清热解毒    发散风热    利水渗湿    补气助阳    {TS}辛凉药多能
  44.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通络止痛
    • B.镇惊安神
    • C.降逆
    • D.清热平肝
    • E.清热解毒    {TS}牡蛎除平肝潜阳外,还可
  45. 苦寒药多能

    • 正确
    • 错误
  46. 威灵仙所治疗的病证有

    • 正确
    • 错误
  4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止呕    透疹    利水    止带    解痉    {TS}麻黄的功效是
  48. 既补中益气,又养血安神的药是

    • 正确
    • 错误
  49.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风寒湿痹,风寒表证
    • B.风湿痹证,骨鲠咽喉
    • C.风湿顽痹,麻风疥癣
    • D.风湿痹证,吐泻转筋
    • E.风湿痹证,骨蒸潮热    {TS}秦艽所治疗的病证有
  50. 独活所治疗的病证有

    • 正确
    • 错误
  51.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大枣
    • B.沙苑子
    • C.骨碎补
    • D.太子参
    • E.玉竹    {TS}既补肾固精,又养肝明目的药是
  52. 砂仁可用治

    • 正确
    • 错误
  53. 半夏配乌头属

    • 正确
    • 错误
  54.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便秘腹胀
    • B.气滞胎动不安
    • C.风湿痹证
    • D.夜盲
    • E.湿热泄泻    {TS}厚朴善治
  55. 大黄配芒硝属

    • 正确
    • 错误
  56.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相须    相反    相恶    相畏    相杀    {TS}半夏配生姜属
  5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息风止痉    {TS}升麻的功效是
  58. 枸杞子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59.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祛风湿,解表
    • B.祛风寒湿,强筋骨,利水
    • C.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 D.祛风湿,化湿和胃
    • E.祛风湿,清虚热,利湿退黄    {TS}臭梧桐的功效是
  60. 香加皮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61.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益胃生津
    • B.补肝明目
    • C.补阴益气
    • D.壮阳健骨
    • E.软坚散结    {TS}石斛的功效是
  62. 麦冬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63.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大戟科
    • B.茜草科
    • C.百合科
    • D.桑科
    • E.豆科    {TS}京大戟来源于
  64. 红大戟来源于

    • 正确
    • 错误
  65. 石韦善治

    • 正确
    • 错误
  66. 阿胶的主治病证是

    • 正确
    • 错误
  67.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血淋
    • B.膏淋
    • C.劳淋
    • D.黄疸
    • E.石淋    {TS}萆薢善治
  68. 除解表外,又能除烦的药是

    • 正确
    • 错误
  69.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跌打损伤
    • B.阴虚燥咳
    • C.瘾瘕痞块
    • D.疮肿瘰疬
    • E.四肢拘挛作痛    {TS}白芍的主治病证是
  70.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升麻    淡豆豉    葛根    蔓荆子    柴胡    {TS}除解肌退热外,又能生津止渴的药是
  71. 生姜的功效是

    • 正确
    • 错误
  72.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 A.透疹止痒    解鱼蟹毒    胜湿止痛    消肿排脓    助阳利水    {TS}紫苏的功效是
  73. 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息风止痉的是

    • A. 石决明
    • B. 地龙
    • C. 磁石
    • D. 僵蚕
    • E. 羚羊角
  74. 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善治胸痹的药物是

    • A. 厚朴
    • B. 木香
    • C. 瓜蒌
    • D. 大黄
    • E. 枳实
  75. 治疗暑热烦渴,湿温胸闷的药是

    • A. 滑石
    • B. 泽泻
    • C. 猪苓
    • D. 薏苡仁
    • E. 木通
  76. 善治脾肺气阴两伤的药物是

    • A. 黄芪
    • B. 白术
    • C. 甘草
    • D. 山药
    • E. 沙参
  77. 蒲黄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 A. 止血
    • B. 降血压
    • C. 兴奋子宫
    • D. 抗心律失常
    • E. 抗心肌缺血
  78.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 A. 《本草纲目》
    • B. 《新修本草》
    • C. 《本草经集注》
    • D. 《本草纲目拾遗》
    • E. 《证类本草》
  79. 善治肝热生风,惊风抽搐的药物是

    • A. 决明子
    • B. 夏枯草
    • C. 防风
    • D. 重楼
    • E. 大血藤
  80. 胎热所致之胎漏,胎动不安,首选

    • A. 白茅根
    • B. 大蓟
    • C. 地榆
    • D. 侧柏叶
    • E. 苎麻根
  81. 外散风热,内解热毒,上宣肺气,下利二便的药是

    • A. 桑叶
    • B. 牛蒡子
    • C. 升麻
    • D. 菊花
    • E. 薄荷
  82. 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的是

    • A. 地肤子
    • B. 海金沙
    • C. 车前草
    • D. 金钱草
    • E. 泽泻
  83. 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宜选用

    • A. 葛根
    • B. 藁本
    • C. 柴胡
    • D. 薄荷
    • E. 升麻
  84. 生地黄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 A. 阴虚发热
    • B. 内热消渴
    • C. 血热妄行
    • D. 热结便秘
    • E. 温病热人营血
  85. 功能清热解毒,善治疗疮的药物是

    • A. 夏枯草
    • B. 土茯苓
    • C. 天花粉
    • D. 栀子
    • E. 紫花地丁
  86. 治肠痈腹痛、多种瘀血证,可选用

    • A. 大黄
    • B. 芒硝
    • C. 甘遂
    • D. 巴豆
    • E. 火麻仁
  87. 善温脾开胃摄唾的药是

    • A. 砂仁
    • B. 益智仁
    • C. 肉豆蔻
    • D. 沙苑子
    • E. 菟丝子
  88. 妇女授乳期,食积不宜服用的药物是

    • A. 麦芽
    • B. 神曲
    • C. 稻芽
    • D. 鸡内会
    • E. 莱菔子
  89. 既能利尿通淋,又能祛风止痒的药物是

    • A. 滑石
    • B. 海金沙
    • C. 车前子
    • D. 地肤子
    • E. 石韦
  90. 具有升浮与沉降二向性的药是

    • A. 鹤草芽
    • B. 胖大海
    • C. 天花粉
    • D. 蔓荆子
    • E. 马齿苋
  91. 山豆根的功效是

    • A. 清热解毒,利咽
    • B. 清热解毒,利关节
    • C. 清热解毒,利湿
    • D. 清热解毒,活血
    • E. 清热解毒,利尿
  92. 能使药物功效降低或消除的配伍是

    • A. 相使
    • B. 相畏
    • C. 相须
    • D. 相杀
    • E. 相恶
  93. 茯苓的性味是

    • A. 甘,寒
    • B. 甘、淡,凉
    • C. 甘、淡,平
    • D. 辛、苦,温
    • E. 甘、酸,平
  94. 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 A. 大青叶
    • B. 大血藤
    • C. 白头翁
    • D. 连翘
    • E. 板蓝根
  95. 外用能杀灭皮肤寄生虫及抑制致病真菌的是

    • A. 贯众
    • B. 雷丸
    • C. 使君子
    • D. 槟榔
    • E. 苦楝皮
  96. 记载药方11000余首的本草著作是

    • A. 《本草经集注》
    • B. 《证类本草》
    • C. 《新修本草》
    • D. 《神农本草经》
    • E. 《本草纲目》
  97.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便秘,首选

    • A. 火麻仁
    • B. 肉苁蓉
    • C. 麦冬
    • D. 益智仁
    • E. 补骨脂
  98. 红景天的功效是

    • A. 益气平喘
    • B. 养心安神
    • C. 补肝肾阴
    • D. 润肺止咳
    • E. 清热解毒
  99. 治疗湿痹、筋脉拘挛、吐泻转筋病证,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 A. 木瓜
    • B. 防己
    • C. 稀莶草
    • D. 秦艽
    • E. 伸筋草
  100. 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药物组是

    • A. 金银花和连翘
    • B. 连翘和薄荷
    • C. 桑叶和菊花
    • D. 蒲公英和紫花地丁
    • E. 金银花和鱼腥草
  101. 能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称

    • A. 引经药
    • B. 佐制药
    • C. 调和药
    • D. 君药
    • E. 佐助药
  102. 丁香的功效是

    • A. 温中降逆
    • B. 暖肝散寒
    • C. 温肺化饮
    • D. 温通心阳
    • E. 温脾止泻
  103. 能生津止渴,又能消肿排脓的药是

    • A. 石膏
    • B. 天花粉
    • C. 知母
    • D. 牛蒡子
    • E. 菊花
  104. 既养阴润肺止咳,又清心安神的药是

    • A. 百合
    • B. 百部
    • C. 天冬
    • D. 酸枣仁
    • E. 龙眼肉
  105. 下列为辛、热,有大毒的药物是

    • A. 甘遂
    • B. 牵牛子
    • C. 京大戟
    • D. 郁李仁
    • E. 巴豆
  106. 具有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益智功效的药物

    • A. 人参
    • B. 党参
    • C. 黄芪
    • D. 山药
    • E. 白术
  107. 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应慎用的药味是

    • A. 甘味
    • B. 淡味
    • C. 苦味
    • D. 涩味
    • E. 辛味
  108. 既治温病热入营血,又治津伤便秘的药物是

    • A. 牡丹皮
    • B. 玄参
    • C. 紫草
    • D. 大青叶
    • E. 石膏
  109. 用开水泡服即能泻下导滞的药是

    • A. 火麻仁
    • B. 大青叶
    • C. 番泻叶
    • D. 款冬花
    • E. 野菊花
  110. 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导致

    • A. 急性中毒
    • B. 缓泻
    • C. 便秘
    • D. 先兆流产
    • E. 血压降低
  111. 既补中益气,又生津养血的药是

    • A. 黄芪
    • B. 甘草
    • C. 党参
    • D. 大枣
    • E. 当归
  112. 治风寒表证兼有喘咳者,首选

    • A. 羌活
    • B. 紫苏
    • C. 麻黄
    • D. 防风
    • E. 桂枝